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中国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一项又一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被认可。面对如此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成为非物质文化面临的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首选方式。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带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殷剑 《大陆桥视野》2016,(24):245-24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知之甚少,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境况.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承的专业队伍,政府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法制化建设也相对落后,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认定难、传承难、保护难",同时学界和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存在理论和理念上"误区".政府应当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责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去"经济化"的目的和色彩,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保护、研究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和公益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处于城市的人类文化遗产面临日益严峻的保护压力。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最优秀遗产,对其的保护和管理折射了一座城市的文化遗产价值观和城市的文化活力。梳理北京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和不足,探寻科学管理、活化传承,对于提升首都的文化软实力,凝练首都城市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们始终面临着经济大开发与环境大保护的两难矛盾。一方面,我国西部既是生态屏障地区,同时也是生态脆弱地区和环境敏感地区。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又是中国经济落后的地区,面临的发展任务特沉重。经济大开发与环境大保护的矛盾尤其突出。探索新的思路、寻找西部经济大开发与环境大保护之间的结合点,变“两难”为“双赢”,理论和实践上都已经有了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的GIAHS项目推动下,国际社会兴起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热潮,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水产文化遗产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水产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其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制订其保护与发展战略和政策,不仅是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对于维护渔村景观、保护水产生物多样性、传承传统水产文化、促进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文章基于GIAHS项目框架探讨了水产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外延,水产文化遗产的功能特点,以及保护与发展战略、政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要走专业化经营管理之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然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也是旅游产业的稀缺资源,既要加以保护又要进行合理适当的开发利用。对它的保护与利用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可以使之成为人类永久享用的精神食粮,处理不好则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目前中国这一矛盾较为突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文化遗产法律上的所有者即国家政府担当了两个角色,既是保护人又是开发人,实际形成保护人角色空置。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政企分开,即把自然文化遗产的所仅与经营权分离,把经营权交予专业化的景区企业经营,做到政府监管、企业经营,各司其责,双方受益。专业化的景区经营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拥有保护自然文化遗产专业队伍应是该类企业的主要资质。该类企业的经营活动限定在遗产保护下的景区使用权上。  相似文献   

7.
王磊  李涛  刘志林 《经济地理》2023,(2):229-237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和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文章基于价值—特征—保护(V-C-P)视角,以黄河流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全面认识其类别结构、空间分布、文化生态等特征,深刻阐释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代价值,探索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系统策略。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结构、空间分布和文化生态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程度、内容专业性程度以及传习难易程度密切相关;遗产专业技艺性越强,其传习和保存越困难,遗产数量越少,空间分布越集聚,文化生态失调越突出。(2)当前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文化生态环境压力大、时代价值阐释不充分、系统性保护工程薄弱等主要问题,亟需探讨适宜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支撑—实施—保障”系统性策略,促进遗产保护和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大陆桥视野》2009,(12):27-27
本刊讯:2009年11月3日,来自中国、中亚五国、印度、伊朗、阿富汗等15个国家的近60名政府代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专家学者,聚集在陕西西安,共同协商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问题。西安市市长陈宝根在会议上指出,丝绸之路以跨国合作、文化线路的形式“申遗”,既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有益创新,也有利于提升遗产所在国的国际影响和地位。  相似文献   

9.
张伟 《江南论坛》2014,(1):48-49
正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和难点在乡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看,"美丽乡村"建设与近年来被纳入国家文化保护工作重点的"传统村落"保护有着异曲同工的契合点。传统村落,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生发的文化空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由于个别地方政府官员、村落居民等方面对传统村落的属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些不当行为,使得传统村落的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不过令人欣慰  相似文献   

