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次贷危机救助的法律规制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美联储及美国财政部采取了多种救助措施来应对危机.金融危机救助是一种政府运用公权力干预市场、拯救市场的行为,即是一种经济法行为,应从救助权力来源、规范救助方式、明确救助责任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规制.美国对次贷危机的救助启示我们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涉外金融监管立法、救助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2.
Abstract

The macroeconomic instability revealed in the recent deep recession steams from the condition of balance sheets. Generally high leverage and strained maturity mismatches build up slowly but generate a financial structure so brittle that the impulse that eventually sends it crashing is hard to identify. The US financial system had been rendered more vulnerable by the financial reforms that swept away the Glass-Steagall regulations. The crisis made the inadquancies of the ruling macroeconomic paradigm painfully obvious. DSGE models generally did not include a financial sector and did not take the possibility of dramatic instability seriously. Unanticipated violations of budget constraints do not fit easily into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相似文献   

3.
贷款证券化、道德风险与监管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以来,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很好地解决了放款机构资金来源约束和流动性约束问题,保证了放款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转移了信用风险,扩大了贷款规模,推动了整个社会GDP的增长.然而,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使证券化所存在的风险和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我国贷款证券化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美国较为成熟的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对完善我国证券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晓明 《财经科学》2005,(5):189-194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大幅度提高,除保证当前基本生活以外,拥有一定个人资产的人已不在少数;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下国家统一的福利也逐渐被市场运作所代替.因此,个人为了一定的经济目标,以投资的形式处置个人资产已不是少数"资本家"的专利,个人投资正逐渐成为一种大众经济行为,这不仅将影响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影响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更为现实的是它对于理财产品、金融工具、金融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我国金融创新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开放资本市场与国家金融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其资本市场一定要开放。资本市场一开放,将对该国的金融安全产生威胁。资本市场开放使国家减弱了对汇率、利率的调节能力。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人民币汇率稳定,证券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但目前,我国在资本市场抗冲击能力上仍存在不少问题。要提高资本市场抗冲击能力,就要选择有限制的直接开放模式。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年度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是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高速发展的一年,这不仅表现为理财业务主要载体之一的理财产品规模的迅猛增加和种类的进一步丰富,也表现在产品发行机构的数量扩张,以及监管政策的及时调整等各个方面.但同时,银行理财业务开展中所暴露出来的服务内容欠缺、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也更为集中和具体.对2007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上述各个方面做一个简要的回顾与评述,也对其未来发展做一些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美国金融部门自我膨胀,再加上没有进行风险调整的激励机制,导致美国经济过度金融化,是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危机发生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次贷危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但金融利益集团在金融监管法案通过过程中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极力阻挠法案顺利通过。本文认为金融利益集团将会在法案实施过程中继续阻挠法案实施,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将会虎头蛇尾,难以有效预防下一次金融危机发生。  相似文献   

8.
从美国次级贷危机看国际对冲基金监管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冲基金在操作中存在着大量的场外交易,常常脱离监管的控制范围。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冲基金对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与日俱增。本文从对冲基金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对冲基金在美国次级贷危机中的作用,尝试对对冲基金监管提出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增大对冲基金的透明度,促进资金流动的有序性以及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等。  相似文献   

