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陈迁  王磊 《经济研究导刊》2016,(4):153-156,176
通过收集全国28个省市1997—2011年的人均FDI和人均进出口贸易等指标的面板数据,构造基于对外开放经济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进而对碳排放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研究表明,对外开放程度接近的区域存在碳排放的集聚效应。另外,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对对外开放和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检验表明,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处在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右端;FDI对碳排放的影响不存在"污染天堂";FDI和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辐射效应,而碳排放自身存在空间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2.
不同区域类型低碳经济行为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各区域密切合作,不同区域类型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异质性。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基础,以区域内人均CDP和人均碳排放两变量的关系为依据,将经济区域划分关注区域、困难区域、挑战区域、理想区域4种类型。研究了4种经济区域类型的特征,指出了不同经济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及行为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国30个省(市、区)2000~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面板协整检验表明:区域碳排放量与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数量、能源价格、能源效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内生经济关系。运用面板模型估计各因素的影响系数分析,认为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碳排放量影响最大的三大因素为人均GDP、人口数量和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4.
论文深入对比分析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交通碳排放驱动因素,提出相应的交通发展策略,以期为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制定针对性的交通碳减排政策提供理论指导。选取我国不同经济水平的代表性区域,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对不同地区的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因素在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交通碳排放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比可知,人口与人均生产总值的变化对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交通碳排放的影响更为显著,而交通碳排放强度与城市化率对经济水平较低地区的交通碳排放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FDI对我国各区域碳排放的影响,文章依据2001—2016年的数据,采用系统GMM的方法验证了FDI对我国东、中、西部各区域碳排放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规模效应在东部可以降低碳排放水平,对中西部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技术效应在东、中部对碳排放产生了负效应,对西部的影响与东、中部刚好相反;结构效应对东部碳排放的影响,弹性系数也为负,有利于碳排放,对中、西部呈现正向效应;环境规制效应对三个区域的碳排放均呈现负效应,但是环境规制对东部的作用要好于中、西部。通过实证分析结果为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区域差异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揭示中国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区域差异及变化趋势,选取中国内地30个省(直辖市)1997-2011年的碳排放相关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结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都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不同省级区域碳排放强度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结构层次越合理、技术先进且创新能力越强的地区,碳排放强度越低,反之碳排放强度越高;预计中国碳排放强度将保持不断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对于科学制定中国碳减排政策、发展低碳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LMDI模型,对我国1990—2010年不同尺度区域的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表明,我国碳排放总量及人均碳排放持续增长,且空间差异明显,碳排放强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影响我国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各因素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不尽相同。降低碳排放强度对抑制我国碳排放增长效果显著,经济发展是造成我国碳排放量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增长的影响较小,人口增长对碳排放增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尺度区域的分解结果表明,不同研究时段、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各不相同,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及贡献率也有较大差异。国家应该从宏观政策及发展战略角度,针对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的不同区域,通过产业结构、技术、碳税及碳交易政策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各级政府及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集中供暖线和Moran I指数图将我国省域划分成南、北两个区域,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生活消费的人均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及影响大小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根据Kaya恒等式及现有文献将驱动因素分解成能源结构、能源利用率、居民生活水平三个因素,外加可能对碳排放有影响区域人口密度。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和居民生活水平分别是影响南北方地区生活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南方地区的空间效应显著而北方不显著,所以优化居民能源消费结构,采取地区空间联动性的合作治理对减少南方地区生活消费人均碳排放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北方地区则应把政策重心放在协调居民生活水平和人均碳排放量上,优化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集中供暖线和Moran I指数图将我国省域划分成南、北两个区域,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生活消费的人均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及影响大小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根据Kaya恒等式及现有文献将驱动因素分解成能源结构、能源利用率、居民生活水平三个因素,外加可能对碳排放有影响区域人口密度。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和居民生活水平分别是影响南北方地区生活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南方地区的空间效应显著而北方不显著,所以优化居民能源消费结构,采取地区空间联动性的合作治理对减少南方地区生活消费人均碳排放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北方地区则应把政策重心放在协调居民生活水平和人均碳排放量上,优化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相似文献   

