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透视银行排队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排队现象是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国内银行的排队现象并非偶然,这其中固然有国内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反映出国内银行在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以及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的竞争中所隐含的危机。因此,能否有效解决银行排队问题不仅仅涉及到社会民生问题,还严重影响到我国银行的竞争力和生存与发展。对于这个现象的剖析,将为如何解决银行排队现象,提高银行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我国银行的竞争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银行排队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排队问题不仅给客户造成不便,而且有损银行的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因此,从金融服务的需求、供给等方面对银行排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以有效缓解银行排队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兴起,相对于社会大众对金融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来说,银行在网点建设、产品创新等方面的自我提升略显不足,特别是营业网点排队现象常有发生。采用抽样分析法对银行排队现象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商业银行排队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排队论为理论基础,用蒙特卡洛模拟在Excel上对银行柜台多服务器单队列(M/M/C)的服务状况进行了动态模拟。得到不同顾客到达速率下,银行排队状况和银行为满足一定服务水平应该开设的服务器个数,并对目前日益严重的银行排队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银行排队办理业务时间长的现象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引起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据有关报道,在走访的四家国有银行网点中,客户办理业务的平均等待时间为85分钟。最短56分钟,最长167分钟,在5家股份制银行网点平均为35分钟。由此看来。银行排队问题是一种顽疾,是一道难题。如何化解黑压压的排队长龙呢?  相似文献   

6.
银行排队现象的普遍存在,折射出的是体制问题。严格的准入限制和利率管制,致使银行业市场化程度低,竞争不充分,当需求急剧增加时,总体供给不足。行业的特殊性使银行不能完全依据需求变化调整服务价格,因此会出现在银行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供给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引发排队。放开银行业准入限制,建立多层次的银行体系,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运用竞争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排队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内的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步加深,外资金融机构大量进入。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模式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冲击,整个银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个人银行排队问题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排队论及其三个组成部分以及相对应的性能指标,并利用系统论中的排队模型对个人银行服务系统的等待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本文从运筹学和经济学的角度,以服务时间和服务台数量为主要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提出对应的优化系统、提高效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项目超过3000种,随之而来的是收费项目激增和提高服务收费水平,这一现象在社会中引起广泛争论。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收费项目的合理性,提出商业银行收费存在的问题及优化银行服务收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银行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其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也势必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的爆发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量的银行客户因为金融危机的恐慌或者相关影响同时到银行提取现金,而银行的储备不足以支付,这就产生了银行挤兑。银行的生存基础是社会信用,一旦存款人觉得存款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社会的信用基础发生动摇,那么挤兑现象就不可避免的会发生。2006年11月入世过渡期结束,中国将全方位对外开放。国内外的金融竞争将变得越来越白热化,国内银行就会随时面临挤兑危机。因此了解银行挤兑现象的成因,找出正确的应对措施,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夏 《经济师》2012,(1):200+202
2011年3月14日,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部分服务收费的通知》,要求自今年7月1日起免除人民币个人账户的11类34项服务收费。但《通知》公布后,银行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这引发社会对于如何在银行收费定价体制下保护公民知情权的反思。文章主要从公民知情权解析、国内银行收费机制和存在问题及公民知情权与银行定价机制冲突与协调等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6,(8)
上市银行作为上市公司中的特殊群体,与国家政策、企业贷款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至关重要。文章运用文献分析、定量定性综合分析的方法,从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依据和披露内容两个方面对国内16家A股上市银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上市银行社会责任报告存在披露违背平衡性、信息缺乏可比性、信息实用性不强的问题,并从政府机构、上市银行和利益相关者三个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银行排队的痛苦经历可能会逐渐被人遗忘.易观智库近日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阶段及模式研究》报告显示,国内最大的便民金融服务商拉卡拉在2012年交易额增长约200%.第三方支付机构正在通过线上、线下、移动互联网等多种渠道颠覆人们已有的生活方式. 银行在布设网点时会有严格的评估体系,并且成本很高,不可能要求银行在每个小区布点.同时,居民开户行各异,需求多样.便民支付终端的出现和普及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据易观智库在2010年底发布的数据,拉卡拉以64%以上的市场份额占据了这个行业大半江山,而从公开的最新数据来看,目前其已在300多个城市开通了约7.5万个拉卡拉便民公共终端,每个月服务居民数超过2000万.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银行“惜贷”现象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维进  王璀 《经济师》2005,(9):76-77
银行“惜贷”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只有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逐步营造社会的信用环境,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银行“惜贷”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控制操作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大案要案屡屡发生,操作风险越来越吸引社会关注,虽然国内银行在防范操作风险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受认识上的误区,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银行在操作风险的控制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直接制约着操作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根据WTO协议,2006年国内银行业将全面向外资银行开放,外资银行丰富的经营经验和信息技术都将给国内银行带来巨大的挑战,面对严峻的形势,国内银行必须求新求变. 据赛迪顾问数据统计,2005年中国银行业IT投资总额为3421亿元,比2004年增长147%,可以看到,随着国内银行业全面向外资开放时间的一步步接近,中国银行业在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投入是不断攀升的,但是在努力发展信息化的同时,银行也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软硬件兼容出现问题是常事,银行做何处理?是否移植?移植到什么系统?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困扰着银行界人士.  相似文献   

16.
目前,村镇银行贷款存在难以落实到基层农民身上的现象,即存在村镇银行贷款"脱农化"问题。完善土地及附属权利抵押制度、加强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地方政府合作、引导和规范贷款公司及村镇银行的监管与补贴并重等是解决"脱农化"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银行业迎来了大发展的良好机遇.目前,国内银行业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型银行、中小银行的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发展模式存在同质化的现象,差异性不大. 这样的银行体系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体系缺乏多元化,层次不够丰富,因而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多样化的实际需求.其次,各家银行的趋同性也使我国的金融行业存在系统性风险,造成银行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差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于银行并购中的反垄断问题,学者、政府官员、社会大众往往表现截然不同的观点,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不同认识并没有随着《反垄断法》的出台得到解决。我国银行业并购的特点当前我国国内银行业的并购活动,大多发生在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等中小银行上,期间经历了行政并购到市场导向的过渡。从1995年起,城市信用社纷纷合并组建城市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9.
夏新 《大陆桥视野》2014,(24):10-11
全球发生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竞争也更加充分,银行同质化的发展模式亟待金融创新来改变。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银行管理怎样推动金融创新。本文立足于国内监管变革、市场充分竞争的环境,指出目前国内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的问题,进而阐述了银行管理与金融创新的关系和银行管理的发展方向,最后为银行金融创新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境内高净值人群迅速增加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国内多家商业银行纷纷开立私人银行部门,而非银行机构也参与到对高净值人群的竞争当中,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部门在被各种同业机构包围的竞争态势下,应加快产品创新和内部整合,提高服务人员素质,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才能保持竞争优势,获取客户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