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汇率与股价波动关系,对于中国防范金融风险、完善资本市场和外汇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根据股价与汇率因果关系的分类,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汇率与上证股价存在相互因果关系的假设,采用滚动相关分析法对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之间的人民币兑美元有效汇率与上证综合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和上证综合指数的走势之间存在同期相关,上证综合指数的波动相对于汇率波动超前相关。本文进一步采用Toda-Yamamoto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仅实际汇率波动与上证综合指数波动互为格兰杰因果,而实际汇率走势和上证综合指数走势以及二者的趋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谋求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在政界、学界越来越响,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与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2002年1月至2008牟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人民币升值、股价上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股价上涨和经济增长存在着协整关系;经济增长是人民币升值的Granger原因,这意味着在我国存在着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人民币升值与股价上涨存在着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论从近十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现状分析入手,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增长和流动性,并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于通货膨胀、进出口贸易和资本市场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加强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监管流动性和外资流入以及减少贸易顺差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论从近十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现状分析入手,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增长和流动性,并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于通货膨胀、进出口贸易和资本市场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加强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监管流动性和外资流入以及减少贸易顺差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日元持续升值原因分析及其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表明,日元汇率在短期存在羊群效应,在长期存在向均值回归的趋势.通过分析日元汇率的波动特征与美国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发现日元持续升值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内外部均衡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预期.中国自2000年以后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人民币于是承受了巨大的升值压力.如果中国不能有效减少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那么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可能是持久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持续和不断扩大,加上国际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我国的外汇储备数额呈持续增加态势。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最近四年年外汇储备增量超过2000亿美元,2007年年增外汇储备更是高达4600亿美元。截至200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5万亿美元,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并且,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势头并没有放缓的迹象,今年前两个月外汇储备增量超过1100亿美元,高于2007年全年外汇储备增量的1/4,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达60%和9%,其中1月外汇储备增量系迄今为止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国内外货币环境即将发生的变化,可能促成人民币汇率、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改革加快。由于央行常态化管理方式,进入市场买卖外汇兜底,制定偏离交易价的中间价,导致2013年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预期被人为地放大,一些指标显示,人民币汇率已经比较接近均衡水平。央行退出常态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最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对实际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通过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可知,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资本市场;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