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燕 《经济研究导刊》2011,(17):101-103
近年来,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主体的支付体系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强化了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为农村金融带来了深刻影响,并体现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为例,分析支付体系向下延伸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积极影响,并就如何进一步发挥支付体系在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时磊 《新经济》2014,(20):33-34
由于我国农村现有的金融信贷管理方式、信贷产品以及服务等都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需要,所以改革首先要从创新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入手,从而激活农村经济,为"三农"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农村金融信贷产品所面临的现状和困难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如何创新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建设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实质是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业新农村的积极性。为此必须转变指导思想,从原来的以金融供给主导改变为以需求主导,尽力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开创"三农"新局面。这就要认真认识过去由供给主导而带来的问题,合理界定政府职责,强调金融机构的利润目标与社会责任的结合,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制度,适应农村经济的特点大胆创新,更好地服务"三农"建设。  相似文献   

4.
胡帮勇 《经济与管理》2010,24(10):55-60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之一。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重构中的功能与定位,应从协调推进农村公共财政改革与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多层次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法律、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多角度协调健全发展农村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5.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运行的核心动脉和发展杠杆。二元化经济结构背景下,以"机构观"为导向的机构改革路径无法解决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和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的偏离,农村金融资源流出,形成农村金融空洞;以"功能观"为导向的功能改革路径无法弥合农村金融市场监管和农村金融服务实现机制的裂痕,农村金融产品单一,形成农村金融黑洞。建立以重塑金融功能为基础、以改革金融机构为手段、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的多层次、分重点、有补充的商业化农村金融服务新体系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化方向。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体系与"三农"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理权 《技术经济》2005,24(3):15-18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已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任务 ,而建立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保障。本文分析了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市场资金短缺、机构职能交叉、服务机制不活、信用环境较差等缺陷 ,并探讨了重构服务于“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张良晓  来向阳 《经济师》2005,(3):233-233
“三农”问题一直受到中央高度重视。要科学、理性地认识“三农”问题 ,根据当前我国“三农”发展对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 ,进一步强化农村金融的整体服务功能。文章阐述了金融支持“三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新疆农村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国家和自治区支持“三农”的方针政策,稳步加大对“三农”信贷投入,在贷款覆盖面和贷款量上有了很大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但是,随着银行业体制改革的推行,农村金融运行中,农村金融大量功能流出、农村金融大幅度萎缩、非正式金融活动空间巨大等深层次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9.
“三农”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做好“三农”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础的要求,是亿万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做好“三农”工作,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人民银行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在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促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加强金融支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0.
叶开宗 《当代经济》2010,(10):34-35
由于长期受到政府"抑制"的作用,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体系不合理,发展滞后,已难以服务和满足于"三农"的发展需要.面对当前"三农"发展新形势,我国主要面临"供给型"金融抑制.于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前景将主要在于金融机构体系的合理构建和金融服务的完善创新.构建一个真正服务"三农"的金融组织体系,既是服务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效机制,也是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是使农村金融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呈现日益扩大及多元化的趋势,但农村金融服务不论是在体制设计,还是在需求的满足程度上,都存在缺陷,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制约因素。为此要进行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提高服务效率,为农民增收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2.
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呈现日益扩大及多元化的趋势,但农村金融服务不论是在体制设计,还是在需求的满足程度上,都存在缺陷,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制约因素。为此要进行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提高服务效率,为农民增收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离农化”倾向及其回归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农村信用社的逐利性、"三农"经济发展的制约以及宏观环境的影响导致了农村信用社的"离农化"倾向,并由此强化了农村金融排斥,弱化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经济的功能,最终制约了"三农"经济发展。唯有消除农村金融排斥,解除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经济约束,优化宏观环境,才能顺利实现农村信用社向"三农"经济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国家十分重视“三农”的发展,2013年的国家1号文件明确提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更是把农村金融服务放到了重中之重.村镇银行改善了云南省农村金融服务初步改缺位和供给不足的现状,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成立和运行的时间还比较短,普遍存在吸收社会存款难度大、规模小、偏离“三农”、监管滞后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云南省镇银行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完善云南省村镇银行发展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助推器的作用。在服务"三农"、发展"三农"的过程中,如何使农村金融这一杠杆工具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值得深思的。本文应用供求分析方法阐述了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特色农业的金融需求不能得到有效的供给,农村金融网点出现了局部萎缩等问题。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政府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大力培养农村金融人才、提供农村金融供给的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越来越无法满足"三农"对资金和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形成正是填补农村金融市场服务空白,以服务三农为重心,满足农户和农业企业贷款需求的。但是,目前我国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对此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着手,结合相关数据,分别分析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成功模式经验,提出了要提高社会认知度、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拓展融资渠道、创新金融工具、加大政策支持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在金融支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其金融支农服务与农村金融需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建立农村信用社长效支农机制,首先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其次,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在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支农方式,获得支持"三农"与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均衡。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加速情况下,为引导资金流向农村而自上而下的建立的一种商业化经营的农村金融机构,其目的是为了服务三农。本文分别对它们能否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不足做了有益探索,指出村镇银行存在制度设计缺陷、金融服务水土不服、政策支持缺失等问题,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商业性组织存在贷款偏离农村和农业的倾向,正规合作性质农村资金互助社也有商业化经营冲动。认为构建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应将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合作金融相融合,民间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此次调查是为了了解儋州市农村金融的需求情况和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进而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金融怎样合理健康的发展,尤其是如何通过改善农村金融支付环境,进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协调城乡经济同步发展,最终达到为"三农"服务的目的,以及如何构建和改善农村金融网络系统,使农村金融服务实现信息化、便捷化,并且能够适应金融业务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