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展经历了探索期、试点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各阶段具有各自的经验教训。当前利用可转债融资在公司特性、行业选择和发行时机方面存在误区,基于经济理性假设,不同类别的公司以及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市场状况以及融资成本来选择是否采用可转债融资。本文从分析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动机入手,对适合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和时机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基于契约成本的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选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当中产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财务成本等契约成本为研究视角,从上市公司融资时所处宏观经济环境及企业自身的财务指标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融资选择.研究表明市场总成交额、公司所处行业的绩效、贷款的利率、公司的成长性、资产负债率及GDP增长均与公司的可转债融资选择负相关.公司规模、固定资产比率、财务松弛度与企业可转债融资选择正相关.公司年龄和融资前一年的股价波动对企业的可转债融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宏观经济环境和个股表现会影响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选择决策.公司规模和股权结构对公司在普通股和可转债之间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盈利能力和所得税对公司在公司债券和可转债之问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公司总风险和成长机会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负相关.财务杠杆和资金宽松度对可转债融资选择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上市房地产企业各生命周期阶段资本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增寿  陈湘 《经济问题》2012,(5):78-81,102
依据国内上市房地产企业的数据资料,采用实证分析与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连续5年销售增长率为标准,将房地产上市公司按照企业生命周期发展规律划分为成长期(或复兴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研究各个发展阶段的资本结构特点。认为资本结构是由不同融资渠道的长时间融资活动积累而成。并以2010年数据为例,分阶段研究了不同融资方式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得出在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以及盈利能力影响到融资方式的选择,在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比例不断变化的作用下,资产负债率在成长期达到最高,衰退期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可转债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广为使用的融资和投资工具,而在中国,可转债市场才刚刚起步。我国可转债具有整体融资规模小、行业分布集中于制造业企业、发债企业成长性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等特点。存在着行业分布不均衡,二级市场不活跃,发行资格限制过严,受股权分置的市场因素制约较大,条款设计主观性强和缺乏专门法律等问题。参考美、日发达国家的发债经验,文章提出采用政府引导和市场自我完善相结合的可转债发展策略,注重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协调发展,放宽发债企业限制,扩大发债企业的行业范围,尽快实施证券体制改革并制定专门的可转债法律等发展对策,以促进可转债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缘何受青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平  赵自强 《经济师》2002,(5):129-130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 ,可转债是公司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风险转移”假说和“后门股权”假说对公司可转债的融资动机作了解释。在我国资本市场上 ,可转债的历史并不长 ,但随着《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的出台 ,可转债倍受上市公司的青睐。文章分析了上市公司选择可转债融资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腾 《时代经贸》2012,(22):180-180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越加完善,可转换债券逐步进入资本市场主流,为上市公司融资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以河北钢铁集团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可转债为例进行可转债融资的研究,分析可转债融资的利弊,以便做好可转债融资的风险防范,以达到优化可转债融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选择需要联系国内企业在发展背景、市场情况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特点。文章研究的重点在于逐渐壮大的国内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选择问题。笔者将沿着阶段分析的思路,结合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根据民营企业创业、快速发展、上市以及稳定发展等不同阶段的融资和经营特点,提出关于企业建立和转变公司治理结构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瑜玲 《经济论坛》2005,(16):69-69
一、创业公司的融资 1.融资的阶段性特征。创业公司完整的财务生命周期主要由不同的业务发展阶段组成,即研发期、创立期、成长早期、快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不同的阶段,创业公司基于不同的业务重点有各不相同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我国2000-2003年间22家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发行前1年到发行后1年的三个反映业绩的财务指标中位数的变化趋势,分析若干因素与这些业绩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应用可转债融资效果不佳除了企业方面的原因外,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和中国证券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强也是重要原因。根据研究结论,政府在政策上应做一些调整,适度降低发行可转债的资产额度的下限,加强对公司的财务监管,公司也应更好地设计可转债融资制度,以提高可转债融资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扩展Stein( 1 992 )的模型,从控股股东角度出发考察在有控制权利益的情形下,企业对不同融资工具的选择,包括发行普通债券、可转换债券以及股票三种融资形式。控制权利益的存在使得“好”企业有内在动力发行可转换债券,Stein模型中无成本的分离均衡将不是唯一的。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是市场上各类企业的控股股东和外部投资者相互博弈的结果,而控股股东追求控制权利益的行为会给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企业融资的代理成本,加剧了市场波动和投机行为,对此有必要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2.
