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资产对消费影响的财富效应是国内外经济学研究和宏观决策机构关注的焦点问题。论文对国内外近年来财富效应的相关文献在理论、方法和经验证据上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综合起来,现有的文献表明:生命周期理论的经典经济学框架可以很好地解释财富效应的存在;众多实证文献支持消费、收入和资产之间存在共同的趋势;在大多数国家财富效应是显著存在的,并且资产对消费的财富效应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会因不同的资产和不同的国家而出现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资产财富效应关注的是资产价值波动对消费的影响。国内外对资产财富效应的研究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近年来,住房价格和股值的显著波动使得资产价值与消费之间的关联性问题又重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不少学者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宏微观数据对财富效应的作用力度和产生机理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本文从财富效应的国际比较、财富效应理论机制的微观验证、财富效应对不同消费品的影响以及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表现四个角度,对国外有关资产财富效应的近期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相关研究结论揭示了影响财富效应作用发挥的潜在变量,但是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以及内在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波 《经济论坛》2010,(12):18-22
资产价格波动会导致居民消费的波动,因此消费者的财富效应既是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宏观经济决策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梳理了财富效应研究的历程及其最新进展,并对研究结论进行评述。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对不同类别资产的财富效应大小并未达成一致,且存在着显著的国别差异。未来关于财富效应的研究应深入考察财富效应的异质性和非对称性,而研究的方法则不仅限于实证检验,还应该给予财富效应的研究以微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财富效应理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990年为分界点,财富效应理论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990年以前,主要以生命周期等理论为基础,把资产引入到消费函数的分析中。第二阶段在1990年以后。与第一阶段相比,财富效应研究发生系列变化。一是财富效应的检验技术进一步发展;二是对各种金融资产和不动产的财富效应进行分类研究;三是进行财富效应的国别比较研究;四是分析资产价值的变化对住房贷款需求、货币流通速度和资产自我保险需求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详实的微观家户数据,本文首次区分和比较了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住房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细致考察了家庭资产对居民消费的"资产效应"和"财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类型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住房资产主要呈现出消费品属性,只存在微弱的"资产效应",且不存在"财富效应"。这个结论对于拥有大产权房和二套房的家庭同样成立。因此,住房价格上涨无助于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相反,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具有明显的"资产效应"和"财富效应",同时,其"财富效应"主要体现在自我雇佣的家庭中,主要作用机制是降低了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并缓解了家庭流动性约束。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引导资金进入生产性部门、发展房地产金融并积极推动金融市场改革是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波动性和非对称性是财富效应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该文以一个修正后的比较分析模型为基础,检验发现居民三种类型资产的财富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性。住房资产的波动性最小,证券资产财富效应的波动性最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证券类资产的财富效应呈现较强的"震荡"特征,非证券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财富效应呈现较弱的单向效应。文章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并由此提出,货币政策应该干预资产价格的波动,和侧重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等主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1997-2010年我国31个省市的房地产价格和居民消费等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利用标准理论模型和拓展理论模型建立研究房地产资产财富效应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模型,并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来测度中国房地产资产的财富效应。结果显示,我国房地产资产价格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即房地产资产具有财富效应,但是中部和东部的财富效应高于西部地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房地产财富效应呈减弱趋势,2004-2010年的房地产资产对居民消费的长期弹性系数值显著小于1997-2003年的该值水平,下降达到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住房资产和股票资产的财富效应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笔者基于我国35个大中城市2000年~2010年季度数据,采用面板协整方法,研究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住房资产和股票资产的财富效应。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住房资产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性正向关系,地区间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股票资产与居民消费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股票资产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关系,股票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影响不大,中部和西部地区股票资产的财富效应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2017年数据,检验了住房价值对中国城镇家庭股市参与的财富效应,特别研究了信贷约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家庭住房现值能够促进城镇家庭股市参与,财富效应明显。但住房财富效应主要存在于没有信贷约束的城镇家庭中,尤其是当家庭存在供给型信贷约束时,财富效应消失。利用工具变量和PSM等进行稳健分析,结果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信贷约束主要通过影响家庭风险偏好和流动性约束来抑制住房财富效应。此外,住房财富效应在家庭住房资产占比低和互联网金融参与度高时更明显,但这一增强效应仍主要存在于没有信贷约束的家庭中。  相似文献   

