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学动态》2004,(8):4-5
2004年6月19-20日,本刊作为主要协办单位,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了“民营经济与中国发展国际研讨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米尔利斯等一批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和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应邀参加了会议,300多名中外学者会聚一堂,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深入的理论探讨,盛况空前。温家宝总理还会见了卢卡斯、米尔利斯等著名学者,本刊主编王振中教授和孙宝臣社长参加了会见。现将会议主题发言刊出,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2.
3.
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对制造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以及南非金砖五国先后进行了一次持续的经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推动了各国经济持续增长,但增长效果却存在较大差异。文章通过构建一个改良的内含制度因素影响的柯布-道格拉斯社会生产函数模型,利用金砖国家经济制度变迁以来的相关数据,测算了金砖五国在技术、劳动力、资本以及资本与劳动力协调配置等要素方面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砖五国在生产要素方面的经济制度变迁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完全不同。该研究进一步总结了对中国持续深化生产要素的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孙飞 《经济与管理》2009,23(12):9-13
国际贸易的发展必须以国内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对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增长与国际贸易增长的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农业和服务业的年增长率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影响不大,而工业年增长率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有显著影响。因此中国必须发展优质、高产、高效、集约化的农业;参与国际竞争;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向循环和集约型转变,积极提升工业产品出口竞争力;制定服务业外向型发展战略,以人才和创新推动服务业的国际参与能力的提高,以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纪杰  龙勇 《技术经济》2010,29(7):61-64
本文利用重庆1987—2008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根据VAR模型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重庆FDI、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FDI和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明显,重庆市经济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出口是导致进口增长的原因,FDI和出口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治理环境污染的经济制度安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环境资源的公共财产属性,决定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需要政府的必要调控和干预,政府干预包括有关法规的制定和经济制度的安排。经济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效率作用,且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安排与市场机制相沟通的不同制度形式,如“排污收费”,“治污收费”,“开征环境税”和“排污权交易”等,将环境保护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转变为一种由政府调控与经济利益机制驱动相结合的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  相似文献   

8.
9.
梁璐 《经济导刊》2012,(4):60-61
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对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创新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创新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而无论是产品数目的增加还是质量提升都来自于企业的研发投入.新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一国之外的研发活动通过贸易可以实现对本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即贸易活动存在着“溢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进入了经济转型期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土地财政规模得以扩张,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学术界所讨论的焦点问题。从土地财政的收入来源入手,分析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为探索土地财政合理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走“两头在外”、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道路,加速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资本和产业向环渤海转移加速,发展开放型经济是今后较长时期天津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安徽省加工贸易现状的总结、归纳,文章利用安徽省1999-2009年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系数法、加工贸易对GDP拉动度和线性回归三种实证方法,分析了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03,自引:3,他引:103  
本文对贸易和人均产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数据证实 ,国际贸易通过提升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和加快制度变革进程对人均产出产生了正面影响 ;但国内贸易则相反 ,国内市场分割的加剧 ,阻碍了国内市场的一体化进程 ,进而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另外 ,本文还发现 ,尽管人力资本对人均产出有着重要而显著的影响 ,但贸易的变化却较少通过这条途径对人均产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关于贸易开放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经济学界一直存在分歧,尤其表现在Rodriguez和Rodrik(2000)的评论中。在过去的十年中,数据的丰富和数据质量的提高,新的工具变量的发现以及新的计量方法的运用,使得该领域成为国际经济学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贸易开放的内生性表现,然后从工具变量法、倍差法、配对法和其他识别方法等四个部分展开介绍近年来在这些领域中控制贸易开放的内生性方法,重点关注新的工具变量的构造。应用这些控制内生性方法的研究表明,贸易对于人均收入具有显著地正效应,并且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全球化对收入的总体影响中,约有一半的效应是来自于纯粹的货物贸易的影响,另一半是来自于全球化的其他因素,如自然人的流动、FDI等。寻找贸易开放的时变的工具变量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结论具有解释力,关键是要保证计量模型有理论依据,并将出口置于经济增长系统之中来分析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采用出口扩展的C—D生产函数,分不同时期对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979~2005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本形成、劳动力及出口总额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均衡关系,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1952~1978年间,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现有对于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经济增长数量分析的框架下展开分析,而很少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的框架人手进行考察。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内在的性质与规律,具体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当经济增长的结构趋向于均衡时,经济增长质量将会得到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研究表明: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1978—2007年间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经济政策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1995年至2004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经济增长、经济政策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通过构筑IS-LM模型,本文测算了我国的各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乘数,以量化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经济增长、经济政策对公司会计业绩和股票报酬的影响,发现经济政策显著影响公司会计业绩与股票报酬,但不同的经济政策对会计业绩和股票报酬的影响不尽相同;另外,我们还发现,在控制了经济政策因素后,经济增长并没有和公司业绩相背离。本文的发现为诠释我国股市是否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及其国际经济地位展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论文在分析国内外历史资料和经济增长因素的基础上 ,对中国和目前经济总量世界排名前五位国家的未来经济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预测 ,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于 2 0 0 5年超过法国 ,2 0 0 6年超过英国 ,2 0 1 2年超过德国 ,本世纪中叶 ,有可能超过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但在本世纪内很难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2 0 5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 2 0 0 0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国际经济形势新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下半年以来,世界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我国作为贸易大国出现了出口额大幅减少、失业人数增加等问题,造成了企业资产缩水、经营危机等困难。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贸易出口的目的地、出口商品的结构、出口贸易环境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区域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莉 《现代财经》2006,26(2):51-55
利用1987年-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国内现有研究未能解决的地区间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厦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和通过多变量VAR系统的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度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在各地区的因果关系不一致。其中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是贸易开放的格兰杰原因,而中西部地区则是贸易开放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这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直接关系,中西部地区应该立足于本地区情况,加快贸易结构的优化,形成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