增发、配股与可转换债券孰"优"孰"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配股、增发与可转换债券主导了我国再融资市场.本文以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实施配股、增发,以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再融资前后公司业绩进行了实证分析,以考察这三种再融资方式的"优"与"劣".研究表明,三种再融资方式的绩效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可转换债券绩效最好,其次是配股,而增发的绩效最差.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利率随机过程,通过非参数核估计法,建立了非参数利率期限结构动态模型来研究公司的可转债定价问题;然后,利用公司股票的历史收益率,将Canonical方法引入到可转债定价求解过程中,并由最大化熵原理得到其Canonical风险中性概率分布;最后,根据等价鞅测度定价原理得出可转债的价格。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兼具股性和债性的混合型融资工具,可转债的契约条款设计可使其更偏向于股性或债性,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2-2008年发行的可转债的主要条款,如发行期限、票面利率、转股期、转股价格、转股溢价率、赎回条款、回售条款、特别向下修正条款等进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可转债契约设计更偏向于股性,这既有发行人的主观原因,也有监管当局制度约束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5.
Stage Financing and the Role of Convertible Securities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Venture capital financing is characterized by extensive use of convertible securities and stage financing. In a model where a venture capitalist provides staged financing for a project, we illustrate an advantage of convertible debt (or warrants) over a mixture of debt and equity. Essentially, when the venture capitalist retains the option to abandon the project, the entrepreneur has an incentive to engage in window dressing and bias positively the short-term performance of the project, reducing the probability that it will be liquidated. An appropriately designed convertible security prevents such behaviour because window dressing also increases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 venture capitalist will exercise the conversion option becoming the owner of a substantial fraction of the project's equity.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对融资方式的使用受地区特征约束,本文将当前两大融资方式——融资平台发行的城投债和PPP模式纳入统一视野,从经济发展、财政债务、市场开放三个层面的地区特征出发,运用2015—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融资方式依存度指标反映地方政府对融资方式的使用力度,探究地区特征对融资方式差异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融资方式偏好映射为融资方式的地区差异,融资方式偏好受地区特征影响,且作用于两种融资方式的地区特征不同:显著影响城投债的地区特征与财政债务状况关联紧密,而显著影响PPP模式的地区特征与市场开放关联紧密。在综合财力异质性影响下,两种融资方式与地区特征间的关联得到进一步细化,低财力组中融资方式依存度与财政债务特征的关联性更弱。同时,城投债和PPP模式间的替代性可能导致PPP模式的优势无法体现。本文为明晰融资方式差异存在的原因提供了实证依据,可为优化地方政府融资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吴谦 《财经研究》2007,33(5):134-143
文章以我国发行的14只可转债自进入转股期至2006年年底的价格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方法和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ECM)对可转换债券价格与基础股票价格之间的动态传导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部分可转债与基础股票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股票价格领先于可转债价格,其中有些可转债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非对称传导现象,而有的可转债与股票价格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直接融资发展缓慢,直接融资工具仅国债一支独秀、股票和企业债券萎缩。要实现中国融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突破口就在于发展属于直接融资范畴的可转换公司债:它不仅能最大限度满足所有市场参与者的需要,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缓解股票市场的扩客压力、满足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融资需求,而且也能起到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企业经营水平的作用,同时,也能更好满足政府部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防止风险集中于国有银行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9.
Yensen Ni 《Applied economics》2013,45(42):4501-4510
We argue that the behaviour of enterprises might be modified or even changed completely after black swan events occur. We explore why high-tech firms preferred to issue convertible bonds in 2001–2003, the bear market period after the tech bubble in Taiwan. We show that firms issuing convertible bonds are those with low directors’ holding ratio and high debt ratio. Results also reveal that corporate governance was worse in the firms that issued convertible bonds, as revealed by the finding that the directors’ holding ratio of these issuing firms declined considerably. This finding also implies that corporate governance issues become more serious after black swan events.  相似文献   

20.
We study the long-run abnormal performance of a sample of U.K. firms following convertible preference share and convertible bond issues over the period 1982–1996. We are the first to study, as far as we are aware, the long-run stock price performance of firms following convertible preference share issues. Furthermore, our data set has been extracted from original sources and thus mitigates to some extent concerns about data-snooping biases. We measure long-run abnormal performances both prior to and following the issuance of convertible bonds and convertible preference shares and by the method of the issue used. Using a range of metrics to assess the robustness of long-run abnormal performance, we find evidence of pre-offer overperformance and post-offer underperformance using buy-and-hold abnormal returns (BHARs). However, post-offer underperforma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case of convertible preference share issuers. Implementing a calendar-time approach, we again find underperformance for convertible preference share issuers. We do not find any evidence of long-run stock price underperformance for firms following the issuance of convertible bo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