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些新方法新理论被不断发掘,如收入差距与经济危机、收入差距和财政波动、收入差距与产出波动等。本文对该领域影响力较大的新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为研究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问题提供参照平台,同时也为研究和解决我国收入差距问题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面板协整与因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运用最近发展起来的面板协整技术,分析了我国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全国以及东中西部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尽管对于全国和东部地区,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但对于中部和西部,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和短期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是我国二元经济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经济的发展与收入差距的扩大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以武汉市经济增长(人均GDP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数据,通过设定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序列相关性的修正,模拟估计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扩大的线性关系,发现经济增长速度每增加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速度增长0.935%,存在正向稳定的关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调整以及对于“刘易斯拐点”的应对,需要政府作出努力以及加强新农村劳动力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与农村贫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同时发生的居民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扩大对农村贫困减缓具有不同的影响。本文在住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讨论了不同时期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对于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大小,估算了不同年份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贫困减缓弹性,并根据Shapley分解讨论了分项收入对贫困程度的影响以及分项收入不均等性的贫困减缓弹性。 相似文献
5.
收入差距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影响,值得深入研究。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如果说改革开放的早期,“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推动了经济增长的话,那么,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对后来的经济增长却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图之内应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卢卡斯(Lucas,2004)声称,对收入分配的关注是经济学中最具诱导性和危害性的倾向之一,因为与改进生产的无限潜力相比,通过分配当前的产出来改进穷人生活水平的潜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持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不必关心收入差距问题。文章认为,卢卡斯的论断无法适用于中国的国情,一方面,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并不意味着社会福利水平的最优,较大的收入差距对于社会福利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只关注经济增长而不顾收入差距的拉大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通过修正的模型和数值模拟发现,对于合理的偏好参数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收入差距拉大的福利成本并非微不足道。因此,如果政府关心中国经济的增长,那么也应该关心收入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7.
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研究》2014,(6)
本文从劳动力供给视角出发,将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引入跨期模型来揭示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劳动力质量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运用中国1995—2012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初始财富水平较低的农村居民无法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制约劳动力质量的提高。由于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具有不同的生产效率,较低质量的劳动力只能在传统部门从事生产,这不仅不利于传统部门自身生产效率的提升,而且也减少了进入现代部门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劳动力质量影响了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9.
收入差距、职业选择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寻租理论的基本模型中,假定经济个体具有相同的生产能力,结果发现富有个体选择寻租活动将比选择生产活动带来更多的长期效用,由此导致资本积累率降低和产出减少.扩展模型假定经济个体具有异质生产能力,结果发现富有个体如果在生产活动中具有比较优势,就会增加生产性投资,扩大社会产出.因此,提供高质量的、公平的教育或许是减少寻租活动,促进经济增长的长远措施,从中国的实际来看,当务之急就是要扩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改善农民的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差距与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学家库兹涅茨(Kunznets)在1995年对美国经济协会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收入分配差别倒U理论,即“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为:在前期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的稳定,然后在经济增长的后期阶段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1.
12.
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倒U型影响:理论和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探讨收入不平等对长期经济增长"先促进后阻碍"的"倒U型"影响.文章首先基于一个拉姆齐模型,从理论上证明这一"倒U型"关系的存在;其次是构建实证模型,根据跨国横截面数据,分别运用OLS和GMM估计方法从实证的角度检验这一"倒U型"关系的存在.实证结果显示:GMM估计方法要优于OLS估计方法,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收入不平等有一个合理区间,如果以基尼系数衡量不平等程度,这一数值处于0.37-0.40之间.当一国初始收入不平等程度低于最优值时,可以通过提高收入不平等程度来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反之,则应通过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关性研究重点转移带来的政策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有关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关性的研究内容入手,分析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研究从功能性分配向规模化分配的理论转变过程,提出了针对此种演变带给我们的政策启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应同时关注收入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收入分配视角下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3—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将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并将该指标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引入线性计量模型,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设计反映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标,探讨了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不公并不必然带来环境质量恶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随着人均产出的上升,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存在;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会显著影响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5.
Ugo Panizza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2,7(1):25-41
While most cross-country studies find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studies that use panel data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equality and growth. This paper uses a cross-state panel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ass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equality and growth. Using both standard fixed effects and GMM estimations, this paper does not find evidence of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equality and growth but finds some evidence in support of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equality and growth. The paper, however, show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equality and growth is not robust and that small differences in the method used to measure inequality can result in large differences in the estim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inequality and growth. 相似文献
16.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是提高经济落后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同发达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一项长期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从整体上说,我国各省区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不仅存在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了三个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变动趋势,分析了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了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来自中国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时间序列框架内的格兰杰因果分析、协整技术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本文评价1978-2005年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数量联系.实证分析发现,控制政府支出和贸易开放度后,金融体系资金运用和金融深度都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且都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而且,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边界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本文也实证检验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分别控制政府支出和贸易开放度后,金融市场总融资额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是股票市场周转率的格兰杰原因.文章最后给出实证结论和简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与中国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学者对经济增长和金融深化的研究多数支持"供给主导"假说,即金融深化过程会通过提高外部融资可得性、降低外部融资成本来促进经济增长。对我国1978年~2007年间宏观层面的经济增长和金融深化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显示,长期内多数结果支持金融深化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的假说,而短期内两者是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来自山东省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技术.探讨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而不能从能源消费的线性变化推测出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山东省经济受电力消费的影响较大,为了在201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政策目标.山东电力消耗较高的产业必须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20.
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利用1989—2009年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数据,对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某种均衡关系,且R&D投入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R&D投入的拉动作用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