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咨询业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咨询人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在培养咨询人才时,应从咨询内容的层次关系入手,理清其学科归属,并结合高校专业分割管理的现状,改变对咨询人才的培养方式,树立以社会需求为主的培养目标.提出应用型高校培养咨询人才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8,(1)
培养技能型财会人才是新时期高校财务会计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培养技能型财会人才必须依人才能力导向为前提,构建符合技能型财会人才能力培养框架,以培养和提升财会人才专业技能为教育目标,在实践培养过程中严格遵循技能型财会人才能力培养原则,从高校、企业、政府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更多的能满足职业技能需求的专业性技能型财会人才。  相似文献   

3.
自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以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为了客观要求.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质量与规模,而当代社会,大学生即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对建设创新创业型国家至关重要;因此,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基地,更要为做好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出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管理机构的鼓励和促进必不可少.故此,高校学生,高职院校、教育者和教育管理机构都要为此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人才日渐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但在高校教育中,却存在的诸多问题,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成为行业需要的人才。本文通过研究,指出在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果进行有效教学以培养更多优秀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实用人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来说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这个全球经济发展的浪潮过程中,充满了发展和竞争,各国都争先恐后发展自身的经济,不断的增强经济实力.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发展国民经济的各大行业,在这些行业中,各国尤其是注重制造业的发展和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因为他们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于经济发展的特殊影响.以下笔者就目前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存在的问题、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对经济的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以及目前数控技术人才的短缺以及如何做好相应的对策来浅谈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于各行各业尤其是生产制造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企业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研究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特征、创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成长机制,对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桦 《经济研究导刊》2011,(17):219-220
2003年,教育部制定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也就是说高职教育要为社会培养高级应用性技能人才,而不是高级学术性或工程性人才。本着这一宗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要培养其综合职业能力,必须在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以期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突飞猛进,给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本文从会计教学方法、教师考核机制、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等方面探讨如何改革我国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制社会的速度不断加快,传统的职业法律工作者的培养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需求。目前,我国许多法学界和教育界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国职业法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好的方向和视角。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法学教育的经验,根据法律学科的复杂性和实用性,以培养职业法律人才为研究基础,提出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不断提升法律教育的科学性和职业法律人才的应用性、复合型,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法制社会的建设需要。  相似文献   

10.
孙素梅 《时代经贸》2013,(12):105-106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突飞猛进袁给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本文从会计教学方法、教师考核机制、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等方面探讨如何改革我国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