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文化村镇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载体。对全国350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区域经济、旅游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合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剖析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分布形成原因,得出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历史时期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地理文化因素联系更紧密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处中国西部,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本文试图从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角度来阐述新疆民族文化对新疆经济发展的作用,并针对新疆民族文化的特点提出开发新疆民族文化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桦  刘玉芬  张森 《经济论坛》2006,(22):47-4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新技术、新工艺、新产业,经济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造和创新。在世界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中国曾以大量的创造发明和辉煌的历史文化,翘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0世纪末本世纪初,是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里谋求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国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需要一个能够培育人才、发展人才、吸引人才的社会环境。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应该对我国人才培养战略和教育体系进行全面反思与调整,重新…  相似文献   

4.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政府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个非均衡发展大国经济体系中,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制度环境、历史文化的差异都会造成不同经济发展存在路径上的差异。在中国经济转轨时期,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具有影响,中央政府在对外开放、财税、金融等制度安排的区域差异是造成的区域经济环境差异的原因。换句话讲,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政府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文化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明显。文化已经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的重要因素。当前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因为文化优势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优势。中国正因为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文化底蕴,中国的科技、经济发展较快。使原来贫困落后的中国发展成世界经济、文化强国。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西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地,由于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文化经济等较为落后,与我国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不符.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毛南族聚居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地,文化色彩异常浓郁,但是由于受到地区边缘性、资金等因素的影响,文化经济发展滞后,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机遇下,环江毛南族迎来了新的发展希望.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和网上问卷等形式了解毛南族经济文化历史,分析其民族特色及经济发展状况,立足于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探讨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该如何进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基本因素的四种看法或假说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包括运气(多重均衡)假说、文化与宗教信仰假说、地理与疾病假说以及制度和政策假说。这四种因素都会通过影响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直接因素,从而影响经济发展与增长。然而,运气、文化和地理都不足以产生持续和巨大的人均收入的跨国差异,无法解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相反,制度和政策假说能很好地解释各国人均收入差异以及1500年以来世界财富的逆转。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相信,制度和政策是经济发展与增长的主要的基本因素。本文把重点放在有关制度和政策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的文献上,总结了有关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内生的文献,并进行了结论性述评。  相似文献   

8.
地域文化对湖北投资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湖北省的投资环境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湖北的经济发展现状却不论与它的历史地位,还是与地理和资源优势相比都显得极为不相称。国内外专家学者多次汇聚中国这一腹地,为湖北经济发展的出谋划策,但是收效甚微。本文将以湖北为对象,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影响我国内地区域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9.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湖北省的投资环境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湖北的经济发展现状却不论与它的历史地位,还是与地理和资源优势相比都显得极为不相称。国内外专家学者多次汇聚中国这一腹地,为湖北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但是收效甚微。本文将以湖北为对象,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影响我国内地区域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为加强全国经济史学科博士后之间的学术交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经济史学研究高层次人才,推动中国经济史学研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贡献高水平智力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委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地方经济:制度特征与发展不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独特视角,反映在国民经济的研究中就是对区域经济和“地方”的关注。我国的地方经济和地方政府在历史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地方经济。针对多年来对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的不断指责,文章认为有必要从理论上阐述我国地方经济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其中,有我国地方政权的历史基础、地方经济的制度基础和在我国形成强势政府与强势经济的制度条件。发展不平衡是地方经济研究的又一个重点领域,但是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地理学更多地要从地理条件方面去解释差异。地方经济发展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开发的地理成本,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偏僻的经济地理位置都会导致地区开发成本的高昂并影响地方经济的发育。文章主要讨论了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所导致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2.
