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
3.
基于GARCH模型族的上海股市波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证综合指数为研究对象,采用GARCH模型族对2000—2006年中国上海股票市场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上海股市具有明显的ARCH效应,股指收益率具有显著的"尖峰厚尾"特点,存在波动的集群性,市场"杠杆效应"显著,期望收益与期望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作为“金砖四国”中的成员,中印两国股票市场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比较分析金融危机发生后两国的股市波动性特征,对中国股市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借鉴意义。文章利用ARCH族模型对上证综合指数和印度孟买30指数日收盘价数据展开实证研究,比较解析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印两国的股市波动性特质,分析表明可变性和波动集簇性是两国收益率波动均呈现出的明显特质,而且印度比中国有更强的显示度;此外,中印两国股市收益正的风险溢价表现不显著;杠杆效应在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和印度孟买30指数收益率中均有体现,而且杠杆效应在印度股市的影响要高于中国股市。这对于确保中国股票和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强劲发展具有显著的理论说服力及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6.
针对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分布的尖峰厚尾特征,文章分别用GARCH-正态模型、GARCH-t模型和GARCH-GED模型进行拟合,证明了上海股市具有正的风险溢价,并存在杠杆效应。然后分别用这三种模型估计出的结果计算上海股市的日度VaR值,结果发现GARCH-GED模型比GARCH-正态模型能更好地度量上海股市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上证基金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为研究对象,利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考察我国基金市场和股票市场在不同市场行情中的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波动影响,以此反映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与股市运行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2002年2月至2006年9月我国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以及上证综合指数的月度数据,就房地产市场价格与股票市场价格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研究。在Engel-Granger两步法和误差修正模型的框架下研究发现,在上述时间段内,房地产价格与股票市场的价格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并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在短期内股票市场的收益率是房地产市场收益率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9.
分形市场假说在沪深股票市场中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首先介绍并分析了有效市场假说的不足,指出不切实际的简化和线性思维范式是导致有效市场假说倍受批评的原因。其次介绍分形市场假说,很好地解决了有效市场假说暴露出的问题,使得对市场的描述更切合实际。最后在沪探股票市场中对分形市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沪深两市股指收益率具有时间尺度不变性和大于0.5的Hurst指数,分别为0.69和0.64。表明分形市场假说在两地股市中成立。 相似文献
10.
GARCH模型在计算上海股市风险价值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讨论VaR模型中有关波动率的估计方法.通过研究上证综合指数收益波动特征,发现其收益率服从高阶ARCH过程.然后分别采用GARCH(5,4)模型和RiskMetrics标准法预测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的VaR值.返回式检验表明,GARCH模型比RiskMetrics标准法能更准确地反映我国上海股市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12.
以我国上证综合指数波浪曲线的顶位、底部的时间点为研究对象,利用可公度法分析了自1991年以来上证综合指数波浪曲线的特性。研究发现:上证综指波浪曲线的浪顶、浪底的时间窗口序列具有良好的可公度性特征,可公度法在预测股票市场指数波浪曲线的时间窗口方面具有一定精确性。 相似文献
13.
莫达隆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3):73-77
文章对上证指数2006年1月6日-2011年5月23日收盘价的波动率进行了研究,介绍并使用随机系数SETAR模型与ARCH族模型进行对比拟合,根据数据的特点,文章构建了一种新型的SETAR模型,即AR(r)-SETAR(l,p1,p1)模型,模型利用ADF检验和AIC准则进行识别和估计。结果表明:可用AR(4)-SETAR(2,1,1)模型来拟合中国股市中的上证指数,研究其波动率特点,上证指数波动率呈不对称的响应,而且"负"响应比"正"响应高出约1.3倍。用ARCH族模型也证明了这种不对称响应的特征,但无法度量波动的强度,预测效果也没有SETAR模型精确。说明上证指数波动率不对称响应明显且呈现非线性的趋势,这种非线性的趋势更适合用SETAR模型来拟合。 相似文献
14.
以上证综指、深圳成指和沪深300指数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多因子模型,并利用2003年1月—2009年2月三类指数收益率及各因子的月度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实证反演了上海证券交易市场、深圳证券交易市场以及沪深综合证券交易市场隐含的无风险利率和风险价值。研究发现:股市隐含的风险补偿为负,与传统的风险溢价理论相悖;以短期银行存款利率、7天Shibor利率及7天国债回购利率为度量基准,股市隐含的无风险利率与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金融衍生品等相关研究中不宜不加选择地将它们作为无风险利率的代理指标。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会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发挥其政策效果,并借助一定的传导机制,影响一国经济的各个层面,其供应量的变动对资产价格的变动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应用VAR模型,选择一定的变量以及对数据进行整理,对货币供应量对我国上证指数的影响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货币供应一般通过进入经济实体和股市两种途径影响股票市场,M1的增减方向与股市涨跌方向基本同步,M2对上证指数波动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the market-making system helps to improve the price discovery ability of New Third Board (NTB) market in China. We first estimate the time-varying coefficients error correction models, then apply common factor weight method to quantify the time-varying price discovery contributions, and finally explore the impacts of trading volume and volatility to price discovery contributions.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both markets have time-varying characteristic in terms of the magnitudes and directions of the equilibrium price adjustment due to error correction term. The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SZSE Component Index, and SME Index are found to lead in price discovery, while NTB exhibits the leadership on the GEM Index. Volume and volatility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price discovery contribution. The NTB contribution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its own trading activity,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trading activity of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markets, whil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volatility of both markets. In comparison, trading activity of SZSE Component Index and volatility of GEM Index have the greatest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contribution of NTB marke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multi-level capital market, the pricing mechanism of the NTB market needs further to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17.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与股票市场有着一定的联动性.我国在2017年底开启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其关联必将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一方面通过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与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综合检验各碳交易试点地区的碳收益率与股票市场整体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只有广东、天津的碳收益与深证综指和湖北与上证综指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北京、上海、广东与上证综指、深证综指存在双向或单向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对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的价格、收益率与试点区域股票市场的相关性进行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与其区域股市在长期、短期上都存在显著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应对股价变动做出反应?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运用现代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分析等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实证考察了若干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 (地区 )股价指数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以及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动态关系 ,发现当一国股市发展到一定水平时 ,股指与实体经济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多重协整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 ;也考察了我国上证综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动态关系 ,发现股指与实体经济间存在着双重协整关系和单向因果关系 ;最后 ,通过进一步考察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及理论分析 ,可操作性地提出了我国货币政策应对股价变动做出适时反应 ,而且当前应当做出反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