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本文通过梳理关于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就业状况的统计数据,并结合微观调查数据,对城乡就业增长和结构变化进行了描述,批评了传统的关于"就业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成不变"等判断。本文提供了有关劳动力市场的指标,准确地反映了伴随着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平的提高、就业总量增长和结构多元化、以及城镇就业压力的缓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减少的事实。此外,本文还通过对人口转变过程的阐释,预测了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趋势,做出刘易斯转折点即将到来的判断,并揭示了这个转折点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李秋红 《财经科学》2007,57(10):53-60
随着高失业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关注就业安全问题.对该问题的研究可以基于两个层面:一是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的构成部分,通过考察就业率的变化,拟定"失业警戒线"等指标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国家经济安全有效运行.二是从就业机会的获得程度、就业能力、就业环境和条件、就业的公平待遇以及失业后保障其基本生活满足程度等方面,考察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安全问题.本文主要基于第二层面,考察制度约束下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规就业在应对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中成为吸纳城镇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但也因在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收入报酬等方面不固定、不规范、不正规现象与问题,使人们将其直接与非正规经济、非法经济等同。从对非正规就业的理性理解和认识、非正规经济与非法经济、地下经济的内涵差异入手,认为非正规就业可以从广义上等同于非正规经济,但不能简单地认定其为非法经济,应当在实践中正确细分非正规就业的违法违规等"不正规"行为,以利于科学管理、规范引导我国非正规就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歧视问题层出不穷、愈演愈烈.本文就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结合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析出,黑龙江农民非农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分析黑龙江农民非农就业问题障碍,主要有:农民非农就业的盲目性、社会歧视、劳动力市场障碍和土地制度障碍;而农业人口基数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落后、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城镇化水平滞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缓慢、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培训机构不健全是就业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稳定的职业生涯似乎已难以实现。持久性就业能力更能适应并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就业能力的培养理应成为就业管理的重点。聚焦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劳动力市场的潜力、组织职业技能培养以及政府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从劳动力供给角度研究劳动者如何提升就业能力的问题,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寻求有效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曲涛  张锋 《经济师》2004,(2):242-243
陇东老区就业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劳动力供需总量矛盾与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 ,二是城镇就业压力增大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为此 ,必须采取对策是将“就业优先”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 ;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调节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和数量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周元福 《经济师》2003,(3):169-170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许多问题 ,包括 :劳动力供给数量巨大 ,且增长速度快 ;农村劳动力需求不足而且就业空间有缩减趋势 ;农村劳动力供需结构矛盾突出 ;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缺陷。针对这些问题 ,文章提出了多路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 ,包括 :控制劳动力供给数量 ,提升农村劳动力质量 ,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发育劳动力市场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析出,黑龙江农民非农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分析黑龙江农民非农就业问题障碍,主要有:农民非农就业的盲目性、社会歧视、劳动力市场障碍和土地制度障碍;而农业人口基数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落后、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城镇化水平滞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缓慢、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培训机构不健全是就业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转轨进程的同步进行,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我国经济增长中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用工荒"、"技工荒"等现象。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当前我国三大失业群体,缺乏足够的就业能力,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本文在实地调查采访南京市浦口区及盐城东台市的基础上,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并就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拥入城市,黑龙江省农民非农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研究表明,农民非农就业的盲目性、社会歧视、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制度成为就业的主要障碍,而农业人口基数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落后、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城镇化水平滞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缓慢、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劳动力培训机构不健全是障碍形成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2.
受限于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政策易于满足产出需求,但难以满足就业需求。明斯基等人提出的最后雇主就业理论认为政府可通过直接雇用劳动力和营建劳动力缓冲储备的方式解决就业问题。劳动力缓冲储备作为宏观经济稳定器在逆周期的扩张和收缩中可起到稳定需求、改善供给的作用。最后雇主计划设计了一种政府与市场互补、互动的二元就业模式,使需求管理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就业需求,它对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提高劳动参与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部地区城镇就业紧缩的态势十分突出.结合湖北的实证分析,发现城镇就业紧缩中女性就业的缓冲作用突出;就业的性别分层不明显;女性对男性的替代作用显著.男性与女性的就业竞争与融合代表着城镇劳动力市场整合的方向,但女性在第二产业和竞争性第三产业中的缓冲作用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女性就业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相关政策的扶持,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区域经济关系的进一步整合.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突出,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当务之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与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滞后发展、政府制度性或体制性障碍分割了统一劳动力市场、高校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等等多个方面是分不开的。因此文章试从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政府制度、高校改革以及大学生自身这四方面展开分析,探讨给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解决当前我国就业困难的重要途径,但是非正规就业存在发展非自愿化、地区差异较大、行业分布不平衡、人力资本低下与缺乏社会保障等问题。文章通过对其现状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市场、扶持落后地区经济、打破行业壁垒、加大教育投入及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等措施,实现非正规就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始终处在升值通道内。经典国际经济理论表明,汇率的变化会通过对贸易总量、贸易结构、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而影响就业。本文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上不同类型劳动力的就业和工资可能受到的影响。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工资刚性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对就业总量的影响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即"倒V形"态势。当人民币在一定幅度内升值时,各种类型劳动力的就业都有所增加,增加幅度的排序依次是中等技术水平劳动力、高等技术水平劳动力和低等技术水平劳动力。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时,三种类型劳动力的就业都有所下降。第二,如果假设基期劳动力被充分使用的条件下,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增加,高等技术水平劳动力、中等技术水平劳动力和低等技术水平劳动力的工资基本呈现出"倒V形"的趋势,但工资下降的速度明显快于上升的速度。第三,在工资刚性的条件下,人民币在一定幅度内升值,内资企业的就业上升,超过一定幅度后,就业下降,表现出"倒V形"的态势;而对于外资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则就业下降。从假设基期劳动力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更容易看出劳动力在内资和外资企业之间的重新分布:内资企业吸收了来自于外资企业中减少的劳动力需求。根据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以下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第一,人民币升值导致的贸易结构升级增加了对中等技术水平劳动力和高等技术水平劳动力的需求,尤其是对中等技术水平劳动力的需求更加旺盛。因此,快速提升我国人力资本存量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第二,内资企业是稳定就业的主要力量,鼓励内资企业的发展,重点在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是吸引就业的主力军,推动非贸易产业的中小企业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增长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俊英 《经济导刊》2008,(1):100-101
中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下岗失业人员,要求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是每年因产出增加而创造的工作机会与每年所需安置的劳动力数量相比相差甚远。我国劳动力的流动还很不充分,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劳动力流动与解决就业问题并不匹配。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吕钦 《经贸实践》2016,(1):181-182
分析宏观就业质量是为了了解某一区域劳动者整体工作状况的优劣,珠三角经济区从就业环境、就业状况、劳动力市场服务和劳动法律保护等方面都显示出了较高质量,这一方面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所需劳动力,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价值也能得到肯定和提升,是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存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与就业制度滞后、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与就业结构转换滞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与城乡就业统筹滞后、劳动力就业能力提升与人力资源建设滞后等问题。通过制度创新、优化就业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等途径可缓解就业矛盾,提高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制度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对就业产生多大的拉动力,反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就业增长产生了挤出作用,体现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过分偏重GDP、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和教育结构失衡等。要实现经济和就业同步增长,就要树立科学发展观,需要对以上相关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