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目前法学本科教育不能满足法律职业化的要求,存在问题是:与法律职业的关系模糊;实践性不足;忽视法律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法律伦理教育缺位。要克服这些缺点,必须采取如下措施:更新法学本科观念;建立与司法实务部门的资源交流机制;改革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职业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2.
法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法律思维能力,具备法律职业技能的人才。现阶段中国本科法学教育中,对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与法律思维的培养重视不够,使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要通过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3.
蔡从燕 《经济师》2007,(4):130-131
法学本科专业存废之争体现了中国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之艰难,文章分析了中国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学教育的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教育又走过了30年历程.它不断在反思中前行,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纵观30年岁月,中国法学教育有个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那就是与法律职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相似文献   

5.
反思目前中国的高等法学教育,在法学教育综合性目标的引导下,中国高等法学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教育相分离。与美国倡导学生主体性教育理念相比较,中国的各级教育体制中,教师单向的传导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不同法系的分属,法学教育模式和法学教育理念的差异,使得中国必须立足于法学教育的本土化现实,以诊所教育模式为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教育的桥梁,逐步实现中国法学教育一体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法学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目前正处于改革创新阶段。主要介绍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趋势,首先探讨了近代中国的法学教育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从清朝末年到北洋政府时期再到南京国民时期中国法学教育发展状况;其次探讨了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这段法学教育发展过程;再次探讨了改革开放之后至今的中国法学教育状况;最后讨论了中国法学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诊所式法律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法律教育模式,起源于美国,它借鉴了医学院学生在医疗诊所临床实习的模式,倡导在实践中学习法律和律师的执业技能。它于2000年被引入中国,至今已被国内多所高校开设及实践。作为一种舶来品,法律诊所教育在中国化的过程冲难免困境重重,诸如案源不足、师资短缺、经费投入欠缺等等。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入探析导致这些困境的原因,并将这一模式与传统法学教育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理论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统一的完善的法学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实践性法律教学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透视中国实践性法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引进诊所式法律教育在丰富法学教育内容、体现法学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合作精神以及为法律援助制度作出的贡献等方面的重大意义,进而对中国全面推进诊所式法律教育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学教育应为精英教育定位下的素质教育。中国法学教育在路径改革方面应注重对招生数量的有效控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变革,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并具有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及较高的法律外语水平法律人。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这之中的法学教育更是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法律人才的责任,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从客观的实际情况上来看,我国当今的法学教育仍然存在这许多问题.本文就以法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为视角,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分析与讨论,并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