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我国国情看,农业和粮食贸易生产对世界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粮食产品较低的可贸易度制约了比较优势作用的发挥,在粮食供给具有的波动性的条件下,政府干预应该以粮食安全为导向,在增加国内生产以满足需求的同时,通过进口以弥补国内生产的不足,利用好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提供更高的粮食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
理性认识粮食进口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食进口对一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体现在"总量安全"和"结构安全"两方面。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增长迅猛,但其对总量安全的作用非常有限。有鉴于结构性失调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当前粮食进口的主要作用应定位在促进国内粮食生产与供应的"结构安全"上。合理安排进口品种、以优质粮进口为契机理顺粮价关系并引导生产与供应结构调整、加大农业支持力度等措施,有助于逐步降低短缺粮食品种的进口依赖度,控制输入性通货膨胀,提升居民粮食消费福利水平,有效发挥粮食进口在我国粮食"结构安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美粮食生产成本和价格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中国粮食生产成本并不高于美国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重点。由于粮食、油料等土地密集型产品目前国内市场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许多人认为,我国粮食价格之所以高于国际市场,是因为粮食生产成本高于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主张通过宏观政策措施和微观技术手段,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应当说,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技水平落后,生产投入数量和结构不尽合理,农民负担较重,我国目前粮食生产成本水平确实偏高,有必要也有可能适当降低。但是与一般人想…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处于紧平衡状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适度进口"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就决定了当前要更好地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紧迫性和政策创新的必要性。该文通过数量分析方法,将价格、进口量等时间序列数据,根据相关关联程度做基于不同滞后期的差分处理。在比较我国和其他主要国家的进口效率时,散点图显示我国进口粮食价格变化与国际价格波动并没有达到一个很好的互补关系,从而导致粮食进口效率偏低,而且没有改善的趋势。而日本、巴西因对世界粮食价格未来走势的预判则有效提高了进口效率。因此,我国要进一步增强对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预警功能、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进口渠道,逐步赋予一些重点企业粮食贸易经营权。  相似文献   

5.
我国进口粮食的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工业过程的一般规律,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当前阶段扩在粮食进口是提高我国经济福利水平的内在需求,而加篱世贸组织是扩大粮食进口的外部推动力量,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粮食进口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并给出了风险评价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入世后我国与世界粮食生产的波动比较与市场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将更多地与世界市场融合。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我国应更多地生产畜牧、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世界市场,同时从世界市场进口我国比较优势较低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如粮食。但从世界市场进口粮食是否会影响我国国内粮食的稳定供应是关心粮食安全的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利用过去20多年的数据对我国与世界粮食生产的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认为二者的波动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世界市场在粮源的总量供应和时点供应上都有较好的保证。我国粮食生产与世界市场的进一步融合既是符合比较利益也是符合粮食安全目标的。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立国之本,被称为“战略产品”的粮食则为我国经济中的重中之重。“无粮则乱”,粮食问题始终是社会稳定与国家发展的基础。然而,在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两个年头之后,在工业化道路上挺进的中国,其粮食问题却再一次引起了海内外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 布朗预言:下世纪,中国将使世界挨饿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在《世界研究报告》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产后系统中的人为损失与减免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粮食生产自1984登上新台阶后,已经五年徘徊不前,1991年粮食虽然丰收,但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均占有量未达到1984年人均388kg的水平。1992年部分地方洪涝、风雹、干旱等自然灾害,给灾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困难。粮食消费每年增加16.5亿kg,局部地区库存紧张。从1987年开始大量进口粮食,1990年进口粮食达137.2亿kg,而且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的尖锐矛盾无明显缓和。据预测,我国到1995年、2000年和2020年的总人口  相似文献   

