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简新华 《当代经济研究》2013,(1):17-25,91,93
在土地所有制问题上,一些人主张土地私有化。其理由如下:能够实现农民的愿望,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让农民富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消除土地管理和征地拆迁上的腐败,维护社会稳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再造中国经济政治制度的产权基础。我们反对土地私有化的主要理由如下:历史证明,土地私有制不是万能的;可能严重损害农民利益;不能保证"耕者有其田";不可能使得大部分农民卖地致富;会使农民丧失最后一条保障线;不一定能消除土地抛荒,不利于规模经营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完全消除与土地有关的腐败现象;会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本,有害于土地配置效率提高;可能导致城市贫民窟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不利于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不利于维持社会稳定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2.
齐勇  李久佳 《经济论坛》2010,(1):204-206
当前流行的土地私有化的主张将严重危害农民利益,瓦解党的群众基础,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根本行不通的;正确的改革方向应该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需要,适应党中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本文试从马克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出发对土地私有化主张进行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3.
章立凡 《财经文摘》2008,(12):46-46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9月50日发表“小岗谈话”,预热即将出台的土地流转政策,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内外反应强烈。部分自由派学人欣喜推测,这将是中国土地私有化的开始;而某些左派人士悲愤莫名,以为此举橇动了公有制的基石。我一向关注农村问题,但对这两种观点都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4.
王玉  程霖 《财经研究》2022,(2):4-17
当前,构建中国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不仅是要确定一个整体框架,而且要在各分支学科都构建起"有血有肉"的内容。在土地经济学领域,成立于1933年的地政学派,是集土地问题研究团体和国家经济建设智囊团功能于一身的重要学术流派,对近代中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和土地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从经济思想史角度考察地政学派的思想渊源、理论体系和制度设计。研究发现:(1)该学派的土地经济思想是在对中国传统土地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对西方土地学说的采择与变通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孙中山的土地纲领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套思想学术体系;(2)该学派对中国土地经济学进行了学科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土地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涵盖平均地权理论、土地金融理论、土地现代治理理论等理论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改革政策设计方案;(3)该学派在土地经济学的继承、借鉴和构建过程中形成了"古今互动""中西贯通""知行合一"的思想特征,对于当前中国土地经济学乃至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土地增值税的改革思路,目前主要的观点有二:其一是"取消论";其二是"改革论"。本文认为:应该将中国的土地增值税改造成专门应对土地投机的"相机抉择"工具。为证明上述看法,本文集中考察了如下四个问题:一是述评土地增值税的税制要素;二是论证土地增值税打击土地投机的效应;三是比较土地增值税与其他土地政策的功能;四是论述中国土地增值税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6.
土地私有在中国不可行英国学者保罗·鲍尔斯认为:所有权的完全分散化和农业用地的大规模私有化将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是因为:第一,土地私有化将造成土地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因为即使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土地销售市场在促进生产效率高的土地流通方面也是低...  相似文献   

