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币供给的性质:内生抑或外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建军 《经济学家》2005,(3):113-120
本文梳理了中外学术界关于货币供给性质的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从币材、经济体制、货币供给结构、货币供给机制等多个层面探讨了货币供给的性质。其研究结论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兼具内生性和外生性.它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正是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实现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2.
魏巍  王玥 《经济论坛》2003,(22):17-18
一、不同学派对外生性与内生性的界定货币供给究竟是外生的还是内生的,各个学派有不同看法,而且,不同学派对外生性与内生性的界定也不同。货币主义和主流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供给函数的性质是稳定可测的,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性,是由政策、意志、经济运行过程之外的其他因素决定的外生变量,是中央银行所能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如果货币供给的变动能使货币需求量受到影响,那么货币供给就是外生的;反之,货币供给量是内生的。后凯恩斯主义,认为主流凯恩斯主义对凯恩斯经济学的解释偏离了凯恩斯的愿意,试图对凯恩斯经济学作出新…  相似文献   

3.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视野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 ,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 ,而主要是由商品流通及经济活动所内在决定及制约的内生变量 ,并由此决定了在市场化金融体制下 ,应采用以利率为中间目标 ,着眼于货币需求的间接货币调控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利率型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 ,然后在此视野内 ,分析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特性 ,最后建议中央银行采用“盯住利率型 "的货币调控模式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 ,这有赖于首先建立起良性的利率市场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经久不衰,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货币供给内生与外生问题的研究脉络,围绕货币供给内生性原因,着重讨论了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后凯恩斯主义等流派对货币供给性质及其原因的不同分析框架和观点。研究发现,主张货币供给内生论的主要流派即后凯恩斯主义学派,其货币供给内生论能很好地解释工业经济时期典型的货币化生产体系中货币与实体经济变量的关系,但很多观点都没有与时俱进,在面对金融业非常发达的现代服务经济体系时,解释力不足。本文认为,货币供给内生性问题的研究重点不应停留至此,可以尝试从信用创造视角探讨现代货币供给的性质及其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5.
货币供给内生外生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供给究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这是货币金融领域始终争论不休的问题。货币数量论从货币数量与物价变动的关系得出货币具有外生性;凯恩斯的货币供给观由于经济环境的改变经历了由内生向外生的转变;后凯恩斯主义者则从信贷货币的产生过程得出货币内生的观点.综观货币发展史,内生与外生之争还有标准的混乱和概念不同等原因。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甚理想、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以调控货币量为主的前提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关系具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依据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找出了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特性的因素,认为中国货币供给具内生性,在货币供给内生性条件下,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从增加汇率弹性、增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力度、适时选择控制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锚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房价出现了快速增长,国家运用了一系列的调控手段对房地产行业和市场进行调控,但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流动性过剩和货币超额供给是造成调控效率减弱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货币供给量对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供给均带来长期的正相关的影响,故在金融政策调控的运用上更多的应该采取直接的信贷控制政策,控制资金流向,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变量与农业之间的关系备受瞩目,特别是货币供给冲击下农产品价格相对于工业品超调成为解释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对于货币供给冲击,农业投入和产出价格反应机制和反应程度的差异也会使得农业贸易条件和农户福利水平受到影响。此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冲击经由汇率传递机制对农产品贸易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农产品价格和农户收入。本文从上述三个层面梳理并评述已有文献。  相似文献   

9.
货币供给的可控性是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经济理论界存在着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争论,并在其理论基点上提出了不同的政策主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历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波动,货币政策在熨平经济波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1997年我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货币当局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似乎并没有改变经济不景气的预期,货币政策效应不佳。本文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角度来探讨我国货币政策难以有效调控经济运行的原因,并在对我国宏观经济状况进行历史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从内生性货币供给的角度看国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998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以大量增发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 ,虽然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也增加了经济运行中隐藏的危险。本文认为 ,目前我国大量增发国债时并不考虑公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而这涉及到公债性质的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货币供给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内生性 ,因而研究和分析发行国债对内生性货币供给、从而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芦丽静 《经济问题》2012,(10):110-114
将出口退税政策变量引入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模型,分析了未预期到的出口退税冲击和货币供给冲击对消费、产出、汇率等一系列经济变量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出口退税政策、最优货币供给规模及居民福利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在相同的货币冲击条件下,出口退税政策提高了世界福利水平;在给定的福利增长目标下,出口退税政策降低了各国的货币供给扩张动机,减少了最优货币供给规模。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的实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比较实际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关系,分析了我国前一阶段的流动性过剩现象,认为流动性过剩是实际货币总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实际货币供给、均衡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经济领域中的货币缺口仅在个别时期接近零,大部分时期是实际货币供给超过均衡货币供给.流动性过剩不是经济政策失误的结果,它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效应与资本积累形成的必然现象.目前,过剩流动性正以各种方式进行释放并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将货币缺口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指标.符合我国中央银行以货币数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增加投资渠道与发展资本市场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是货币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系统、全面地阐述、评价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和观点———从斯图亚特到当代的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及其发展,我们认为,依照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进行宏观调控对于我国目前经济形势下所执行的货币政策措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货币供给的根本作用在于为再生产过程注入货币。而从调节经济运行的角度看,货币供给作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基本途径之一,是通过向再生产过程中注入货币,其决定性的作用在于影响社会总支出水平进而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关系。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下,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关系不仅影响着经济成长的稳定程度,而且还直接影响着经济成长的速度与质量。正因为如此,货币供给也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货币供给是《货币银行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文章从货币供给经典理论出发,广泛借鉴主流货币银行学教材和著名高校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在货币供给部分的教学方法,针对货币供给教学中的难点,探索货币供给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田登月 《时代经贸》2007,5(10Z):178-179,181
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指出公众的货币需求会直接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由于在现代货币和银行制度下基本可以认为货币供给决定于基础货币与货币流通速度,而中央银行是通过改变基础货币供给量来决定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的,因此本文从基础货币角度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并且提出了我国产生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Tobin模型,基于中国1978年至2007年的年度数据时间序列,选取货币供给量、国内生产总值和价格水平等变量,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数量方法分析中国货币供给封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关系,货币供给增加会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直接融资与货币供给魏永芬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的规模与比重逐年扩大,直接融资对货币供应量究竟有什么影响?中央银行在直接融资市场建立发展起来后,如何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与研究的问题。一、直接融资与货币供应总量货币...  相似文献   

19.
汪会宝 《时代经贸》2008,6(11):70-71
本文采用协整理论对1993至2006年我国的货币供给量(M1)与表征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各指标(GDP、CPI、FER、FAI)进行了平稳性分析、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得出结论货币供给与物价和产出之间都存在显著的长期协整关系,这些变量组之间都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均衡关系适当调节货币供给增量和存量以控制国家的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预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货币供给的来源,指出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体制导致央行难以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特别是基础货币的供给,提出了改进汇率形成机制、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