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虽然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但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依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权是一项集体人权,可以称之为国家环境权或者人类环境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此外我国公民还拥有环境保护的义务。基于此,本文详细论述公民环境权利享有的必要性,再来阐明我国公民环境权利的确认历程。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制约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法律构建环境法制,以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权作为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在保障公民环境权益、控制环境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环境权的法律保护机制上,行政法保护与传统的民、刑法保护相比,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且根据我国既有的环境法制建设,结合我国行政法制的发展前景,可以看出行政法对于环境权的保护具有现实上的可行性.但我国对于环境权研究时间较短,因此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对公民环境权进行行政法保护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作为环境权子权利的养护权是公民参与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制度.环境养护权具有促进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经济效益和法制健全的作用.作为"养护者受益"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设立的前提,养护权应该为我国的法律所确立.  相似文献   

4.
董琴 《经济研究导刊》2009,(29):106-107
环境权是环境法的核心问题。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环境权作为与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作斗争的重要法律武器,其地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应从公民环境权的实现所面临的问题出发,针对我国现有环境权实现模式理论的不足,国家或政府环境管理职责的加强、环境诉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我国立法和司法中缺失环境权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5.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存的迫切需要,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障碍主要是农民环境权的缺失,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意识欠缺,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农村专门领域立法缺失,农村环境执法管理体制缺陷。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对策包括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宣传,强化农民的意识,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房地产过度开发对环境破坏的例子屡屡可见。公民环境权是公民固有的基本权利,为了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需在法律上建立和健全公民环境权保护体系。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应从宪法、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具体法律角度出发,切实保护公民的环境权。  相似文献   

7.
正每位公民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在行使环境权利的同时,还应自觉履行各项环境保护义务。守法的义务。公众应当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环境法治意识。对涉及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应按照国家环境、信访等法律法规规定与要求,采取投诉、诉讼等合法程序维护自身环境权益,而不应采取封堵道路、围堵大门等极端方式。对环境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行为,如《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垂钓,又如《大  相似文献   

8.
公民诉讼制度是美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特色之一,探讨了美国公民诉讼制度的形成、内容及其性质,并指出了我国现行环境诉讼制度的一些不足.通过对比,以期对我国环境法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消费外部性现象比较普遍。从法学视角看,消费外部性体现为消费者基于消费而给消费者本人以外的对象造成的权利的侵害、利益的减损现象,主要表现为消费的环境外部性。从国外来看,环境权立法与司法的实践可以解决消费的部分外部性。我国消费外部性经济法解决具有其理论基础,具体可以通过法律赋予公民环境权利以及施加公民环境义务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开展水环境审计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是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的水资源严重短缺,浪费和污染现象极为严重,且经常遭受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水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公民环境权利的保护。随着水环境保护方面财政投入的巨额递增以及社会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水环境审计必将成为未来审计工作的重点。本文拟探讨水环境审计的关键理论问题,结合我国开展水环境审计的实践现状,提出加快推进水环境审计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广州生态文明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存在刚性治理较突出等急需改进的问题。作为环境治理的新模式,环境保护行政合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应加强环境保护行政合同的理论研究与制度建设,通过完善第三人监督、明确环境治理机关的行政优益权、限制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的单方变更与解除权、完善环境保护行政合同司法审查等具体制度安排推进环境保护行政合同在广州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12.
保护环境公益是环境保护最重要的方面。在目前的中国,环境公益受到损害主要依赖于行政机关的救济。然而,仅仅依赖行政救济不足以保护环境公益,我们还需要司法救济。环境公益的司法救济途径有二种,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二者在诉讼目的、诉讼主体、举证责任、诉讼效果等方面具有诸多的相同点和差异,比较它们的异同对于我国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揭示环境资源的经济属性,指出其模糊的产权设置是造成"租值耗散"的根本原因,从而提出明晰环境资源的产权归属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认为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与环境有关的经济事项,这一点能够为环境资源产权明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有效治理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与科层治理模式和市场治理模式比较,网络治理具有的多元主体平等、协同治理的独特自在性更契合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内在要求。论文首先阐释了农村环境污染网络治理的内涵及框架设计,进而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网络治理面临的价值目标异化、治理主体权力结构失衡、治理层级结构单一和运行机制形式化的困境进行解构。最后从培育合作治理理念、明确治理权责、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治理网络结构和建设网络化治理机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法律规范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是我国环境法领域和行政法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已对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进行了许多立法创新,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如公开的主体范围拓展不够、公开的内容微观不足、救济制度有待完善、问责制度应当健全。  相似文献   

16.
程华  廖中举 《技术经济》2010,29(11):8-13
本文收集了1978—2007年国家及各部委颁布的2682项环境政策(不包括各省市颁布的地方法规),从中选出与企业环境创新相关性较强的428项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定量描述了中国环境政策的演变轨迹。同时,本文将量化的环境政策变量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探讨了其对企业环境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强度对经济产出绩效和知识产出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环境绩效中的能源消耗率与工业废水排放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的行政措施和政策导向度对企业的经济产出绩效和环境产出绩效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功能是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对整个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的作用,是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内在的并与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内在属性相联系,适当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可以更为充分地发挥其内在功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功能主要包括:有效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可以促进环境资源合理定价和有效配置、激励环境治理技术创新、促进经济持续有效增长和收入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8.
环境犯罪虽属行政犯范畴,却具有反伦理道德性。与其他普通犯罪不同的是,环境犯罪不仅违反了社会伦理道德而且还违背了生态伦理道德,同时环境犯罪的伦理品性正在发生着由反社会伦理性向反生态伦理性的嬗变。在此嬗变中,环境犯罪伦理品性的内部非均衡性、环境犯罪客体要件的扩张和环境刑法的本质和目的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阶段环境权没有入宪,使得环境保护面临缺乏宪法保障,部门法不能很好地解决环境危机的问题,理想的途径就是推动环境权入宪。环境权入宪的法理基础决定着环境权是否能够进入宪法规范,而环境权入宪的规范路径分析则解决其条文设计的问题。文章将从环境权宪法规范不足的原因,环境权入宪的法理基础和环境权入宪的路径进行论证,达到推动环境权入宪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伦理型文化精神的影响下,美学与伦理学关系密切。但是时下的部分学者无形中却在环境问题上将美学与伦理学相割裂。在他们看来,环境美学关注的是美化问题,而环境伦理学关乎的是功用。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相关吗?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关系密切,不仅环境美的存在离不开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支持,而且环境伦理学的拓展也离不开环境审美而来的感性冲动。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中,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必须联手。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建立联系意义重大:有助于克服传统美学中美善相分的形式主义倾向;通过环境审美伦理学的建立,实现环境伦理学与环境美学的双向拓展。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的汇通之处在于敬畏、同情与体验性参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