7.
正1.合理引导土地财政收入形式转变。土地财政收入作为一种财政收入形式始终贯穿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但收入结构却会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早期美国土地财税收入是以土地出售收益为主,当国有土地基本完成私有化以后土地出售收益逐渐减少,不动产保有环节的财产税占总土地财税收入的比重大幅上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的土地流转观有着丰富而深刻的伦理意蕴。《资本论》指出土地所有权是因对劳动有意义而产生的经济权,因此,劳动者应成为土地流转的主体,公有制才是土地流转的应然的选择;《资本论》所谓的效率是服从人的发展的效率,私有化的土地流转不能实现此效率,从根本上看则是逆效率的;在资本主义土地制度取代封建土地制度的过程中,新兴的资产阶级运用各种手段强制性地开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道路,给广大农民与殖民地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人道灾难。《资本论》的土地流转观及其伦理蕴含论证了私有化的土地流转具有太多的不道德性,不是我国土地流转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经济研究》2017,(2):35-51
过去20多年,中国基础设施获得超常规发展,现有文献主要强调政治激励影响。而本文发现,土地制度结构变迁是一个重要线索,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是土地制度结构变迁的一个可以解释的结果。本文在理论上证明,在一个政治集权经济分权以及土地公有制的经济体,除政治经济激励外,地方官员通过调控土地出让价格所形成的自我融资机制是影响一个地区基础设施最优供给量的主要因素,而该机制能否形成取决于一国的土地制度结构,这有助于从理论上解释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基础设施差别。在实证上,我们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土地支持假说成立。本文的工作意味着,中国基础设施的"以地谋发展"模式确实为其超常规发展贡献了主要力量,但由于该模式自身的一些缺陷,目前正面临着重要转型,出路是土地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此外,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具有复制推广以及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基础设施瓶颈的更广泛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一个顽疾,它使得城乡居民拥有不同的土地权益,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巨大隔阂;为地方政府大肆圈占农地、侵害农民利益、从中牟取暴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必须改革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土地征用制度与土地储备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保证城市居民与农民享有"同地、同权、同价"的土地权利.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总体战略框架新形势下,土地整治成为"三化"协调发展中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手段。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定位,分析新形势下"土地整治工程"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课程性质等,教学内容可进行优化重构,分为土地整治规划、土地整治工程和土地整治管理三部分,其中以土地整治的分项工程为主体;实践内容主要是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分项工程的规划设计、图件的绘制及土地整治项目报告的编制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6,(10)
马克思曾指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当代学者也反复提及,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地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日益凸显。文章从中观层面探讨土地资源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为制定协调区域土地资源保障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土地发展权视角对中国土地管理的地方创新实践典型个案的分析表明,土地发展权理念已应用于地方土地政策制定并出现了私有化趋向,对解决当前土地管理中存在的征收补偿不公、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等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对关于土地发展权权源与性质特征的认识分歧进行了澄清,研究认为土地发展权是私有产权与行政权综合作用的产物,兼有公共产权与私有产权的性质,是可与土地实体相分离的无体物权。基于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对中国土地发展权制度建设提出以下建议:虚化土地公有产权的所有权性质,创设土地发展权制度;以行政许可的方式实现土地发展权"私有化"的初始配置,土地发展权收益则应通过税收调节的二次分配手段实现"公私分享";结合城乡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土地发展权的配置方式、原则和手段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宪法规定,土地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然而,成千上万的农民正要求土地私有化,并且正单方面地在内部分割集体土地。  相似文献   

15.
正历史地看,中国土地财政现象的产生和形成,是中国特定制度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实质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条件下,集体土地国有化和国有土地加速资本化,而政治晋升激励、征地拆迁成本弥补不充分等因素也起到推动作用。(一)国有和集体所有并存的土地公有制及征地制度安排。中国《宪法》规定:国务院受委托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土地所有权,并通过《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层层委托给地方政府具体管理。实际当中地方政府把土地"分级管理"变为事实上的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0月,我们党召开了十七届三中全会,时隔10年后再次聚焦农村,就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在文件出台前,有专家呼吁,土地产权改革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坎,应成为全会讨论的核心内容。有的说得更直白,呼吁全会大力推进土地私有化。在文件出台后,有专家解读说,土地流转是文件最大的亮点。在经过媒体这么一番热炒之后,社会上许多人还这么认为,包括一些贯彻落实文件的地方领导也这么认为。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加入WTO后,则对土地市场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土地市场是伴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产生、发育和发展起来的。从1987年深圳敲响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第一槌起,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运行良  相似文献   

18.
辛渐 《经济导刊》2013,(12):41-42
<正>距离在无锡阳山发行首单"双合作社"模式土地信托后不久,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北京信托")日前在江苏省句容市后白镇又成立北京信托·金色田野土地信托1-5号五只土地信托(下称"金色田野系列"),受托土地规模达9928.46亩。不同于现有土地信托将土地租赁给单一专业种植单位的做  相似文献   

19.
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战略只能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恰是产粮之地越来越少、藏粮之地越来无的过程;土地私有化并不能保障耕者有其田,生产效率与生产社会化发展密切相关,必然要求不断否定生产资料私有制,通过私有化保障耕者有其田违背了土地所有制的正义要求;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从根本上阻碍了粮食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恢复小农土地私有制更不利于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如是说启示我们,农地公有才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实行土地公有制的国家。长期以来的实践表明,我国在土地使用方面存在着土地滥用、土地闲置等土地资源低效配置的情况。这说明仅靠公有制并不能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使用和高效配置。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土地这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迫切需要进入市场流通,得到更有和的利用,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