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韩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收入分配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富分化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韩国在收入分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分配秩序、促进教育均衡、支持农业发展等,做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又能保持大体公平,其政策值得中国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官员规模、公共品供给与社会收入差距:权力寻租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官员规模、公共品供给效率以及社会收入差距是当下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把三个问题纳入到一个故事框架下来分析和解释。生产的进行需要官员提供资源帮扶,这需要通过雇佣下级官员来做到;当私人利益进入上级官员的收益函数时,上级官员就会促使资源的供给"人为"稀缺来设租,从而便于下级官员从生产者处收取资源租金;而资源租金的收取使得下级官员的收益高于其外部选择权收益,从而增加了下级官员职位的竞争性,又由于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职位任命权的垄断,使上级官员从下级官员处收取职位租金。分析表明,权力的设租寻租行为是造成社会收入差距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个能较好限制官员关注私人收益的社会中,官员规模较小、公共品供给效率较高且因权力寻租而造成的社会收入差距较小。  相似文献   

3.
1.易形成更多的权力“租金”收入。权力“租金”收入是指政府官员利用行政权力对服务对象进行“设租”进而展开“寻租”等行为活动产生的腐败收入。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为政府官员权力“寻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特别是在快速  相似文献   

4.
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经济导刊》2011,(4):11-12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被突破,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自身机制及体制矛盾难以克服,不能成功过渡使发展陷于停滞,社会出现政治动荡和不稳定,无法转为高收入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出席停滞或回落,  相似文献   

5.
中国在"十一五"时期就提出了和谐发展的目标,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但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十一五"时期政府的抉择首先是保证"国富",但是从"十二五"开始,中国正在从注重"国富"转向注重"民富"。在澄清三个观念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发展的要义在民富"和"民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两个观点,认为实现民富的重中之重是要缩小各地区、各阶层、各行业人员收入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当前三农问题、官员腐败、失业问题、分配不公、环境污染等已成为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必须逾越的障碍。本文就和谐社会和收入分配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收入差距拉大和腐败犯罪率下降是伴随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而在转型新兴经济体中国显现出的两个最突出的现象。本文统计分析、面板数据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P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估计结果表明,收入差距与地方官员腐败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腐败不是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而收入差距拉大对腐败行为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这一关系虽然与国内外许多已有研究结论有一定差异,但与中国现实是吻合的,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收入差距与腐败的这一特殊关系进行了理论解释,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镇和乡村的居民转移性收入都在快速增加,但二者的绝对差距却逐年扩大。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异的不断扩大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能否有效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转移性收入差距将成为能否迅速地控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关键因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扩大是"城市偏向"的制度设计造成的,不是市场经济导致的,是改革不彻底的结果。调整以往制度的偏差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公平,要求必须对社会分配构架进行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那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呢?现阶段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及其现实进路,无论从微观层面分析,还是从宏观层面分析,它们都一致指向权力资本体系。这是中国社会经济腐败和贫富两极分化的总根源,也是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失衡的集中体现。归根结底,各级官员的收入问题是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害问题,因此,深入改革的突破口就在这里,这就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民主化改革的最有效最有力,而且也是最能触及人的灵魂的一条进路。  相似文献   

10.
夏刚 《经济研究导刊》2009,(27):135-137
房价收入比是中国目前广为使用的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度量指标,许多文献将房价收入比4-6作为国际标准,也有部分文献探讨了房价收入比存在的问题,但这些文献均建立在房价收入可合理度量住房支付能力的假设上。探讨了房价收入比来源、用途及局限性,结果表明:中国文献中常引用的"4-6"标准,不是发展中国家房价收入比的国际标准;房价收入比是中观或宏观指标,而不是微观指标,不能度量住户住房支付能力;房价收入比不能反映收入增长、非住房支出等因素对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即不能合理度量住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既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规避"中等收入陷阱",通过研究和分析,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规避"陷阱"的主攻方向,科技进步和创新是规避"陷阱"的重要支撑,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规避"陷阱"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规避"陷阱"的重要着力点,改革开放是规避"陷阱"的强大动力,只有如此,才能使中国实现"包容性增长",规避"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湖北省天门市上下坚持贯彻实施各项支农扶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的各项投入,推动天门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5—2009年天门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从4 828元增长到7 553元,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稳定,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进入"十二五"期间,增加农民收入更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中心议题,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3.
宋鑫陶 《商周刊》2013,(4):17-17
在国家强调收入倍增的同时,更不应忽视的是收入差距的缩小,不然单纯的收入倍增会更加大贫富的差距。加快社会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等举措,才是解除“警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均表现为扩大趋势,但由于各地区城乡发展条件的差异,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变化也表现为不同的类型。本文通过将反映各地区收入水平、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划分为城乡高度协调型、城乡中度协调型、城乡低度协调型、城乡低度扭曲型、城乡中度扭曲型和城乡高度扭曲型共六种类型。各地区在1985-2006年期间,城乡收入差距的类型也并不是全部保持不变的,表现为有的地区城乡扭曲程度加剧,有的地区缓解,有的地区时而扭曲加剧、时而扭曲缓解,从而衍生为十种变化类型。这为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政策措施,而是依据不同的城乡收入差距地区类型,有所侧重的治理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闫肃 《经济论坛》2011,(4):5-10
鉴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近年来我国居民部门收入下降的问题,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测算了1978~2009年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比重,随后结合同期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分布等数据,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趋势进行了综合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力转移是影响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份额变迁的重要因素。我国近30年来的经济发展基本符合1979年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得主刘易斯(A.W.Lewis)首先提出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理论,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份额下降原因是农村居民收入份额的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6.
胡祖六 《商周刊》2011,(17):29-29
"中等收入陷阱"不是必然规律,而是人为结果。如果开始盲目自大、不思进取、停止改革,让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绑架经济政策,中国可能不知不觉地走入一个自设的陷阱。  相似文献   

17.
推进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勇 《发展研究》2012,(7):14-16
建议我国加快制定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着力拓宽就业、社保、帮扶、创业、投资五大增收渠道,实施就业提升、民生普惠、创业富民、财富增值四大工程,全面增加居民的工资性、转移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力争用7年左右时间实现倍增,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坚实民生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张尹 《经济纵横》2005,(4):41-42
为了鼓励销售人员去边远偏僻地区开发新市场.统一润滑油还把收入差异化贯彻到各个环节。不仅从距离,还从大市场、小市场.低增长、高增长.低级别产品和高级别产品的差异化.来区别销售人员的收入差异化。  相似文献   

19.
文雯 《财经研究》2015,(11):20-33
识别收入分配的性质,找到社会接受和认可的收入分配状态,对一个国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年数据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公平认知和诉求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居民对于权力决定成功、资本所有者剥夺劳动者、税收调节不到位等分配不公现象的认知显著增加了其收入分配不公平感,而这种不公平感的产生源于上述因素强化了居民对于农民、农民工、工人的实际收入偏低以及省部级以上官员、市长、大型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实际收入偏高的认知.收入分配改革是一场关系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变革,考虑到不同阶层在公平认知和诉求上的分化,国家需要在改革中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取得全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韩冰 《经济论坛》2011,(2):148-150
政策性金融是应对体制缺陷、协调政府与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关系、提高整体金融运行效率的关键。本文重点分析政策性金融应用的三个方面: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不发达和不健全等缺陷、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