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川渝地区产业关联与产业合作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区域间的产业关联情况是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性工作.对此,采用投入产出矩阵不仅数据需求量较低,其结果也较为准确.本文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的MRIO模型,对川渝间38个部门的产业关联情况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测算了川渝地区产业部门之间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然后对38个部门的产业关联强度进行了分类排位,最后据此提出了川渝之间开展产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区域间产业经贸流动关系是分析和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关系、比较各区域产业间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基础。过去,我国在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区域本身的特点、优势和给予的优惠政策上,而对区域间产业经贸流动关系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文在全国首次研制了产业分类齐全、区域划分科学合理的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联结模型,并借助该模型的研制结果分析了我国区域间产业的经贸流动关系,说明了当前我国区域间产业经贸流动的现实状况,揭示了其内在机制和表现特征,希望该项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今后更科学地规划区域经济,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主要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其模型,依据江苏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资料,计算出金融业及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有关指标,从总产出及其使用情况、总投入及其结构、直接产业关联和完全产业关联等角度,就金融业对江苏省经济的直接影响和完全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金融业是江苏省经济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产业组成部分,但与其他产业关联度不高,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弱,属于强制约力、弱辐射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4.
最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是刺激一个地区和与该地区最终需求关联紧密的外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股主导力量.任一区域的最终需求增加,不仅会促进本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会带动其它有关区域所有相关产业的经济增长.研究和考察区域间最终需求的相互带动效应,有助于进一步探清我国目前各区域间相互带动和影响作用的具体表现特征及相互作用程度的大小,这对于更深层地把握我国当前区域间相互经济促动关系是十分有意和必要的.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可以分析任意区域各项最终需求对每一区域每一部门增加值的实际贡献率,本文将对此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关键产业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虚拟消去法(HEM)是测算产业关联强度的有效方法,Weaver-Thomas指数是在多个指标中确定显著性指标的有效工具。本文根据山东、江苏和广东三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构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采用HEM方法,计算了三省各产业部门的后向关联、前向关联及总关联的产业关联强度,使用Weaver-Thomas指数识别出关键产业,比较了三省关键产业的异同,为三省制定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的经济关系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以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及相关数据为基础,建立区域间优化发展模型。试图通过该模型的构建,来预测和规划我国区域间的发展关系,实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优化目标。区域间经济关系将是统筹我国未来区域发展所不容忽视和需要研究的一大主题。  相似文献   

7.
区域产业关联及其异质性有助于揭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根本性原因,也是我国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利用投入产出数据,从强度和结构两个层面比较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的区域内产业关联特征.结合产业复杂网络与投入产出技术对比分析三省产业关联的总体异同性、产业层级、三次产业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产业集聚等方面,结果显示出三省经济成功因素与存在问题同产业关联状况的内在联系.在进一步积累更多个时点投入产业数据基础上,可以将产业关联强度和结构特征同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等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动态的定量研究,为我国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中的深层次问题解决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理论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张阿玲  黄伟  张晓华 《财经研究》2005,31(3):109-1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人注目的发展,但是,区域经济差距也日趋显著,并严重威胁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针对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不少学者和专家从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出发,剖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产生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为规划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文章从区域间产业相互交流合作的经贸关系角度出发,借助区域间投入产出联结表这一有效分析工具,计算了反映区域间产业相互带动影响关系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统计指标,深刻细致地分析和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区域经济差距在区域间产业链关系中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颇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对我国未来在规划区域间的产业关系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和集群是当前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两大途径,文章在对经典的知识生产函数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考虑R&D经费和知识存量的知识生产函数,并将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因素和政府支持力度引入该函数,借助于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方法,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对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驱动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了R&D存量因素的知识生产函数能够比较准确地揭示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因素和区域间的知识溢出都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王秋红 《生产力研究》2007,(14):100-101,134
投入产出模型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用来进行经济分析的工具。文章运用投入产出模型中的各种投入产出系数,对甘肃省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分析,并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任晓辉 《经济视角》2012,(4):14-15,28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业过热、过快发展,房价居高不下,举国关注。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基于我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利用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投入结构等指标,定量测度我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及产业关联,从而明确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空间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空间经济学家近年来将假设条件不断放松,在对新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索的前提下,通过大量的经验验证和实证研究来分析区域产业关联经济距离。文章主要从关联经济距离概念出发,对如何构建区域产业关联经济距离模式进行分析,以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我国当前统筹区域发展的现状特征及要求出发,针对我国目前由于缺乏用于研究我国区域间经济关系的有效数量分析工具而造成的对我国当前区域间经济关系研究的不足,特别是在相关的实证研究方面,使得当前对我国区域经济关系的了解和把握不充分,指出了研制和开发我国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对这一研究领域的重大开创和突破,将为我国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作出不可估量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区域间产业GDP增长的溢出效应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重在对区域间产业布局和关系的调整与规划。当前我国各区域在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调控下,都在奋力地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飞速地向前发展着,西部需要开发,中部需要崛起,东北需要振兴。然而,摆在我们现实面前急需要关心的问题是,这种大规模的开发是否真能带动全国的发展,各区域之间在这种大规模的开发中相互间的影响作用究竟有多强,各自的受益又如何。本文将通过研制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联结模型,从实证研究角度出发,对区域间的这种GDP相互溢出效应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以透视区域间GDP增长中的溢出强度和关联效应。  相似文献   

15.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是建设生态文明、贯彻实施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产业载体和重要支撑。文章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于201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从产业关联视角分析我国环保业的投入结构、需求结构、产业关联以及对国民经济的波及效应,并为加快环保业发展提供了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联系表现为经济实体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和关联,一直以来都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江召高速沿线区域为研究对象,借助引力模型以及计量统计软件来测算滇中各地区相互之间联系的强度,通过与滇中经济圈进行对比,分析出江召高速沿线区域发展的方向,并以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对N区域间产业转移情况进行定量研究。对区域间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量、转移路径进行测算,分析投资、消费、出口三因素对产业转移的驱动效应,并通过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的对比研究将产业转移类型区划分为综合增长型、优化调整型、适当保留型和综合转出型四种类型,根据实证研究对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分为宏观国际形势、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地区产业政策、市场核心因子等四个方面,为定量化研究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为深入分析产业转移影响因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建立了一个反映我国地区间经济联系及相互影响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北京与周边和我国其它区域的区域间经济联系进行了分析,然后测算奥运会投资对这三个区域经济的拉动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紧密,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奥运会投资拉动北京经济2002—2007年均多增长约2个百分点;同时,奥运会投资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带动北京之外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大于对北京经济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借助SPSS20.0平台,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对区域经济进行预测。以Arc GIS中距离分析方法对环渤海的东北、华北和山东半岛区域交通可达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区域经济联系强度测度模型,探讨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成前后对东北、华北和山东半岛区域经济联系及其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表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成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区域间经济联系大为增强;山东半岛往西往北和辽东半岛往东往北区域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弱;北京、天津、辽宁省的西北区域、河北和山西的北部区域、内蒙古的中西部区域其经济联系不受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全国28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市辖区地均第三产业产值表征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不同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据关联特点不同将其划分为高值集聚区、低值集聚区、高值异质区和低值异质区,这主要源于不同区域内城市在产业发展和资源流动上协同状态的差异;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受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投资强度因素的影响为最大。研究指出,为从整体上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应注重不同城市、不同区域间在产业发展和资源利用上的协同作用,加强对经济落后区域的投入和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