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司治理结构的好坏是由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所决定的,资本结构还会影响企业价值以及企业的融资行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资本结构有直接的关系。我国资本市场自深沪两市建立以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使得对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对策所进行的研究具备更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仍然遵循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货币资本产权原则,不能科学地体现中国国有企业的设立宗旨和特定功能,也不能科学地建立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现实需要我们用人力资本产权原则替代货币资本的产权原则主导国有企业的下一步改革,用人力资本产权原则确定全体人民的国有资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3.
    
A growing number of developed country governments in recent years have adopted a hostile attitude towa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undertaken in their markets b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the latter often based in China. The broad reason for this hostility is the belief tha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ursue non-commercial objectives with resulting damage to host economi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empirical evidence shows SOEs are increasingly exhibiting market-owned behavior. Furthermore, any adverse consequences of non-commercial behavior are likely to be realized primarily by the SOEs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投入、人力资源积累以及FDI引致的技术外溢效应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技术进步产生正向的影响。当区分行业中不同的产权组织形式后再进行检验时,结果差异很大,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积累而非科技创新投入,FDI技术外溢效应对技术进步也产生不利影响;而三资企业中的技术进步基本上来源于FDI技术外溢效应,而不是来源于科技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源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1980年前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行,中国也开始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①。自20世纪90年代建立部分基金制后,制度的转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轨成本和激励问题,这给羽翼未丰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文章透过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利益集团是如何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分析了利益集团在当前情况下对下一步改革又会产生如何的影响。一种可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的选择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股份制本质上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本身并不具有所有制属性,其核心问题是由“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来决定企业法人产权的归属,因此股份制与公有制不是一回事。十五大报告关于股份制性质的论断是侧重于理论认识,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则侧重于改革实践。股份制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十五大之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行业和职工转换国有企业职工身份为重点的改革热潮.在这次改革中,民营资本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国有资本退出的改制过程中,许多民营资本起了承接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管理者收购中的权力和风险的不对等、改制谈判中的人治化以及民营资本所有者控制权收益的索取等,分析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助于规范下一步的国企改制.  相似文献   

8.
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大型国有企业如何通过优化重组,转变自身发展方式,直接关系到央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及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的实现,也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从国有企业重组的历史发展、中央企业重组的历史考察出发,回顾了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重组的历程,对当前中央企业重组思路从规划、主体、方式、目标、途径、过程、内容、范围八个方面进行了反思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This paper collect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for 698 listed companies on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and the purpose is to test whether Chinese companies use real activities such as asset sales, purchase, exchange and equity sales or purchase to manage earnings to meet or exceed CSRC regulatory thresholds. But we do not obser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requency of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However, with weak evidence, these firms report larger income-increasing contributions to current year earnings from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to meet or exceed important thresholds.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国有粮食企业是发展粮食产业化的重要主体。本文在对国有粮食企业粮食产业化经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国有粮食企业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A very well-established economic literature maintains tha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are inefficient as compared to privately owned ones (POEs).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SOEs' inefficiency is not due to state ownership per se, but is rather caused conditions other than ownership, to which SOEs often — though not necessarily always — relate. In particular, I focus on dynamic efficiency — specifically, the produc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 of SOE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where SOEs should contend with POEs in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 suggest that targeted measures, which are aimed at increasing managers' commitment to long-term investment strategies and at reducing corruption and political interference — albeit complex and difficult to implement — can be much more (positively) impactful on long-run technical progress than the simple privatization of companies. This leaves room for explo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that might reconcile state ownership and market competition in industrial sectors.  相似文献   

12.
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且比较成功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前所面临的困境与中国国营企业有着相似之处,改革打破了原有国有企业的垄断,注重股权分散化,以放松规制来促进民营化的顺利展开。借鉴英国的经验,对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授权经营的制度内涵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菁 《当代财经》2004,(11):62-67
授权经营是人们讨论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本文区分了国有企业授权经营制度和企业集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分别阐述了这两种授权经营制度形成的特定时代背景、制度内涵及其局限性。文章的第三部分探讨了由于人们对授权经营内涵的含混化理解,而造成的对国有企业的过度授权和与“授权”相配套的约束机制、监管机制供给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次年会以中国企业改革发展30年为主题,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会代表总结了国有企业改革经验,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改革的重点领域;针对今年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出现的经营困境,从多方面探讨了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和谐的国有企业分红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企分红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应统筹考虑多种原则完善中国国有企业利润的分配原则,建立以财政部为收支主体的国企利润上缴制度,根据中国国情合理使用国企上缴利润,构建国企上缴利润的监管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用新视角审读国有经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搞好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是会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用新的视角对制约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文章认为,国家所有制不等于全民所有制,我们需要精心设计搞好的是国家所有制,而不是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职能必须重新定位,这是搞好战略重组的前提;何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必须界定清楚,不能误解资产流失;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内部改革,而不是侧重解决所谓“外部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X效率理论认为若企业内部生产效率未被完全挖掘则可能产生X非效率。本文运用X效率理论,分析得出我国国 有商业银行存在着较高的X非效率,并可通过采取建立对所有代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银行家市场以及加强银行人员 的成本管理等措施加强内部管理从而降低X非效率。  相似文献   

18.
张明芳 《经济与管理》2005,19(11):83-86
进入权可作为激励机制改革的另一种思考,其作为激励机制在国企改革中应用的具有可行性。在我国目前状况下进入权相对于年薪制、股权及股票期权激励具有优势,并可作为现有激励机制的补充,一同推动国企激励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国有企业一直面临着垄断的指责,但这种指责却是极其模糊和偏颇的。本文从时间与空间对垄断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垄断是一种相对而非绝对的状态,其基础源于分工,是一个在与市场的相互作用下不断扩张的过程。笔者认为,从这种理论概念的澄清上可以看出,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绝大部分对于垄断的指责是偏颇的,也是不符合现实的。  相似文献   

20.
公司是企业演变的一个更高级形态。现代意义上的董事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内生性,董事会一方面是股东力量互相抗衡的场所,另一方面是联结各利益相关者的中枢机构,具体而言应具有战略性、调和性、独立性、问责性。国企董事会尚存在政企不分、职责定位不清、独立董事功能有限等问题,政府应首先让董事会独立行事,然后对其问责,同时寻求高素质的董事,促使独立董事主动为小股东利益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