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发现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和迁移距离对劳动力迁移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对收入差距变动的模拟,我们发现1985—1990年至1995—2000年期间增加的模拟农村移民数量只约有40%,与实际移民数量一倍以上的增加幅度有很大差距。这说明1990年代移民的大幅增加还与户籍制度改革等其他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王格玮 《经济学》2004,3(10):77-98
本利用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发现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和迁移距离对劳动力迁移有显的影响。通过对收入差距变动的模拟,我们发现1985——1990年至1995——2000年期间增加的模拟农村移民数量只约有40%,与实际移民数量一倍以上的增加幅度有很大差距。这说明1990年代移民的大幅增加还与户籍制度改革等其他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64个地级市数据,从地市内迁移、省内其他地市迁入和外省迁入三个维度检验了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地市内迁移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省内其他地市迁入和外省迁入对迁入地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相反,但影响均不显著。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在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的地区,劳动力地市内迁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和评价传统理论和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突破单一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传统思维,构建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受迁移地非农收入的实际效用因素的影响,受迁移成本变动因素影响的理论模型。根据全国29个省市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经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利用回归模型,估计分析了非农收入的实际效用因素和非农收入成本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度。城乡收入差距、非农产业生产总值比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正相关,城乡消费支出比率、城镇失业率分别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价格成本和就业风险成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呈负相关关系。要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合理转移,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非农收入的实际效用,二是降低非农收入的成本率。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迁移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库的成人调查问卷2004和2006年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婚姻状况、健康、娱乐偏好等变量对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有比较显著的影响,而当前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此外,家庭负担并不是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并且已婚女性劳动力倾向于和丈夫共同迁移,以上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了农村的空巢老人问题。最后,促进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最有效方法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其中大学及大专学校教育最有效,其次是职业和技术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集聚经济视角中的跨省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基本观点是:人口空间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会促进迁入地人均收入增长,由此扩大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收入差距。对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跨省迁移数据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说。受迁移约束影响,中国人口空间集聚度偏低。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人口空间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可能持续,跨省迁移在短期内还将是扩大地区差距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推导得出城乡劳动力、资本投资、市民化缺口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影响,随后采用静态及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已具有一定效果.其中,城镇资本投资和劳动力流动确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因素,此外城市建设、教育和科技等措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背景,本文从不同角度,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通过超边际分析思想,理论论证了我国现阶段处在半专业化分工结构中人均收入水平非均等化,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与生产技术发展水平、交易效率、制度效率、价格水平有关,而与劳动力人数、学习成本等因素无关.利用1990~2008年的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生产技术水平、交易效率的差异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影响,制度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适中,商品价格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联度最小.继而,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各影响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区域性特征.最后,本文提出有效措施改进各有效因素,促使我国经济结构从半专业化分工模式更接近专业化分工模式以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9.
户籍制度改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户籍制度曾经是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巨大障碍,近年对其进行的改革促进了大量永久移民的形成,这是得到公认的。但是,户籍制度改革对短期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则缺乏研究,而这也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部分。在1998年中央政府明确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改革目标后,户籍制度改革是否起到了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作用从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贡献,则需要用数据分析。本文对2003—2006年期间发生的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效果进行检验,通过双差回归方法在户改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总量以及向大中城市而不是省会等特大城市流动的效应方面进行定量研究,发现在此期间,很少有证据显示户籍制度改革对短期劳动力流动产生了显著影响,这意味着当前的户籍制度改革在引导农民工流动方面的作用有限。另外,社会网络、农村收入增加都对农民工外出务工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军辉  张古 《财经研究》2016,(10):80-93
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中间投入品模型,将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和不同劳动力流动模式等因素纳入研究框架中,构建了中国户籍制度演变模型,并通过数值计算模拟了户籍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户籍制度的改革路径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如果降低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束缚,经济系统会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而维持当前户籍制度不变将遭受较大损失;(2)不同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路径影响了户籍制度的改革效果,如果农民工“带着土地”进行转移将会放大户籍制度改革所释放的红利。这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要协同进行,不仅要减少户籍制度对农民工迁移的束缚,还应保留其农用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文章的研究不仅丰富和完善了现有劳动力迁移理论,也为地方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