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忠瑞 《经济师》2011,(11):33-33,35
文章认为和谐道德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和谐道德文化的思想来源,分析了和谐道德文化与社会创造活力的激发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关于和谐道德文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为什么要建设、怎样建设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和谐社会要依靠加快发展、深化改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注重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而构建和谐社会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和谐社会形成了良性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形成了社会的整合力与协作力,实现了三大制度文明的有机统一,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实现了人与自然合理的物质变换,从而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也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公平正义对化解矛盾、实现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实现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发展研究》2004,(12):1-1
建设和谐社会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客观要求。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如何进一步繁荣发展群众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正确认识处理好社会经济和群众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论和谐文化视域中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终极目标。和谐文化视域下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不断提高人的内在素质;创造和睦的发展环境,激发社会活力,让人的首创精神得到充分发挥:保障人民各方面的权利,着力养成民主意识与法制意识。  相似文献   

8.
宋宏 《经济师》2005,(2):6-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 :“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 ,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注重激发社会活力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增强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里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新概念 ,而且更重要的是今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前不久 ,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原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陆学艺教授来皖出席一个学术会议 ,笔者有幸籍此机会专访了他 ,就“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与其内涵问题请教了这位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9.
一、提高正确处理各种和谐关系的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当前关键是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杨军 《经济研究导刊》2012,(33):221-222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重要转折时期,转变生产力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个文化重建的过程。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打造和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提是要为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要坚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激发全民族持续的文化创造活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