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分析和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对于化解新时期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理改革中各方面利益关系,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诸多在发展中暴露出来的社会矛盾与问题都有待解决,如工人下岗、老龄化的加剧与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多等.居住区建设解决了城市化中硬件设施的建设需求,但是也在一定成度上加剧了社会矛盾也增加了社会问题.居住区改造与社区建设的有机结合,塑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惠茜 《大陆桥视野》2009,(11):83-84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关系紧张突出表现在城市发展向农村征地以及城市建设拆迁引发的社会矛盾。但随着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对失地农民进城后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政府如何化解这些矛盾所应承担的职能和责任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城乡二元化的矛盾,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解难破的矛盾。为了破解这一矛盾,我们作出了各种努力,但都未能达到理想的绩效。现在党的十六大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  相似文献   

5.
运用市场机制 促进土地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州市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建设用地需求一直居高不下,保护耕地与经济建设用地需求形成了比较突出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实现土地资源配置方式从行政划拨向市场配置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城市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协调,真正做到“建设”与“吃饭”两不误,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将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化解社会矛盾和处置突发事件中基层党组织存在组织力量薄弱、社会控制弱化、认识不到位、干部能力低、处置风险大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在化解社会矛盾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的能力建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前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时期,在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新的社会矛盾开始叠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面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局面,并开始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决策,而推进公益广告事业发展,利用公益广告的特殊社会功能,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工具。但依据调查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状况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协调,认真分析成因,从政策导向、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探究,研究对策,更好地发挥公益广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城乡经济建设研究所所长陈淮教授指出,由于资源有限,带来了人们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尖锐矛盾,耗费资源与整体发展的尖锐矛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尖锐矛盾。所有这些矛盾都是不可避免的,解决这些矛盾要靠十八大提出的治理社会的现代化能力和水平,靠不断完善我们的社会共同约定。比如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的依法治国,靠调度一切积极因素,靠所有社会老百姓的共同努力,而不是靠几个官员的高瞻远瞩。靠我们发展科学技术,融人世界文明的大家庭来共同解决。  相似文献   

9.
<正>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列宁逝世以后,长期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是把社会主义看成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仿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那样地尽善尽美,是那样地完全和谐。毛泽东同志说,那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改革20多年来,政府自身的矛盾已成为改革进程中各种矛盾的汇焦点,各种经济社会矛盾的交织将政府改革推到前台。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目标。指出了中国政府改革的走向: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要求政府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快市场监管、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更要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完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中国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实力的逐渐增强,社会发展逐渐步入转型性,社会矛盾凸显,如何发展越来越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重视。以科技社团为代表的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美国硅谷科技社团的发展进行分析,重点对其运营机制、发展特点进行剖析,力求探究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的经验,为新时期中国科技社团的发展提出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农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矛盾日益突出,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更加紧密,土地的利益矛盾日益尖锐,小块经营的小生产与发展现代农业的矛盾日愈显现。这些矛盾和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土地国策的落实,影响到农民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影响到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影响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民政工作担负着调节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本文就民政工作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发展民政工作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促进社会公正、化解社会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上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制度的人性化建设、制度的公正性建设、制度的民主化建设与制度创新建设。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形成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规范制度体系,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路径所在。  相似文献   

16.
论经济关系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当中发展和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基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任何社会变革都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起码要求和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以社会生产关系为核心和基础的经济关系和谐,无疑是社会关系和谐的最关键环节。促进经济关系和谐,因此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目前的经济关系还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从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就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关系和谐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载体,在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展开,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也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重视。然而,如何化解城市建设亟待大发展与政府所能提供的有限资金之间的矛盾,成为摆在各级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面前的一项中心课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之人地矛盾的激化,建筑物的高层化已经普遍化.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来探讨高层房屋建设施工的技术.介绍高层房屋建设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实际应用的情况.以达到初步了解建筑技术发展概况的目的,以及新技术在高层建筑建设中带来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面对转型升级阶段多发的社会矛盾,只有适应社会变化要求,积极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改进社会管理方式,加强网络监管和舆论引导,培育社会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夯实社会管理基础,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国家发展模式的转型,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长期以来,一些被'发展至上'理念所覆盖的社会矛盾开始浮现出来,党建、公民权利、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些主要矛盾,文章对这些矛盾做了分析,并从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现代性和霍布斯—《论公民》这三个政治学理论角度论述如何改善国家治理,以期对化解当前这些社会矛盾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