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1 毫秒
1.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实施,是为了使财政部门预算会计的核算更加规范,使总预算会计的职能作用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但现在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在主体地位、科目设置及收付实现制基础上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不统一,会计科目设置单一及负债信息不完整等情况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使财政风险管理的信息数量和质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的新预算会计制度(《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于规范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和单位财务管理,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制约了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3.
基于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影响的渗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会计核算的方法和内容,对促进新财政制度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改进会计核算方法、重构会计核算目标、完善会计核算内容和优化会计报表体系四个方面论述了新财政环境下总预算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影响的渗透,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的新预算会计制度(《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于规范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和单位财务管理,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制约了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其中,单位预算会计又包括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从预算会计的适用范围看,相当于国外的政府会计。1997年,我国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制定并发布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医院、学校、测绘等特殊行业的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会计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预算会计指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企业会计经一系列改革已从收付实现制改革为权责发生制,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而预算会计目前实行的是1998年实施的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内的预算会计制度。政府会计体系仍沿用原来的预算会计管理体系。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预算会计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而  相似文献   

7.
新发布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对总预算会计清理往来款项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清理往来款项的工作是一项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工作,文章具体从协调上下级财政间的关系,做好体制结算工作;清理借入借出款项,及时做好债务情况分析;及时处理应收应付款项,明细项目核算需准确;加强审计监督,让内部控制制度助力往来款项清理工作等四个维度的内容对清理财政总预算会计往来款项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预算会计制度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国家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包括《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等。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缺陷,这些缺陷增加了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应该完善预算法,建立政府会计体系;加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收付的收缴、支付、监控机制;加强账户管理并且完善财务报告体系,以弥补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漏洞。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入WTO后,预算会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正在推行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管理改革,都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全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财政总预算会计,与新时期的财政管理目标越来越不相适应,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讨论和分析了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国际上政府会计改革的趋势及原因。提出了改进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建议和建立中国政府会计核算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在1998年实行新预算会计制度以前,我国预算会计体系主要由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两部分组成。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各级政府及政府单位中的作用,1998年预算会计改革重新设计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预算会计体系。这个体系由各级人民政府财政会计、事业单位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参与执行财政总预算收入执行的国库会计和收入征解会计组成。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以财政部1998年颁布实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一系列预算会计新规范为标志,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会计规范体系.但随着建设节约型政府的提出.以及对预算管理体制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在执行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如何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及其配套改革措施下进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的改革,已成为当前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现实,本文从正确认识预算会计的基础作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应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需要,确立预算会计的管理内容以及预算会计制度应与国际政府会计通行的做法相衔接四个方面对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不同时期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预算会计制度进行过几次重大的变革。我国预算会计制度主要由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构成。在政府预算中,这些制度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然而在目前国际会计准则走向趋同的趋势下,我国政府收付实现制的预算会计开始向权责发生制过渡。针对目前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一些现状,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一些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我国的会计体系一直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企业会计体系,一是预算会计体系.预算会计体系中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两个分支.预算会计改革,把事业单位会计同行政单位会计区分开来,建立了单独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分行业的会计制度,这是预算会计法规建设上的一个突破.  相似文献   

15.
徐国民 《经济师》2006,(2):225-22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职能的转换和财政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从只反映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扩展到又反映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文章从财政总预算扩展后的名称,与其他会计的关系,扩展的必然性和相关内容的会计处理等方面对财政总预算会计扩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预算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商业单位会计。预算会计和西方国家,主要是政府的预算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活动。在中国政府的预算收入和支出账户的预算会计的活动,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我们目前的预算运行现金基础会计制度,这个体制,在过去的几十年基本上满足和适应中国的财政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需求。但自20世纪90年代,一些主要的西方国家政府,政府预算和会计已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概念,这一成绩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和使用,已成为世界的预算和政府会计的一大趋势和发展方向。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现有的基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制度不完整地反映会计信息披露。其自己的预算管理制度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三项改革”的深化,不利于整合与国际会计惯例,因此,改变现金收付制会计的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预算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会计体系分为预算会计体系和企业会计体系两大分支,其中,预算会计体系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自从事业单位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分开之后,国家相继出台和实施了适用于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两大分支进行简要介绍,进而对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之间的区别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各级政府的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都需要总预算会计进行核算、反映和监督。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解决总预算会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是当前总预算会计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1 我国会计准则的改革 1.1 第一阶段 1949-1979年,建立各行业统一的会计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前,既没有全国性的会计准则和各行业的统一会计制度来规范各行业的会计工作.建国初,财政部制定和发布了<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预算会计不能真实、完整地核算和反映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后出现的新业务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使财政资金的流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需要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的核算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同样,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也要核算和反映这一资金流向的变化。尽管财政部已针对改革试点情况在预算会计制度中作了一些相应的修改,并制定了试点核算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