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艳 《现代经济信息》2014,(19):179-180
本文通过以巴西咖啡为例阐述“贫困化增长”理论,从“贫困化增长”的四大前提条件、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要素贸易条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纺织品出口潜存着“贫困化增长”的趋势,由此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增长问题,尤其是贸易条件恶化问题倍受关注.正确认识我国的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和原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2000-2010年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的原始数据为依据,计算出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相关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DI作为当今最重要的国际要素流动形式,会通过一系列效应影响东道国的贸易条件变动.本文在一个一般性框架中分析了FDI对东道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的影响机理,认为FDI主要通过国际收支效应、工资外溢、产业结构变动效应等影响东道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贸易数量效应和技术外溢进一步影响收入贸易条件和价格贸易条件.  相似文献   

4.
从总体上看,1998年~2009年间中国制造业贸易条件没有出现恶化趋势;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是增长的,但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提高则相对缓慢。实证研究显示:贸易条件与TFP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贸易条件变动是TFP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贸易条件的改善能够提升TFP,但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指数核算方法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增长的源泉,并对金砖国家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新世纪以来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导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速降低约1个百分点,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中国国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动力。而从金砖国家整体来看,多数国家国民收入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持续增长潜力不足。  相似文献   

6.
培育我国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恪守静态比较优势之下的分工锁定机制和培育动态比较优势的内在机理,揭示了我国在分享全球化利益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固化分工的特征,得出了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恶化、收入贸易条件被严重高估,导致企业效益差、收入增长缓慢、贸易摩擦增加、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一系列矛盾的结论。同时也分析了我国在正由中低收入国家向中上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快速变化的比较优势因素和比较优势行业的变化特征,结合不同类型行业比较优势的阶段性变化,提出了培育我国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收入贸易条件变动分析:1995~2004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陈飞翔  郑静  聂钊 《经济经纬》2005,25(5):30-33
收入贸易条件衡量的是一国在国际分工中获得的总体贸易利益的多少,在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时应当合理考虑收入贸易条件指数的变动。近年来我国的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趋势,这表明外贸规模的扩大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仅仅根据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而得出我国贸易条件出现严重恶化的结论缺乏充分的根据。从国际经济竞争的现实背景来考虑,我国应当在保持收入贸易条件指数不恶化的情况下,继续大力推动出口贸易量较快地增长。  相似文献   

8.
RTAs下中韩农产品贸易条件及变动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贸易历来是区域贸易协定谈判中的敏感话题之一。随着中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产品领域中存在的障碍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引用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两大指标对中韩农产品贸易条件进行了测算并得出结论:中韩农产品贸易中中国的贸易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在对分类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分析中发现,除第三大类及第四大类农产品贸易条件在部分年份出现恶化外,其余大部分年份均得到了改善。两国农产品贸易条件的持续改善奠定了两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制成品贸易条件的技术结构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如庆 《财经科学》2010,(11):93-100
本文首先利用璐四位数编码的制成品双边贸易数据,分别计算了中国对19个主要贸易伙伴的价格贸易条件与收入贸易条件,然后采用一种新的贸易品技术分类方法,对价格贸易条件进行了结构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与其出口结构的关系与传统理论大致相符,即增加高技术制成品在全部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有助于改善制成品的整体价格贸易条件或降低其整体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程度,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的升级能够带来其贸易条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同时讨论了贸易条件与资本积累的相关问题及相互关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运用我国1980-2005年的价格贸易条件、实际资本存量、人民币汇率、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对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贸易条件恶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价格贸易条件和资本积累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晓婷 《经济论坛》2009,(19):60-62
要素贸易条件用以衡量两国相互贸易品的相对要素生产率的情况,其变动状况可以表明一国贸易发展质的变化。文章以中美工业行业为例,对我国要素贸易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贸易是健康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1980-2002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1980-2002年的数据分别对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外资企业出口是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最重要原因,而出口量和顺差是促使收入贸易条件提高的最重要因素。另外,初级产品进口是随工业制品的出口而影响贸易条件的,而外资企业出口对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效应大于其对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效应。  相似文献   

13.
刘喜和 《财经科学》2012,(6):105-111
针对2007年第二季度至2012年期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异常波动的现象,文章利用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比较分析了相关要素的影响方向和力度。结果表明:(1)国外产出缺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人民币升值是影响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异常波动的主要原因;(2)比较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国外产出缺口始终处于正向影响,人民币升值具有较强的负向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较中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外贸易在规模总量迅速发展的背后,潜藏着众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诸如贸易结构不合理、贸易条件恶化以及环境污染破坏严重等,依靠要素投入的传统贸易增长方式正是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因此,动态地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实现比较优势的高级化和提高竞争优势,使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是解决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潜在问题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李嘉图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建立了一个分析贸易条件改变与世界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比较在环保合作与非合作情况下,贸易条件的改变对世界环境保护的影响,提出了有关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的三点看法:第一,环保投入的增加有助于贸易条件的改进,贸易条件的改进则进一步促进了世界环保质量的提高;第二,环保双方按自身利益最大化制定环保政策,比双方进行合作共同制定环保政策更有利于世界环境质量的改善;第三,在参与国际环保合作中,一国应谨慎选择“搭便车”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贫困化增长”是由印度经济学家巴格瓦蒂(Bhagwati,1958)在“普雷维什—辛格命题”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所描述的是:在某些情况下,经济增长虽然会由于产出的增加而导致出口量的增加,但与此同时,本国贸易条件却可能出现更大幅度的下降,从而使经济增长带来的产量提高收益被贸易条件的恶化所抵消,导致本国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绝对下降,这种增长被巴格瓦蒂称为“贫困化增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中美两国居民消费和贸易条件数据,运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从生产率冲击效应模型和本地市场效应模型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变化的内在决定机制,对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机理与影响程度做了阐释.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至30年代的中德贸易条件及价格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德贸易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民国中期中德贸易中主要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及其变动的系统量化分析,对中德贸易的综合贸易条件,出口个别贸易条件和进口个别贸易条件分别进行细致的统计和计算。大量的统计数据证明,中德贸易个别贸易条件中出口贸易条件有利于中国的成份居多,而进口贸易条件却在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面发展。两相比较,出口贸易条件指数上升的速度要快于进口贸易条件指数下降的速度,就综合贸易条件而言,还是对中国有利的因素要多一些。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Eviews软件,对1994年~2004年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数据、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数据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增长率、竞争力指数、增值系数的变动均会引起价格贸易条件的下降,而进出口额增长率则对收入贸易条件都有促进上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同欧盟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和波动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1)从1987-2006年,中国同欧盟的整体贸易条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和制成品贸易条件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2)在中国加入WTO前后,除了高技术产品,中国同欧盟不管是整体贸易条件还是分类商品贸易条件,其波动性都是显著下降的;(3)减小中国同欧盟贸易条件波动的关键,一方面在于降低我国中技术产品进口对欧盟的过分依赖;另一方面在于改善中欧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进口大于出口)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