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人格"是具体个人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1]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过程贯通于接受、笃信和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在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过程中,包括端正道德认知;深化道德情感;强化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的全部内涵.端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方可从思想上加深印象,明了是非;深化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方可从情感上引发共鸣,积极悦纳;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信念,方可从信念上心无旁骛,扎实印记;养成大学生道德习惯,方可从习惯上主动自觉,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2.
从教育心理学纬度揭示良好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把体验式教育与认知式教育结合起来,以道德认知为先导、规范认同为中介、情感体验为核心、实践体悟为关键,建构知、情、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内在规律,着力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3.
唐晓燕 《经济师》2012,(7):118-120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的对立所致,生态道德的不理性是产生危机的首要原因,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是生态道德的完善过程。高职学生生态道德的提升事关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因而高职生态道德认同教育势在必行,这种生态价值教育重在认知,贵在认同。文章从疏通生态认知障碍,构建深化认知的生态德育模式;强化价值观认同效果,营造情感薰陶的生态文化氛围;培养生态实践主体,拓展知行结合的实践教育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高职生态道德认同教育的路径及策略。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部分贫困生存在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心理原因主要在于认知层次上不知恩,在情感层次上不感恩,在意志和行为层次上不报恩。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物质生活上为贫困生排忧解难的同时,更要关注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通过有效的规划,充分利用好贫困生资助平台,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在学生资助工作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由于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标准不一致,导致学生资助过程中出现认定不合理、资源分配不均、学生缺乏感恩等多种问题.辅导员需要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建立辅导员班导师学生三级认定体系、开展感恩教育、为学生赋权等多途径改善当前资助工作中的问题,使每一份资助落实到真正需要的学生手中.  相似文献   

6.
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教育管理者会采取不同的策略促进教师发展,以"经济道德人"人性假设为基点,教育管理者促进教师发展的策略主要为:尊重并促进教师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最大化、肯定和发扬"道德人"人性说,培养教师道德情感和信念等,希望对实际情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实施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及鼓励社会资助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高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党和政府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政策.可是在这一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受助大学生存在诚信道德滑坡、信用能力不足、感恩回报意识薄弱等信用道德问题.因此,主要从实际调查分析中探讨大学生目前的诚信道德危机现状,进而分析诚信道德危机出现的具体原因,以便达到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大学生诚信危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女性消费者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其中除了认知过程和行为过程外,还包括情感过程.几乎每个女性消费者都自觉不自觉的体验过"冲动购买",女性的这种行为在本文中认为是情感作用下的决策.本研究的重点是女性消费者的情感,包括女性消费者对商品情感过程、女性消费者的情感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企业为女性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格局,是当前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对高职院校如何实施"五育人"工程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浅谈对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近期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现今社会正处在各种文化激烈撞击的转型期,感恩教育更凸显出它的重要性,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感恩缺失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认知教育、情感教育等解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湖南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促使湖南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体系和机制不断深化改革和完善.本文通过阐述"一带一路"战略意义,提出高职教育国际化必然趋势,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南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人际交往和日常管理中,换位思考这个词被越来越多的提及.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换位思考如果运用得当,会使矛盾的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和谅解,形成共识,进而使双方互利共赢.笔者认为,作为办公室人员起草公文要格外注重换位思考,这样往往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不仅是完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应然要求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实需要,还是培育贫困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以及提升社会资助意愿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普遍存在重资助轻育人、教育内容片面、教育形式单一、长效机制缺失等问题,亟需将经济扶贫与精神扶志相结合、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统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衔接,推动资助由无偿型转向反馈型,健全感恩的伦理道德体系,营造和谐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构建起“四位一体”制度体系,以强化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利他主义与集体行动的视角对旅游者生态行为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引入亲社会行为研究领域的"规范激活模型",构建了旅游者生态行为的驱动模型。针对湖南张家界、浙江西溪湿地两个景区游客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旅游者所感知的"道德义务"对其实施生态行为的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道德义务"受到旅游者关于景区环境问题的"后果认知"和"责任归因"两个认知因素的链状驱动;当旅游者对他人共同参与行动的信任度高时,"责任归因"更易转化为实施生态行为的"道德义务"。因此,在环保教育、惩罚规则等传统策略之外,自然旅游地还应该通过"认知引导"、"合作营造"等路径激发旅游者保护景区环境的责任感,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实施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推动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四位一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形成机制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庆辉  陈俊梁 《经济问题》2007,332(4):60-62
从经济(产权)、文化(道德)、政治和社会多种要素合力作用中分析"四位一体"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机制,重点阐述"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以及道德、产权、法律的有机统一.针对其形成机制,提出了治理社会信用缺失的经济(产权)、文化(道德)、政治和社会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反思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织公民行为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良性组织公民行为有利于提升员工敬业度和培养组织信任氛围,其形成机理根源于对员工的思想教育.结合思想教育的科学内涵和学科知识,笔者从实施伦理和道德驱动、加强政治意识教育、重视心理激励和尝试无意识教育等4个方面提出了形成良性组织公民行为的若干员工管理对策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深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四川〕陈   《经济师》2014,(4):262-263
如果我们还把同情心简单地认为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那就还没有真正理解同情所具有的人性价值和道德力量。它在道德情感和良心形成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人的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的基础,培养同情心应从孩子抓起。  相似文献   

18.
行政道德是一种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存在于公务员在代表人民利益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这是在长期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本文针对社会多元化背景下公务员所体现的行政道德意识不高或者滥用职权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预防潜在腐败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建设感恩型组织文化,首先要从组织内部"双向感恩"开始,进而外化为组织对社会的感恩.不论是组织内部的"双向感恩",还是组织外部的"社会感恩",都可以为组织带来实在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向行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借鉴外国成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系统阐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等"五对接"的实现策略,建立高职"五对接"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保持高职教育的活力提供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