9.
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与粮食进口规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粮食供给来源只有两个,一是本国生产,二是从国外进口。从一定意义上看,国家粮食安全,说到底就是一个国家的粮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自给,粮食供应的对外依赖程度有多大的问题,即一国粮食自给与进口的适度区间的确定和把握。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我国粮食的状况粮食在国计民生中占重要地位,我国食物消费中粮食热量占摄取总热量的85%以上。198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500亿斤,比上年增产89亿斤,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粮食总量的17.7%。但由于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3%,因此,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只有652斤,比世界平均水平(841斤)少五分之一。建国以来,我国曾经是粮食出口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年平均出口粮食38亿斤。1961年开始净进口,1961—1976年平均每年进口粮食50多亿斤,近几年平均每年进口170多亿斤。我国是大豆之乡,产量和出口量历史上都居世界首位。1954年起美国大豆产量超过我国,1974年起巴西又超过我国。我国大豆产量降为世界第三位,并且由大豆出口国变为进口国,每年花费1.2亿美元进口8亿多斤大豆。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多地少,仅用占世界1/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多的人口。党和政府一直重视粮食安全和粮食流通问题。尤其我国1998年以来,从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到推进“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改革措施,放开销区粮食收购市场,及开展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试点,我们一直在探索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路子,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都提出,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2月中央发布了“一号文件”强调,决定从2004年开始,国家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并且提出了对粮食主产区实行直接补贴和实行减免农业税及农业特产税的政策。2004年5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并且通过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草案)》,宣布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会议指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活粮食流通,促进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放开收购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2.
2012年8月1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8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大宗商品价格形势与影响"。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原局长聂振邦分析了近期持续高温和干燥天气给美国和我国玉米、大豆和小麦市场带来的影响。他建议,我国应继续坚持主要粮食品种基本自给的方针;科学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进口食用植物油和大豆等油料作物,力争提高国内的自给水平;对食用植物油、油料和粮食品种进口调剂实行"多边战略",采取进口多元化策略,以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13.
刘绍均  李小春 《经济师》2000,(10):163-163
随着改革与发展步伐的加快 ,我国粮食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 ,丰年有余 ,人们对粮食的品种和质量有了新的要求 ,可是优质产品却相对不足 ,而低质产品大量积压 ,给国家财政和农民增收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有利于调整粮食生产结构 ,引导农民种植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质粮食品种 ,压缩劣质品种生产 ,国务院决定 ,对一些品质差、不适应市场需要的粮食品种 (如南方的早籼稻 ) ,从 2 0 0 0年新粮食上市起退出保护价格收购范围 ,这标志着我国粮食改革进入一个由“保护价”到“保优限劣”的新阶段。长期以来 ,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 ,对粮食生产和…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王伟,邓蓉农业生产最大的产品是粮食,粮食生产又是衡量农业生产状况的重要指标。粮食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几乎是没有弹性的。当一个国家粮食欠收时,无论其经济状况如何,政府都必须设法进口粮食,以解决人们对食物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改革十多年以来,粮食生产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984年粮食大丰收后,1985年开始了粮食流通体制的调整与改革,目前我国粮食流通采取下面三种方式,即定购统销、议购议销与市场购销。 如何管理好市场购销这部分粮食流通呢?经过几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摸索,除了集市贸易外,我国主要采取了粮食批发市场这种管理形式。粮食批发市场就是粮食批发商之间及粮食批  相似文献   

16.
报刊文摘     
《经济研究》1982年第11期发表了张桐的《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指导思想》一文,就如何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发表了看法。文章指出,198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但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只有652斤,比世界平均水平(841斤)少五分之一。建国以来,我国曾经是粮食出口国,1961年开始净进口,近几年平均每年进口170多亿斤。  相似文献   

17.
以国家干预为特点的粮食保护政策,必然会扭曲市场运行机制,削弱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这就要求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粮食贸易新体制,实现主要由政府调节粮食供求向主要由市场调节粮食供求的转变。最终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新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和商品流通体制正在逐步建立起来。粮食流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任务也面临着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挑战。在新形势下,除了流通组织形式、流通渠道、流通经营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之外,在我国的粮食生产流通体系中还必须建立健全新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认同的储备系统。从粮食商品的生产流通特点看,这是一个关系到粮食商品市场能否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前粮食问题透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陈锡文当前的粮食问题扑朔迷离。自1989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一直保持着较好的收成;1990年以来,农民"卖粮难"的呼声不绝于耳,仓容暴满、库存积压,市场粮价持续下跌,而1993年,根据统计公报,我国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贸易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粮食产量增长缓慢的大背景下,粮食需求却呈刚性增长。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贸易在世界粮食贸易中占据很大的比例。作为关乎民生的战略资源,研究粮食贸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贸易的状况为基础,分析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粮食贸易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十二五时期的贸易战略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