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经济新一轮竞争力的基石,意义重大.影响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因素众多,且很多因素表现出发展变化快、不确定性强的特征.因此,我国未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环境是由多种影响因素共同构成的不断变化的场景,对不确定性把握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有效性.设计了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量化情景分析路径,综合运用SWOT分析、GE矩阵、马尔科夫链、非线性规划等方法,构造情景;并依据情景概率的数值,对所列情景组合进行排序,从中选出未来10年内最有可能面对的5种情景并加以描述与分析,判断未来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可能面临的战略态势,为有效推进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情景规划应对不确定性的思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天柱  银路 《技术经济》2009,28(6):52-55,91
在对现有文献与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情景规划应对不确定性的基本思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动态渐进的思维和分阶段决策是情景规划应对不确定性的基本思路,围绕这两点,用确定的情景代替不确定的未来、密切关注早期信号的变化等对应对不确定性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李越 《经济论坛》2023,(3):73-85
文章以河北省唐山市与秦皇岛市海洋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考察2016—2021年间两市海洋资源、产业供给侧、需求侧、产业链、地方行政与财政能力等数据,应用因子分析与改进TOPSIS模型构建唐秦两市海洋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分析两市海洋文化产业影响因子,提出了“稳定性因子”“风险性因子”“不稳定性因子”与“突变因子”等四类主成分因子,明确了唐山与秦皇岛两市海洋文化产业未来面临“风险”与“不确定性”叠加的发展环境,应用情景规划工具为冀东地区海洋文化产业下一步发展制定了“不确定性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该文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回归分析等方法,对1978-2014年中国省际区域差距的变化趋势、阶段以及各省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区域差距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又进一步缩小的过程。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人力资本提升、城市化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缩小区域差距具有重要的影响。受国际及国内发展环境变化的影响,未来我国区域差距的变化趋势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缩小地区差距依然是我国中长期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欧阳晓  贺清云  朱翔 《经济地理》2020,40(1):93-102
模拟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对城市群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系统服务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未来用地模拟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模拟了基准、耕地保护及生态保护3种情景下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95—2015年期间,城市群的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呈减少趋势,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其中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因素以可达性和地形等为主。②在基准情景、耕地保护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3种不同情景下,2030年城市群的土地利用变化均表现为建设用地规模的增长幅度较大,分别增加218 km~2、167 km~2和212 km~2,长沙县、株洲县和湘潭县将成为建设用地扩张的集聚区。③2030年基准情景下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下降较明显,但耕地保护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作为基准情景的补充和优化,能够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6.
特朗普执政增加了美国未来科技创新政策方向的不确定性。本文分析了特朗普执政后的财政、产业、移民、贸易政策走向及其对科技创新的潜在影响,对特朗普政府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了预估和判断,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关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我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为探究该目标实现的可达性,以浙江省为例,充分考虑人口、人均GDP、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耗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建立了修正的STIRPAT模型,经过实证分析发现该模型精确度良好,R^(2)值达到0.982,能够很好地预测未来浙江省的碳排放。设定三种情景对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时间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下浙江省均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通过分析模型系数发现人口、能源结构、人均GDP是影响浙江省碳减排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李孝永  匡文慧 《经济地理》2019,39(3):187-194,200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与未来情景模拟对于准确把握城市扩张特征、优化城市用地格局进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多期土地利用数据,对1980—2015年京津冀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时空轨迹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模拟了2015—2050年不同发展情景下城市用地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近35年间,京津冀城市用地面积增加了5 574.80 km~2,扩张速度表现为"快速—慢速—快速—慢速"的时序特征。新增城市用地中有66.61%来源于耕地,重心整体向西北转移。GDP和城市人口增长对城市用地扩张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也有一定影响。到2050年基准情景、耕地保护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京津冀城市用地将分别增加4 122.14km~2、2 756.12 km~2和3 439.14 km~2,河北和北京郊区将成为城市扩张的重点潜力区和新的增长极。需要加强国土空间管控与城市生态空间优化布局以保障京津冀未来城市用地的有序开发和城市群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其建设(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国家创新体系面临的挑战 创新体系的活力依赖于其.运转的基础条件和规则。有些条件是政府政策规划和实施的,有些由私营部门行为所构成。创新活动的本质是创新,但一些创新体系外部的因素,如政治、环境、社会变化等会对其有深远的影响:一般而言,政府和社会也无法很好地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化。未来20年,国家创新体系会面临许多压力,任何压力或压力的组合都能颠覆今天的体系所达到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对湖南省农业水旱灾害的影响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运员  郑文武  刘沛林 《经济地理》2011,31(1):129-133,143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区域气温、降水、辐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对农业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气候变化对湖南农业水旱灾害的影响及适应性对策有利于减小灾害性天气及气候系统对湖南省农业的影响,适时找出适合湖南区域特点的应对措施,并进一步完善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研究的不足。