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垄断资本主义金融化是金融资本运用金融手段对剩余价值生产、分配、循环和积累领域的全面渗透和高度控制.金融化首先在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兴起于分配领域,然后从分配领域传导到资本循环积累领域,再间接渗透到生产领域,最终实现了对全球价值生产、财富分配和资本积累的深度控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由此也被进一步激化,产业危机、金融危机、宏观政策危机、意识形态危机、国际关系危机均发展到了二战后新的高度,意识形态和国际关系方面的危机紧张程度也进一步加剧.因而,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将很可能进入新的帝国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2.
"积累悖论"在解释当今金融垄断资本时代一方面实体资本积累下滑,另一方面金融垄断资本超常规增长等现象显得力不从心。在金融垄断资本时代,资本积累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化积累模式成为资本积累的主导模式,金融化积累模式导致了金融化悖论。防止货币资本、虚拟资本形成过度是克服金融化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逻辑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中存在着形式上结论与逻辑上结论之间不一致的矛盾。从资本本质及其内在矛盾的逻辑发展看,资本积累的结果不仅是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一定是劳动供给的不足和工人阶级的富裕化;而对资本家阶级来说,资本积累只是使他们得到权力与荣誉,但积累的主要成果却并不被他们所享有。因此,资本积累是对资本与资本主义的自我异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直接推动力。当代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发生了哪些新变化,马克思揭示的资本积累规律是否还起作用,哪些新的因素影响了资本积累过程?这些问题是本文要着重讨论的。和古典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积累过程出现的许多新特点,大大加速了资本积累的进程,使发达国家社会资本的集中达到很高程度,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20世纪以来,积累过程中的一般利润率下降趋势出现了程度上的弱化和较长时期的间断,但它作为最重要的积累规律并未消失。资本积累的固有矛盾和内在规律仍支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与波动。积累过程中的矛盾与波动既是资本主义制度历史局限性的一种主要表现,同时也是推动资本主义制度不断调整的基本力量。  相似文献   

5.
哈维的资本积累理论中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原理,可说明资本主义城市生成与不断壮大的内在动力.首先,资本主义城市化的进程与资本积累息息相关,城市化过程是创造生产、循环、交换和消费的物质基础设施的过程.资本积累就是在城市化生产中进行的.其次,在城市化进程中,资本积累并不仅仅与时间动力有关,还与空间布局的生产有关,因为空间也会影响资本积累,空间关系和对空间布局的生产是资本积累的空间动力.最后,为消除空间障碍而生产的地理景观,又会成为新的资本积累的障碍.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是“为积累而积累”的生产,所以只要阻碍资本积累的障碍都会被一一清除.资本主义城市也就在拆毁与创造之中演绎着自身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在金融化的经济学研究中,无论新古典经济学还是激进政治经济学,都共享经验逻辑、抽象逻辑与线性逻辑三大预设,但都不能充分解释资本主义金融化的本质,因而需要引入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的研究视域。作为一种分析与考察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总体性原则具有历史性、整体性与辩证性三个维度。基于这一原则,资本主义金融化是资本主义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周期性现象。金融化不仅体现在资本主义经济与金融层面,而且向政治、文化、科技生活等各个方面渗透,塑造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金融化是解决资本主义“积累悖论”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同时也在不断积累与激化各种矛盾,并最终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终结。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趋势显著,以金融资本为主导的积累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但也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而今,距离危机的爆发已经十余年,危机后当代资本主义也经历了一系列调整。本文考察了危机后美国政府的系列"再工业化"政策、新自由主义持续强劲的势头、新形势下美国经济的新矛盾与新变化,探讨"再工业化"能否为美国寻得摆脱经济危机的新型积累模式、危机后金融部门为何迅速恢复并依然主导美国经济、劳资矛盾的持续加剧能否催生新的变革等问题,认为危机后美国经济金融化趋势尚未逆转,新型积累模式尚不可得,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内部的经济调节机制无法解决其持续激化的基本矛盾,而矛盾的激化酝酿着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在资本主义金融化转型过程中, 金融资本不仅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价值的直接生产过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控制, 而且对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进行了有效控制。 劳动力再生产的金融化一方面缓解了工人工资不足与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但另一方面, 也持续加深工人家庭的被剥削程度。 本文讨论了金融信用系统的扩张对资本限度的超越、 对劳动力再生产矛盾的暂时延缓, 在此基础上说明了劳动力再生产金融化的逻辑与形式, 并通过分析美国工人家庭部门的现实来描述金融化条件下资本对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控制, 以及劳动力再生产金融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指出金融化条件下的工人家庭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同时, 资本主义通过劳动力再生产的金融化企图实现持续经济增长与积累, 这一目的无法达到。  相似文献   

9.
