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之一是经济人的假设,它是对现实生活中人的抽象。经济学家认为利己性是经济人的本性,利己心是每个人经济行为的动机。首先,经济人是自利的,即每个人在做出经济行为选择时,主要考虑自我的利益,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同时,经济人的利益是多元的,既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非经济利益。非经济利益,通常表现为追求个人名誉、地位等。其次,经济人的利己主义会产生  相似文献   

2.
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现实性的挑战。借助于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互惠性假设下与"经济人"假设下的博弈均衡解的对比分析可知,新古典体系中的最优契约均衡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可能。互惠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可以大于自利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经济个体可以通过经济行为的调整与分配机制的变更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并促进组织利益、群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扩张。研究表明,长期在经济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人"假设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实践性日渐衰退,包括"互惠性"假设在内的非理性假设存在着较高的现实意义。互惠性理论的提出不仅动摇了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也促进了管理理论与管理行为的变革。互惠性理论从一个侧面为行为经济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巩固了行为经济学在现代经济理论中的卓越性地位。  相似文献   

3.
“经济人”的嵌入性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人性假设的基础之上,自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问世以来,学术界对人性假设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尤其是对“经济人”孤立于社会的个体行为的批判,对此,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是基于人的经济行为建立的假设,并不是脱离社会孤立地存在,其利己心、现实的经济理性和利益最大化之间不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正是“经济人”的社会性造就了“经济人”的利己心、现实的经济理性和利益最大化目标。  相似文献   

4.
信用、权威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不同的阶层和社会群体开始拥有不同的利益,利益诉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企业与企业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要和睦相处,必须要有相应合理的机制来维系各自的利益诉求。和谐社会决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同样存在着“市场调节失灵”的问题。要依靠政府信用的权威,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5.
诺斯与马克思:关于制度的起源和本质的两种解释的比较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从理论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和理论与历史事实的相符性两个方面 ,对马克思和诺斯关于制度起源和制度本质的不同解释进行了比较分析。诺斯以自利和机会主义等抽象的人类行为假设为出发点 ,把制度视为孤立个人之间成本—收益计算和平等交易的产物 ,认为制度的本质是自由契约 ;其理论不仅缺少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而且与历史事实和考古事实相悖。马克思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 ,将制度的形成归结为一定生产关系以及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并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社会机构和规则的确立过程 ,认为制度的本质就是在社会分工协作体系中不同集团、阶层和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 ;马克思的解释不仅构成一个具有严整逻辑的理论体系 ,而且得到历史事实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以"宅基地换房"模式中相关利益主体为着眼点,如果运用案例分析、博弈分析等方法对"宅基地换房"过程中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开发企业、村集体、农民个人"权利与利益"的博弈策略和过程、博弈的不对等利益分配结果展开研究即会发现,公平、规范的博弈平台的缺失导致相对弱势的农民群体在博弈中损失部分利益。应该重视农民享有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分配的权利,构建一整套公平、透明的博弈规则,更多地考虑农民个人利益,实现各方利益均衡,以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政府的“经济人”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红 《经济与管理》2003,(12):52-53
政府在传统的市场经济的三个行为主体中,历来都以公正无私,为社会提供公共福利的形象出现,事实上由于政府本身利益的存在,同时,也由于各个不同政府的存在,政府官员的“经济人”特性的存在,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在分析政府行为和政府所制定的经济政策中仍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讨论制度变迁过程中那些无效率的制度均衡是如何形成的.在时利益集团经济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考察了Dayis和North理论意义上的第一和第二行动集团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由于利益集团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存在着冲突,因此即使是启动和推进制度变迁过程的第一和第二行动集团,也有可能妨碍制度变迁迭至最优点,使其掉入"陷阱"之中.  相似文献   

9.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要承担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责任。企业作为经济组织,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特殊地位。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企业内,要构造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10.
个人的存在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的二重存在,这一二重性决定了个人利益的两种形式:自我利益与成员利益。社会越发展,个人作为"主体"、作为"自我"的意识越强烈,自我利益就越发凸显。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个人的"成员"烙印越来越深。对个人来说,自我利益与成员利益之间的分歧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却亟需二者的统一。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文章将就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