9.
李竟成 《经济经纬》2005,(3):139-141
在阿罗-德布鲁模型中,银行与证券市场是等价的。然而,现实中却存在银行与证券市场两种不同的金融制度。交易费用经济学对此的解释是正的交易费用现实及交易费用结构。两种金融制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金融功能发挥其作用所需的交易成本大小。各个国家之所以出现不同的金融制度结构,关键在于各国降低交易费用所依赖的路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金融改革要向自由化方向迈进.本文从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全球化的推进逻辑出发,分析了当中国引入WTO变量后,如何通过修正金融改革路径实现金融市场开放的最优选择.其中引言部分综述了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发展及中国面临的挑战;第二部分提出引入WTO变量后中国金融改革路径的修正;第三部分实证性地研究了中国推进金融市场开放的最优顺序安排;最后是结论及进一步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勇 《财经研究》2012,(1):61-71
文章基于1990-2009年间7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影响一国金融体系结构选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国金融体系结构的选择不仅受宏观经济状况和金融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社会制度文化的显著影响。从宏观经济看,金融体系结构的动态变化主要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关,而经济发展的程度则主要影响金融体系的总规模;从金融发展看,效率和开放是金融体系结构"市场化"的两大动力;从文化制度看,崇尚规则和权威的制度文化更容易孕育出"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而崇尚自由和民主的制度文化则更容易孕育出"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2.
解析中国旅游商品的市场失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国新 《经济经纬》2005,(2):124-126
中国旅游商品的疲敝,其实质是市场失灵。通观供给、需求、价格等范畴,旅游商品的市场失灵大致表现在:旅游资源性形成的公共物品、产权关联引起的外部经济、附加价值不确定带来的信息不充分、不可移动性造成的自然垄断、差异化产生的不完全竞争、旅游行为生成的心理效用、不可抗力潜伏着的投资风险共7个方面。市场失灵使中国旅游商品市场急待科学有效地规制和干预。  相似文献   

13.
本从金融市场证券化的定义入手,全面介绍了金融市场证券化的国际潮流和趋势,系统分析了金融市场证券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Over the past 25 years, a variety of Neoliberal reforms were introduced. Instead of growth, stability, and the narrowing of income gaps, however, we have seen stagnation, volatility, and increased inequality. The paper examines the theory that justified these policies, describe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and takes a brief look at a small group of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Mexican Crisis. It is shown that not only does the alternative view raise serious doubts about the efficacy of Neoliberalism, but that those countries that refused to follow suit were better protected against contagion after the December Mistake.  相似文献   

15.
观察国内经济环境可看出,因受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我国旅游经济也显得低迷不振,这对发展搞活旅游市场是个很好的机会。中国旅游市场在不断建设过程中取得很大成绩,但在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部分,旅游市场的发展能够带动其他市场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搞活整个国民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6.
    
The financial markets in London and Amsterdam were some of the first to develop. Using threshold autoregressive models, we use data on two commonly traded stocks in these cities to show that the joint behaviour of the price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y of arbitrage in the presence of transportation cost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prices converged more quickly as the pric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arkets increased. We also show that the threshold estimates are consistent between assets and across time. These results provide some of the earliest evidence of nonlinear mean reversion in asset prices in geographically separate financial markets.  相似文献   

17.
论构建我国的碳金融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能源问题和经济发展、环境的矛盾日益激化,低碳经济已成为人类社会未来寻求环境、能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碳金融体系的大力支持。构建我国碳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力图通过分析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回顾与创新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在制度供给绝对匮乏的条件下起步,中经七年的准备探索、十年的制度框架构建和四年的调整、充实、深化阶段。改革的主线是从计划金融传向市场金融的制度创新。十十年金融改革推动了金融发展,改变了制度运行环境,启动了制度的要求与供给互动机制;中国金融改革内涵是是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数量扩张向效益提高,制度创新是带全局性的,改革必须能揽全局。发展是永恒主量,改革是历史性任务,开放是制度转型期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中国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发展,需要认真研究金融发展的新阶段及其特点,结合“十五”期间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挑战,直面WTO,完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调控体系,提高金融效率,保卫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9.
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贤敏 《经济经纬》2006,19(5):158-160
随着金融的国际化以及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银行大量抢滩国内市场,这对我国金融乃至整个经济运行将产生深远影响,并使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显得尤为必要。为此,作者在分析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不足,借鉴国际经验,从监管目标入手,阐述了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以2005年4月至2010年4月我国沪深300指数为研究对象,使用调整后的EGARCH模型,对金融危机前后中国股市的波动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股市的波动性明显减弱———这与美国股市明显不同,且波动性结构发生了显著性变化,表现为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减弱、中国股市波动的持久性增强等。最后,对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金融危机发生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刺激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出台是中国股市波动性结构变化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