基于英国哈德莱气候中心的区域气候模式PRECIS系统的区域尺度气候情景模拟结果,借助于GIS技术运用EPIC和SWAT模型分别模拟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湖南水稻产量和水资源的变化,通过对过去5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水稻模拟产量的影响研究,可以总结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水旱灾害的策略和方法,并进一步提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适应性对策,可以为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应对未来水旱灾害的适应性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区域创新系统的角度出发,在对中国区域创新网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面临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创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化运做环节多"瓶颈"制约等一系列问题,并对中国科技工业园区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一是建设新型的管理体制;二是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三是营造激励性的人才环境体系;四是建立多方位的政策环境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内需市场还处在成长中,GDP对出口依存度较高,受经济衰退影响,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需求放缓,致使我国出口总额大幅下降,进而对GDP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情景分析的方法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能够带动某一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进行系统论述的基础上,从对影响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因素的分析着手,结合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现状,提出了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5.
情景判断测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测验结果的信效度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大量情景判断测验信效度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情景判断测验结果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重测效应、组间差异、记分方法不同、造假等因素都将会对测验结果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测验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信度和效度不能为人们的接受的情景判断测验是不能得到推广的,所以有必要对情景判断测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拓宽情景判断测验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通过对这些因素影响情景判断测验结果的过程可以指导情景判断测验的现实操作:通过对研究中测验的合理安排和设置来避免一些会对测验结果会产生的因素,从而使测验结果更加真实有用。  相似文献   

16.
客观、准确、全面评价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对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收集了2000—2009年我国31个地区的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数据,用DEA方法分析了各地区科技创新绩效,总结了我国科技创新绩效的总体趋势及阶段性变化情况,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绩效的区域特点,发现东部地区科技创新绩效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最后,对区域科技创新有效性与科技进步环境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析了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企业间技术创新合作,除需面临传统技术与市场不确定性之外,还将进一步产生与各合作方之间决策和动机一致性相关的伙伴行为的不确定性,使得创新合作中风险的形式、来源、影响及管理都表现得更为复杂。通过有效识别创新合作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分析创新合作面临的风险,辨识了创新合作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归纳了这些不确定性的具体来源与表现形式,以及各种不确定性的层次;分析了不确定性对企业间创新合作关系产生的影响,并建立了企业创新合作与风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创新环境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海霞  赵雪雁 《经济地理》2020,40(2):97-107
提高区域创新效率,缩小区域创新差距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路,探明区域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制定区域创新政策、构建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模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运用DEA方法、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测算了中国2001—2015年的区域创新效率及区域差异,利用NICH指数和Hurst指数进一步分析各省份创新效率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借助Tobit模型分析了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中国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2015年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减,2013年后出现明显的交替节点;②中国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差异趋于收敛。其中,总体差异主要由地带内差异引起,且地带内差异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增,地带间差异仅占总体差异的1.96%;③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由分散趋于集中,其中,东部各省市的创新效率分布比较稳定,中西部地区均衡化趋势明显,创新效率“东—中—西”的分异格局逐步弱化;④未来,中国区域创新效率“西—中—东”递减式空间布局将得到延续和强化;⑤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金融市场和创业水平是影响区域创新效率时空变化的关键因素,但各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强度和方向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9.
区域创新是我国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研究世界典型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情况,充分认识其建设的特点,能够使我国在开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时,尽快吸收世界范围内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快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工作,以促进区域创新体系与地方经济的互动发展。从国际上来看,印度的政府推动型区域创新体系是成功的典范,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竞争优势的利用以及政府的恰当参与是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加强知识在系统中要素之间的流动,是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根本任务.本文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知识流动的特点,建立分层螺旋的知识流动结构模型,分析知识流动的形式,从环境、主体与客体等方面讨论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知识流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