在新自由主义时代,金融资本的崛起和资本积累的金融化成为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引人瞩目的现象。近年来,一些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针对金融资本和金融化与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金融资本与利润率平均化的关系,如何在纳入金融变量的前提下重新定义利润率等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利润率是反映资本积累动态的核心指标,然而传统的利润率定义和计算方法是以产业资本为基础的,不能全面反映金融化条件下的资本积累。本文考察了近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文献对此问题开展的最新研究,并对这些研究的得失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按照从逻辑抽象上升到历史演绎的路径,考察了金融的不稳定性.马克思基于劳动价值范畴对货币信用关系进行了逻辑抽象分析,揭示了货币信用关系内含不稳定基因,使危机由可能性上升为现实性;揭示了构筑于不确定性之上的现代资本主义金融系统在信用衍生机制加持下,使金融不稳定上升为一种系统性风险,危机由现实性转变为必然性;因此,金融不稳定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积累的无政府性.作为资本积累的调节性制度,信用与资本积累之间的互动从时间、空间和竞争等维度逐渐深化,金融不稳定趋于加剧;新自由主义及金融化将金融不稳定催化到极致,并助力金融不稳定向全球扩散.  相似文献   

11.
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背景下,平台经济金融化趋势明显。平台经济较传统经济在组织分工模式、资本积累模式、全球化扩张模式三个方面发生深刻变革,并蕴含走向金融化的内在趋势。在此金融化过程中,平台经济表现出的金融过度创新、混业经营、监管脱敏、数字技术创新等特征导致局部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使金融风险更趋复杂化和隐蔽化,进一步加大金融监管难度。针对平台经济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建议从明晰“科技”与“金融”业务边界,结合“主动”与“被动”监管举措,坚持“规范”与“发展”监管理念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平台经济真正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中国经济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军备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有着特殊地位。西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军备经济学说惯于从需求与利润率两个维度分析军备生产的反周期效用,但这些学说至今仍缺乏坚实的理论建构并难以得到现实经济数据的支持。近十余年来,部分国外学者超越传统阐释框架,从新自由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从金融化、资本积累等角度研究军备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危机的关系,这些探讨为我们深入研究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以及帝国主义军备发展的趋势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皮凯蒂关于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的统计结果,与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规律从表面上看是相互冲突的;然而,这种冲突实质上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表现.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资本自我否定的必然结果,这在逻辑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可驳倒的.而由其所形成的竞争压力,驱使资本加深对社会自然力的深度汲取,也驱使资本向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并导致资本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转化;由此不断将利润率下降的压力转嫁给全社会,以实现垄断资本的高积累和高收益.资本的高积累势必会带来贫困的高积累,从而造成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的矛盾在当代不断地深化.  相似文献   

14.
