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民自治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治理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农村和谐秩序的一种尝试。在二十余年的村民自治之路中,成绩卓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种情况在西部表现得尤为严重。要解决西部村民自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对策主要有完善西部村民自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改变农民在自治体中的被动地位,理顺关系,为村民自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建立健全村民自治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包含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和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民主是农村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本文从村民自治的践行、新时期云南农村民主建设的现状和特殊性等多方面来关注云南农村的村民自治问题,探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云南农村民主建设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3.
略论我国当前农村自治中的政治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这一基层治理是国家基层治理的基石之一,农村的改革、稳定与繁荣事关国家大局。随着村民自治体制的建立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农村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构建科学的农村治理模式,不仅关系到村民自治能否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能否实现。本文从农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结合我国农村自治典型案例,对农村政治治理模式提出了5种路径选择:党委路径、关系路径、干部路径、制度路径与经济路径。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作为农村改革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歼放后我们党领导农村社会政治实践的伟大创造。村民自治作为乡村“四个民主”的实践又成为我国渐进式、自下而上推进政治仆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村民自治的完善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国农村大力推行以村民自治为中心内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将村民自治作为农村社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列入宪法中,并用专门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规范化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的重中之重的一项长期任务,并列入我国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本文试就新形势下农村村民自治的完善与创新进行简单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人民群众自治的农村社区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不仅具有重要的民主政治意义,而且显示着民主化路径实际选择的重要价值。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推动农村政治发展,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世纪以来,随着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与公民社会的发展,村民自治建设遇到了一些问题,发展处于"瓶颈"期.通过正确认识"两对矛盾",理清"两种关系",找出村民自治停滞不前的根源,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以此重构村民自治建设,从而不断完善发展村民自治体系,推进国家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三十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村民自治制度原初安排时的理由、推进过程以及在村庄实际运行的机制。村民自治被理解为国家在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后重新组织农民的一部分,目前这一过程还没有结束,又已经面临着基层农村社会的深刻变化。已经展现的制度推进过程表现出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特征,但是,由于制度的规范和一致,自治的色彩和制度选择的多样性不突出。村民自治的实际效果受到其他制度的影响,目前遭遇无财政支持、精英外流和村庄共同体解体的挑战。村民自治的未来应脱离政治社会管理的框架,而从农村发展和农村与国家关系的全局上来设计。  相似文献   

9.
李定国 《经济师》2007,(4):41-42
目前,我国村民自治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村民自治运作的现状与理想形态之间尚存在较大差距。村民自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村民自治组织与村党组织工作不协调,乡镇政府压缩村民自治的空间,农民大量外出引发村民自治运行一些问题如何解决,村民自治组织不能依法办事,民主选举不健全等五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协调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工作,还村民自治应有的空间,妥善解决农民大量外出带来的影响,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中民主选举的各项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实行的村民自治,是农村改革的产物和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试验于90年代,90年代末至今得以普及,经过渐进的发展和积累,制度框架不断清晰,实现方式日益丰富、实际效果逐步明显,构筑了新型农村基层治理制度,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之路,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后,村民自治的发展应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引领,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自治需求,与新农村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逐步走向"大村民自治"格局,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87年1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后,全国农村村民自治建设便纳入了法制的轨道。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使村民自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多年来,无锡农村村委会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人大的正确领导下,以《村委会组织法》为依据,以四个民主为主要内容,以村民自治活动为载体,依法操作,整体推进,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村民自治的总体情况处在全国较高…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是农村改革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领导农民的三个伟大创造之一.村民自治拉开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其作用和意义以及它所引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功效远远超出了农村基层.从而对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产生了积极而久远的影响.村民自治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但在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同样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3.
农村这一基层治理是国家基层治理的基石之一,农村的改革、稳定与繁荣事关国家大局.随着村民自治体制的建立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农村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构建科学的农村治理模式,不仅关系到村民自治能否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能否实现.本文从农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结合我国农村自治典型案例,对农村政治治理模式提出了5种路径选择:党委路径、关系路径、干部路径、制度路径与经济路径.  相似文献   

14.
自1980年底广西河池地区的宜山、罗城两县农民自发组建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开创村民自治.自我国于1998年颁布并施行<村委会组织法>以来,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20多年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已充分展现了村民自治的生命力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民主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讨论了中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以来乡村关系的变化,发展与特征,并从“乡村互动”--即乡镇对村的影响以及村对乡镇的影响两个角度,展开了关于“农村民主建设的新课题”的讨论,分析了中国实行村民自治后乡村关系的现状以及乡村两者之间的互动过程,还针对乡村关系的现状和不足进行了政策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农村干群矛盾的成因有:干群之间巨大的利益差别;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利益表达、实现与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民民主意识的增强与村民自治在实践中的不完善;农村干部队伍素质及作风与新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村民自治事务的增加,村民自治组织类型的增多、功能的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在村治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居于村民自治中的主导地位。我们应不断完善我国村民自治组织,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推动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农村改革中村民自治的现实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村民自治是党在农村基层实行直接民主的有益探索,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村民的民主性在实践操作中体现不够、乡村治理结构不协调、村委会服务功能弱化、农村村民社会组织化程度低和农民自身民主主体意识不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尚雨 《经济研究导刊》2012,(15):45-47,53
中国农村人口半数以上是女性,她们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农村女性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发挥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未来。基于这一问题意识,在对山东省淄博市大旦村部分妇女选举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制约妇女作用发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要充分发挥妇女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为妇女参与选举提供制度保障;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村民自治主流,促进妇女参与选举;开展教育与培训,提高妇女参与选举水平;推动交流与合作,共创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建立初期,富有成效的思想教育和积极的农民政治参与,使执政党和新政权获得了广泛的政治认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由于指导思想的错误,总体上看,农民思想教育收效甚微,农民政治参与也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未能实现政治整合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思想教育和村民自治,解决了废除人民公社后农村社会的失范问题,重新聚合了农村社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出现新的分化,需要创新思想教育方法,拓宽政治参与渠道,以实现对农村新的政治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