基于调查分析的南岳衡山生态旅游市场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岳衡山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素有"五岳独秀"、"中华寿岳"及"宗教圣地"的美誉,文章通过对其生态旅游客源市场所作抽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出发,结合其开发现状,提出准确定位生态旅游市场、打造"寿岳"文化品牌、开发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实行多方位营销渠道和手段、完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等发展对策,以实现南岳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地理学透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统筹"的五个方面处于不同层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统筹处于基础层次,决定了其他几个统筹的贯彻与落实;城乡发展的统筹、区域发展的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筹处于操作层次;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处于目标层次。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理论乃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地理学在"五个统筹"的各个层次均可发挥重要作用,地理学的发展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测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准确判断是相关理论研究和决策分析的基本前提。从名义和实际两个方面对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进行测度的结果表明:(1)当前我国的名义资本管制处于中等水平,而实际资本账户的开放水平要远高于名义资本账户开放水平;(2)在存在较大套利空间的情况下,即便存在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资本管制的有效性也很难长期维持;(3)虽然资本管制程度的加强很难对实际的套利资本流动加以控制,但在资本管制措施逐渐放松以后,却很容易导致实际资本流动性的急剧提高,这一点,造成了我国当前资本管制政策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5.
客家文化旅游:回顾、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俞万源  李海山 《经济地理》2006,26(4):710-713
客家文化旅游在我国已悄然兴起,并在客家热的推动下顺应文化旅游的发展潮流而蓬勃发展。通过对客家文化中心———闽粤赣边区客家文化旅游的观察,回顾我国客家文化旅游20多年的发展历史,总结发展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展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数字中国"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国雄  袁开国  刘玫 《经济地理》2002,22(5):554-558
面对新世纪,结合我国国情,阐述了构建“数字中国”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就建设和发展“数字中国”提出了一些建议,特别是指出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实现西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能资源丰富,蕴藏量和开发量均居世界首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经过长期而巨大的投入,目前中国的水电资源在开发规模、工程建设、技术水平和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均已取得重大进展,成为世界水电开发大国。2007年全国水电设备容量和发电量分别为14823万kW和4717亿kW.h,比1949年增长约400倍。资源开发的空间变化则表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转移。新中国成立初期,水电建设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及用电增长较快的东部地区,水电站的建设以中小型为主。改革开放、尤其"西电东送"战略实施以来,国家把水力资源的开发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目前,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中部和西南地区水力资源的开发后来居上,已建和在建的大型和超大型水电枢纽工程不仅主导着全国水电生产的现状,而且决定着中国水电事业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论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湘渝黔边区是指以传统的“武陵山区”为核心区域的3省邻近地区,大致包括湖南境内的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重庆的黔江区,贵州的铜仁地区和黔东南州等6个地州市,是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区,也是全国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归属于国家“西部地区”。区域文化上的趋同性、区域旅游资源上的互补性、区域脱贫任务的紧迫性和区域旅游开发的无序性,使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建立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具备一定基础的旅游开发现状、逐步形成的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各地政府关于旅游业发展认识上的渐趋统一以及区域旅游中心的初步形成,使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发展成为可能。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形成,必须着手进行以下工作:迅速编制总体规划,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建立旅游环线,推出区际旅游联合体和共同市场,多渠道吸纳资金,建立特色文化保护区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本文在分析我国区域发展态势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今后10-15年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基本和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提出我国区域发展的总方针应是:在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的同时,推进沿海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基于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旅游化"--桂林案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朱竑  贾莲莲 《经济地理》2006,26(1):151-155
城市化原本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非农化过程。但随着近年来中国旅游发展中城市自身旅游功能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旅游活动发生,甚至集中在城市,旅游的城市“化”倾向成为一种趋势。在对旅游城市化概念进行全面解析的基础上,指出旅游城市化除了是一种现象外,还是一种旅游活动向城市集聚发展的动态过程。而城市“旅游化”则是城市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旅游需求,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所进行的在功能、设施、标示等方面的主动迎合过程。旅游城市化和城市旅游化是一种互相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旅游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城市进行相应的“旅游化”建设,而城市的旅游化建设则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旅游城市化的进程。最后以桂林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