10.
居民资产、财富效应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消费理论认为财富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并且各种财富形式对消费水平影响不同.对我国居民资产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资产在长期对居民消费有负向影响.财富效应微弱,而房产财富对居民消费的正向效应比较明显,刺激消费作用较强.当前财富效应的产生与我国股市发展不稳定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特性相关,而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储蓄仍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骆祚炎 《当代财经》2004,(7):10-13,27
本文以1992-2002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对中国股市财富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股市存在微弱的财富效应。金融资产的MPC=0.0486,股市财富效应对总消费的影响较小。一是因为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影响占总消费变动的平均比例仅为1.33%,1995年、2001年和2002年的股市财富效应甚至对消费起到了减少的反作用;二是因为股票等资产的财富效应相对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来说,显得很微小;三是因为总消费中存在的自主性消费减弱了股市财富效应对总消费的影响。为扩大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的作用,应扩大股票市场价值占GDP的比例,提高股票类金融资产占居民家庭的比重,维持股市稳定的预期。  相似文献   

12.
房价上涨与我国居民福利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斌  高波 《当代财经》2008,(1):15-18,22
从一个社会整体来看,房价上涨一方面可以给拥有住房的家庭带来财富效应.增加其家庭福利;但另一方面,又给没有住房的家庭增加购房负担,带来预算约束效应,造成家庭福利损失.因此,房价上涨对居民总福利的影响.关键是看财富效应和预算约束效应孰大孰小.实证研究表明,1999-2006年我国房价上涨造成城镇居民户均福利净损失为216元/年,占同期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的2.24%.  相似文献   

13.
收入水平、家庭健康状况与农村金融深化程度会对农村家庭的投资组合产生重要影响。笔者将农村家庭的实物资产分为生活型与生产投资型,以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农村家庭实物投资组合决定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论证实了财富效应假设,但农村家庭的健康因素和金融深化状况对东西部农村家庭的影响不一致。研究结论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一个加入交易成本的两期资产选择模型,对目前城镇居民储蓄迅速搬家股市而农村居民几乎不持有风险资产这两种并存现象的巨大反差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研究发现当持有风险资产存在成本时,财富水平的高低和交易成本的大小是居民决定是否持有一定数量风险资产的重要因素.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收入差距显著,财富分布极不均等,交易成本的不对称是阻碍农村居民投资风险资产的主要原因.在众多影响风险资产持有水平的因素中,高风险升水所带来的财富效应主导了其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无形资产在城市财富增长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知识资产价值为着眼点,研究了城市财富增长的轨迹、动能和模式。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依靠高投入的增长模式,知识资产日益成为城市竞争优势和财富增长的关键来源;基于人力资本的知识资产价值创新是城市财富增长的催化剂和新动能;因知识资产软价值的强大内驱力,某些城市财富甚至可能产生指数级增长效应。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城市要将政策的实施目标从GDP增长转向城市财富增长上来,更加重视改善软环境、培育软资源、扶持软产业,不断提升软财富比重等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基于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短期财富效应进行检验。本文发现,虽然回归结果显示在总体上资产证券化能够为企业带来正的短期财富效应,但是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财富效应仍具有复杂性。这主要表现为:基础资产不同,企业资产证券化产生的短期财富效应也不同;发行规模大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更能容易给上市公司带来正的短期财富效应;企业资产证券化对体量小的上市公司的短期财富效应显著为正,对体量大的上市公司不显著。基于此,本文在最后分别对监管部门、发行公司和投资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财富效应是消费函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财富效应角度,分析金融资产变动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变动的影响.运用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01-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中银行储蓄资产和股票资产确实存在正向财富效应,并且长期财富效应较短期财富效应明显.在分析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丰富金融产品种类、稳定股票市场等.  相似文献   

18.
一、财富效应的理论概述 财富效应(The Wealth Effect)是指由于资产价格上涨(或下跌),导致资产持有人财富的增长(或减少),进而促进(或抑制)消费增长,影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MPC),促进(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效应。简而言之,财富效应就是指人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欲越强,又称实际余额效应。财富包括两种形式: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房地产资产占居民实物资产的比重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与“李嘉图等价观点”对国债融资的消费效应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假说,将国债幻觉引入基本消费函数,区分私人部门持有的国债资产和其他资产两部分,运用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了国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债对城镇居民具有一定的“财富效应”;人均可支配收入仍是居民消费的基础;其他金融资产对城镇居民具有“负”的财富效应,而住房资产对城镇居民而言具有“正”的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20.
金融借贷对消费的真实财富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其虚拟财富效应却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本文阐述了金融借贷虚拟财富产生过程及其影响消费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对金融借贷虚拟财富水平进行量化的基础上,实证检验金融借贷对农村不同消费群体的虚拟财富效应。结果发现,虚拟财富对不同农村消费群体均产生了积极的助推效应,随着分位点由低向高移动,虚拟财富效应呈现梯次递增分布;与收入、资产等真实财富相比,虚拟财富的引致作用更为突出。本文拓展了金融借贷财富效应的研究边界,为分析消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