10.
我国碳排放量情景预测研究——基于环境规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怡 《经济与管理》2012,26(4):27-30,41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碳排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估算1994-2009年中国碳排放量和环境规制强度数据,将环境规制因素纳入到Kaya公式中,构建改进的人均碳排放量分解计算公式,情景预测2010-2020年中国人均碳排放量.结果表明,不同情境下我国人均碳排放量增幅有较大差异,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线性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采用2008—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发展对碳排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采用线性面板模型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互联网发展提高了地区人均碳排放量,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存在倒"U"型关系,对外开放和城镇化程度提高减少了人均碳排放量,第二产业增加提升了人均碳排放量。考虑门槛效应时,互联网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单门槛,即互联网发展与碳排放是倒"U"型的关系,当地区互联网水平处于中低水平时,互联网发展显著增加了地区的人均碳排放,当互联网发展水平越过门槛时,互联网发展又表现为抑制碳排放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方法研究中国人均产值和人均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运用1978—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人均碳排放和人均产值之间并不存在倒U关系。此外,模型中还添加了人均碳排放的一阶滞后项和反应结构效应的第二产业比重,结果表明历史碳排放对下一期的碳排放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产业和人口的空间集聚对中国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估算了1997-2012年中国各区域的碳排放强度,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人口空间集聚对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碳排放强度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往往可以更好地解释中国区域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变化;中国区域碳排放强度受经济密度、大城市比重以及建成区比重的影响显著;在三区域划分标准下,除人口密度以外,经济密度、就业密度、城市化率、大城市比重和建成区比重,对东、中和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影响;在八区域划分标准下,经济密度的提升有利于优化区域碳排放强度,而就业密度、人口密度、城市化率和大城市比重在不同区域的影响效应具有明显差异,甚至相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1995~2011年的天津市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碳排放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天津市对外贸易依存度每增加1%,碳排放要增加0.25%。从而验证了"污染天堂假说",天津市也是属于"转移碳排放"的城市之一。天津市不存在对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也就是说碳排放和人均GDP之间不存在倒U型曲线,而是U型曲线。人均GDP的拐点是在1997年,1997年之后随着天津市人均GDP的增加,人均碳排放一直在增加。  相似文献   

15.
利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6)的方法估算了中国29个省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了中国省际间碳排放的区域差异与时空演变特征,并分析比较了区域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相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全国及东部、中部地区存在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西部地区不存在该曲线。  相似文献   

16.
以STIRPAT模型为理论基础,从区域层面构建了碳排放影响因素的扩展的STIRPAT模型。并运用变系数空间计量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实证考察了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规模和碳排放强度影响的时空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大部分解释变量的系数估计值显著,且系数的符号与预期一致,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要想实现区域差异化碳减排,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影响因素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本文选用1996—2008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研究了东、中、西部地区人均碳排放EKC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东、中部地区存在人均碳排放EKC,而西部地区入均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呈线性关系。第二,东、中部地区人均碳排放EKC拐点到达的时间不同,东部地区较晚而中部地区较早,并且碳排放强度下降会促使拐点提前到达。第三,东、中、西部地区人均碳排放均存在较强的排放惯性,当期经济增长会对未来几年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温室效应是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了解区域碳排放强度及其压力对于区域碳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分析,分别构建了区域人类活动碳排放估算模型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碳循环压力的概念,建立了碳循环压力指数模型,并对碳循环压力指数及其与碳循环有关的人类活动的调控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林僖  林祺 《经济管理》2023,(2):5-22
缔结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来逐步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是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和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1995—2009年40个经济体的投入产出数据、环境账户数据和区域服务贸易协定通报数据,系统考察了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对缔约方制造业隐含碳排放的影响方式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显著降低了缔约方制造业的隐含碳排放水平。机制分析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通过碳排放跨境转移的直接渠道,以及能耗效应、技术效应和替代效应三条间接渠道共同影响缔约方制造业的隐含碳排放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缩小了缔约方不同制造业部门间的隐含碳排放差距,但是这种碳排放削减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此外,缔约方制度环境异质性对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制造业隐含碳排放削减效应的发挥也具有差异化影响。最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不仅在缔约方不同制造业之间形成碳减排的循环“正反馈效应”,还有效降低了邻近经济体和高价值链关联度经济体的制造业隐含碳排放水平。本文的研究为中国进一步通过推进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来降低制造业的隐含碳排放水平,进而实现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基础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97~2011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按照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划分为三个组别,采用STIRPAT模型实证研究了不同城市化阶段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差异,并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阶段的演进,城市化对碳排放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小,家庭小型化日趋成为引起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在城市化不同阶段,人均财富对碳排放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尤其是在城市化中期阶段;在城市化不同阶段,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都是存在的,但距到达碳排放拐点分别需要12年、31年和23年。最后,根据不同城市化阶段碳排放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碳减排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