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及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文章构建了河南省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分析,有助于考察河南区域经济竞争能力的强弱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劣势所在,为确立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呈逐步加快态势,但第三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客观存在,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基于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域:中原城市群、豫北经济区、豫西豫西南、黄淮经济区,选取产业发展规模、发展效率、发展速度等指标构建符合河南省省情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河南省17个地市第三产业发展区域差异的现状进行详细地统计描述和分析,提出促进各区域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区域差异主要是经济差异,本文通过计算宁夏回族自治区近十年来各市、县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异系数及极差比率得出宁夏区域经济差异总体状况,并基于因子分析法以1998年和2003年为研究对象得出影响经济差异的主要因子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在把握宁夏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市域的角度对河南省18个地市2005年和2015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自相关的方法,从县域的研究尺度上对河南省2005-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区域内发展存在着差异,且差异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表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表现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达而东南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县域经济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空间自相关性趋势会增强.  相似文献   

5.
区域差异主要是经济差异,本文通过计算宁夏回族自治区近十年来各市、县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异系数及极差比率得出宁夏区域经济差异总体状况,并基于因子分析法以1998年和2003年为研究对象得出影响经济差异的主要因子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在把握宁夏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但河南省粮食产量生产能力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本文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18个地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区域差异,阐述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协调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区域发展差异测度及协调对策——以山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旭芳  刘敏 《经济问题》2007,(3):124-126
区域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上存在的不均衡现象.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与可比性原则,结合山西经济发展的实践构建了测度山西经济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予以客观评价.同时运用聚类分析法将经济区域分为经济发达区、经济次发达区和经济欠发达区三类,在对其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系列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我国区域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适度的地区差异有利于经济发展,地区差异过大会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笔者应以区域经济统计理论为背景,运用统计方法首先描述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历年的变化态势,然后综合考虑各年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确定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适度区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日益凸现,地区经济发展中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桎梏。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税收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旨在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0.
从交通、信息通讯、给水能源、文化卫生、环境基础设施五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取了2006年的有关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各地级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试图揭示河南省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在全省区域内整体上呈现出北部区域要高于南部区域的空间格局,这种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格局反映了全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证实了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