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在城乡二元社会体制向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转轨的过程中,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对于改革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地方政府的角色错位和不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GDP取向等问题,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参与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的负面影响还没有根除,阻碍着农民工权益的实现和保障,农民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还处于劣势地位,社会组织还没有覆盖农民工群体等。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就必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改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制度环境;必须开放现有社会组织和培育新兴社会组织,吸纳农民工加入各类相关社会组织,构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组织环境;必须发挥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培育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社会舆论环境;必须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工的维权能力。  相似文献   

2.
探析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工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其基本的劳动权益应得到保障,因此应积极探寻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有效途径,推动农民工问题的早日解决。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活跃着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权益保障是社会发展转型的必然产物。分析政府职能发挥不当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探讨政府在农民工权益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政府职能转变来切实保护农民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权益受损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工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们的权益保障也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有的权益受到了保护,但是,与他们巨大贡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的权益保障还相对贫瘠,权益受损问题还严重存在。该文从对农民工社会权益受损问题入手,通过对其历史与制度的归因分析,着重从制度上提出了解决农民工社会权益问题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是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劳动力群体,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独特社会现象.农民工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针对农民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改善农民工生存和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但从现实看,农民工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从五个方面就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与对策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现状: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加大;积极探索建立权益保障长效机制;农民工工作得到各方面支持。存在的困难: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还比较低;农民工工资普遍较低,增长缓慢;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差;农民工社会保险政策亟待完善;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的对策措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切实抓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7.
论农民工就业权益受损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就业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有效保障农民工的就业权益,需要采取制度创新、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增加公共服务、平衡劳资关系、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边缘群体,劳动权益经常地、频繁地受到侵害,原因在于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地方政府在发展上的短视、资本的贪婪及农民工自身素质较低、组织能力差等诸方面。完善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必须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规范用工制度,完善相关法规,赋予农民工维权的法律手段与途径,使农民工能真正享有平等就业权、劳动报酬权、职业教育权、民主管理权等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9.
鲍震字 《经济论坛》2010,(12):38-40
农民工养老保险是建设和谐社会和新农村的社会支持体系,是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进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农民工退保率高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本文认为,制度设计的缺失与农民工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博弈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应从政府与农民工两个角度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问题形成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中体现为“收入低、地位低、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农民工问题成为近期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对农民工认识的基础上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农民工形成的新解释 ,进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