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应运而生,给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1986年底,由长治、安阳两市税务局牵线搭桥,我厂与河南安阳电池厂实现了横向经济联合。联营后,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使企业在向高层次、高标准的方向迈出了新的一步。198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产量、销售、实现  相似文献   

2.
横向经济联合是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财政是国家实现宏观间接控制的重要经济杠杆,它与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关系密切。横向经济联合可促进经济发展,从而使财源茂盛,财政收入增加;反过来通过财政税收职能的发挥,可以有力地促进横向经济联合健康地发展。本文试就财政促进横向经济联合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一、促进各种具体经济模式横向经济联合的健康发展是生财之大道  相似文献   

3.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必须加强宏观指导,这是现实经济生活向我们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拟就此作一些粗浅探讨。加强对横向经济联合实行宏观指导的客观必要性为什么要加强对横向经济联合的宏观指导?在当前情况下提出这个问题,并非出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内在要求,是开创横向经济联合的新局面,推进横向经济联合稳定、持久地、畅通无阻地向更高层次纵深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正> 一、横向经济联合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横向经济联合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的大量出现和发展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横向经济联合促使社会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有利于产业结构的最优化和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提高经济效益,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横向经济联合  相似文献   

5.
<正> 一、引言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开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效途径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可靠保证。目前,横向经济联合在我国方兴未艾,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继续向前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实质上是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的界限,生产、流通、科技等领域相互开放,各企业、单位之间本着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组成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或发展各种形式的经济联系。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有利于打破旧的传统体制下的僵化管理模式,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增强企业的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技术、经济信息的畅通  相似文献   

6.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方针的贯彻执行,横向经济联合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这对冲破条块分割,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一方面横向经济联合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到重大作用;另一方面在双重模式并存情况下,横向经济联合与原来的纵向经济管理体制发生摩擦和不协调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  相似文献   

7.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加强经济技术协作,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本文试就有关横向经济联合与企业经济效益的问题作一探讨。一、横向经济联合是企业内循环不平衡条件下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横向经济联合,有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区域之间的联合两种形式,其中企业间的联合  相似文献   

8.
当前,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方向的横向经济联合,正在我国各地蓬蓬勃勃发展起米。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精神,“各种经济联合,都要以合同协议关系确定下来”。可见,联合合同在横向经济联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探讨联合合同关  相似文献   

9.
<正> 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处于广泛的经济联系之中,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这种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本质上看,商品经济表现为横向经济联系。随着横向经济联系的广泛展开,为企业之间的经济联合创造了前提条件。因为,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激化,激励着企业去进行资金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市场的扩大,又使生产要素流动化,为企业的联合,进行要素组合提供了外部环境。可见,企业之间的联合是在横向经济联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横向经济联系的一种更为发展了的形式。我国企业之间的联合,从目前已出现的具体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1)产品扩散联合型。它主要是将某些“龙头”产品扩散到产品相同、工艺相近的企业进行联合加工的生产。(2)产供联合型。它多用于生产加工企业与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进行联合。(3)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方针的贯彻执行,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企业之间出现了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本文仅就横向经济联合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形式作一初步探讨。一、横向经济联系横向经济联系是横向经济联合的起点,横向经济联合则是高层次的横向经济联系。要想弄清楚横向经济联合的概念,首先必须弄清楚横向经济联系的概念。怎样理解横向经济联系的概念呢?这要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及其相互关系上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横向经济研究会1990年2月21日—23日在北京召开了《横向经济联合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座谈会》。25个省、区、市,9个计划单列市和部分地县(市)经协办(委)、经协公司,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大专院校、科研机关、新闻单位的159名代表参加会议。国务院生产委员会副主任赵维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尚清同志到会并讲了话。会议围绕横向经济联合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这个主题进行了座谈。代表们从理论和实践的  相似文献   

12.
大力推进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巩固和发展企业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对于深化改革、加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这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赵紫阳同志曾明确指出:“要注意认真总结推广横向经济联合的经验,把它作为改革的重要课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提出“要加强横向经济联合的理论研究,使人们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正> 今年3月18日至21日国家计委在浙江省余杭县召开了全国24个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经济协作办主任座谈会、会上异口同声称赞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这个“第二战场”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发挥了无穷的威力,“七五”期间全国实现的经济技术协作项目43万个,通过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新增产值2152亿,新增税利329亿,京、津、沪、江、浙五个省市向八个贫困省区投资12亿。1991年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又有了新的发展,据全国  相似文献   

14.
一 山西省一轻工业横向经济联合正向纵深发展,全系统出现了联合的新态势,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 山西省轻工企业横向经济联合是从1983年开始的。经过三年的努力,横向经济联合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全系统三百个企业中有:二百个实行了不同形式、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山西省横向经济联合出现了迅速发展的趋势。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功能的横向经济联合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它的出现,对于打破条块分割,增强企业活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经济联合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6.
一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在打破条块分割基础上开展起来的横向经济联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贫困山区的横向经济技术协作起步较晚,但也出现了可喜的局面,有效地冲破了山区封闭性的自然经济格局,发展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贫穷落后面貌正在发生着变化。另一方面,经济联合与协作的发展遵循的是互惠互利、自由结合的原则,而贫困山区由于受自然的、历史的和人为的因素制约,横向经济的发展出  相似文献   

17.
(一) 横向经济联合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就灶要国内各个领域互相开放,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等旧体制的界线,按照“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开展经济、技术、物资、人力和经营服务等各个方面的联合和协作。  相似文献   

18.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新课题。实践使我们感到,作为县级,应当把联合的基点放在农村,充分发挥农民在联合中的积极作用。 农民是横向联合的桥梁和纽带 近年来,随着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大同县十分注重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但起初往往把联合的着眼点放在了县办工商企业上,忽视了农村这个大头。结果,全县经  相似文献   

19.
<正> 横向经济联合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新生事物横向经济联合,就是指国内生产、流通、科技等各个领域间相互开放;是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的界限,打破部门和地区之间的条块分割,打破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逐步形成一种新的企业群体或企业集团。随着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方针的贯彻执行,冲破了地区、部门和行业、所有制的界限,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多种形式的横向经济协作和联合,正在全国蓬勃展开。  相似文献   

20.
在正确贯彻我国新经济政策的同时,结合蓬勃兴起的横向经济联合,来探索粮食企业新的流通渠道和管理体制,对于促进粮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合理流通,减少国家财政负担,逐步理顺粮食价格体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粮食企业发展横向径济联合的必要性 发展横向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是粮灵企业由管理型向经营转化的要求。长期以来,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有计划地统一管理,由于购销价格的倒挂,使粮油商业在发展过程中演变为政策性亏损企业。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业生产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