2022年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在价值理论与阶级理论研究方面,对价值与价格关系的经验验证、价值规律的阐释、阶级关系变化和阶级斗争新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在资本积累与社会再生产理论研究方面,对原始积累的持续性、过度积累危机、工人阶级的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马克思主义货币金融理论研究方面,围绕货币的性质、现代货币理论、虚拟资本的特性与运动规律、金融资本和金融化问题等方面展开了分析;在数字资本主义研究方面,对平台经济的垄断和金融化、平台商业模式及其影响、算法资本主义的特征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在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的衰落和危机趋势方面,着重聚焦当代资本主义增长动力减弱、陷入长期停滞和生态危机加剧等问题。2022年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延续了2020年以来的研究倾向,更加聚焦现实问题,重视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相结合,密切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对现实问题展开了长期、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上揭示当代资本主义各种矛盾与危机的根源,为开展反资本主义斗争、寻找替代性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关注制造业企业如何保持较好的生产性投资动能,突出立足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总结构化解企业金融化风险。研究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积累矛盾的分析,梳理了经济循环、技术创新与制度体系间的互动机理。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分析显示:经营利润率提升、研发强度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分别从经济、技术和制度层面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实际资本积累;与此同时,企业积累特征存在部门、所有制和区域间的差异,例如,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金融化动机相对低,中、西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较易受金融投资挤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对民营企业、西部企业实际资本投资的激励更明显等。经验分析结果有力地支持了近年来代表性经济政策对稳增长与金融化治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融业产生于社会分工需要的职能资本裂变过程。由于金融业的运作方式迎合了资本主义价值增殖的动机,金融业资本的发展未能沿着从属于产业资本的逻辑进行扩张,从而资本主义的经济积累越来越趋于金融化。从根本上讲,驱动经济金融化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价值增殖的悖论致使经济积累越来越依赖于金融渠道;另一方面,金融化是解决资本主义分配关系下需求不足的必然选择。然而,金融化这种让消费者进行透支消费的经济模式,不仅没能解决资本主义的过剩问题,而且潜伏着更大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金融化模式阶段。金融化模式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仅没有缓和,反而进一步加深并有了新的发展。经济危机越来越频繁地以金融危机形式爆发,充分暴露了金融化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危机后,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调整,金融化模式下经济金融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已近终结,从而宣告资本主义金融化模式趋向结束。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引发西方国家失业问题严重化,从根本讲这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发展变化的反映。借助经济理论来解读此次危机及其失业问题,可以发现西方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既定前提下,在经济运行层面对失业问题进行解读;马克思经济学则是从制度层面对资本积累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资本对劳动控制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这三个方面,考察资本主义的失业发生机制,因而更能揭示失业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尝试在发展模式与外部经济依赖性相互作用的分析框架内来分析中国经济从抵御金融化到出现金融化趋势的过程。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化和频繁的债务金融危机源自本国发展模式与外部经济依赖性相互作用下金融扩张与生产性积累的背离。对于中国而言,在政府有效的产业政策和渐进的金融政策引导下形成的工业化主导的发展模式,能够不断解决经济发展矛盾,同时完备的工业体系和谨慎的金融开放政策减轻了中国对世界经济体系的依赖,使其得以抵御金融化和危机。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发展模式面临新的矛盾并且对外部经济依赖性逐渐增强,出现了经济金融化的趋势,将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巨大的挑战。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金融化风险,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期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金融化风险尚未根除,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仍需要政府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积极引导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住宅问题》是专门研究住房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版一百四十多年来显示出持久的生命力.在《论住宅问题》中,恩格斯阐明了住房问题的资本主义根源,并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20世纪资本主义住房政策的演变证明了恩格斯的观点.通过住房所有权意识形态、公共住房私有化、基于资产的福利政策和管制放松等措施,住房金融化模式为资本过度积累提供了暂时性的解决方案,其实质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金融化,属于更广义的日常生活金融化的一部分.住房金融化模式具有恩格斯所说的一切弊病,在一些方面更甚以往,因此注定会以失败结束.《论住宅问题》对我国当前的启示意义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防止资本在住房领域无序扩张;贯彻“房住不炒”的原则,警惕住房和租房的金融化;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