10.
文化遗产保护是动态发展的概念,总结了文化景观 的3类意义:1)文化景观作为物质实体;2)文化景观作为概念 和过程;3)文化景观作为方法和工具。指出当前世界遗产及 文化景观保护中存在的自然和文化分离现象,揭示了西方哲学 的二元两分法的背景根源。介绍了IUCN和ICOMOS为融合 自然与文化而进行的“连接实践项目”和“自然文化之旅”2 个项目,推广他们在不同地理和文化背景下,为更好地连接自 然与文化遗产的治理和管理实践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引领作 用,主张非西方原住民社区、地方社区应该在推进“自然文化 之旅”工作中占有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1.
广州万亩果园“护肺”与“保胃”矛盾的解决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万亩果园由于果树老化,人口膨胀,生态失衡,陷入"自然衰败—人害破坏—更加衰败"的恶性循环中。通过揭示广州万亩果园生态环境污染与果农生存问题之间的矛盾并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考,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确立有效的循环经济之路和发展要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理念;在具体对策上,一是政府履行职责,落实环境治理;二是政府投入,翻种果树;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四是完善市场调查与反馈,引入市场。  相似文献   

12.
王雅慧 《经济论坛》2003,(11):51-52
一、驰名商标特别保护的国际立法评介1.驰名商标的特点。目前,关于驰名商标的概念有很多种。有法律上的定义,也有学者的观点。但对驰名商标的含义,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共识。从最早提出驰名商标概念的《巴黎公约》和影响巨大的TRIPs协议的有关规定来推论,①驰名商标必定是一种商标,必须具有一般商标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件,是生产经营者用于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商业标志。②驰名商标是商标,而不是其他的商业标志,如商号、地理标志、商品装潢等。《巴黎公约》认为驰名商标是商标中的一种,TRIPs协议同样把驰名商标列入商标类,并与其他商业标志…  相似文献   

13.
公众参与环保行为中的性别“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公众环保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悖论",即女性参与环保行为并不比男性突出,与国内际主流观点不一致。剔除掉同质因素外,其原因并不是由于妇女家庭责任的减少,也不是其感性倾向的异化,而是妇女通过学校教育和电视媒体等社会教育渠道获得的专业环保知识较少,进而降低其环保意识,迟滞其环保行为。文章最后提出了提升妇女参与环保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注民企“国际联姻”中的品牌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济全球化和政府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国际联姻"愈益成为新的热点。然而,"国际联姻"虽然好处多多,但也隐藏着陷阱和风险,其中民族品牌正在"联姻"中弱化和消失,外国名牌正在"联姻"中吞噬民族名牌,民营企业必须采取恰当的对策加以设防和保护,才能维护民营企业在"国际联姻"中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5.
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害小股东利益引起理论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但对大股东的监督努力关注不够.事实上,由于大股东通过监督努力提高了公司价值,所以既有的文献认为控制权私有收益等于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的思路有悖于控制权价值的实质.同时,大股东也存在利用自己的控股权优势进行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自利行为,这是由于小股东"搭便车"使得大股东的监督成本得不到补偿所致.笔者通过理论和模型分析,认为要对大股东的监督努力给予合理的补偿,同时要利用法律等治理机制强化对投资者的保护,降低大股东存在的侵害问题,从而促进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谭波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5,31(1):158-161,179
"大部制"在行政体制改革中应该被赋予广义的内涵。决策与执行是一个良好的观察视角。观察西方国家的环保机构设置,不难发现其中的"决策–执行"分开的这种潜在趋势。以决策权的集中与执行权的社会化及专业化为主线,整个改革必须在法治的环境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方能保证制度改革的最终效果。  相似文献   

17.
"波特假说"认为,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效应.环境税法是一种典型的环境规制,在中国实施较晚,绿色经济效应尚不明朗.在环境税法规制下,企业竞争力从传统模式向绿色模式的转变是一个渐进过程.本研究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基于中国企业的样本数据,在环境税法规制下,实证性地比较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绿色竞争力和传统竞争力驱动路径上的差异,解析了环境税法激励的微观机理,提出了中国企业从传统竞争向绿色竞争的转变路径,从而促进了中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欧盟“环保新指令“是假借保护环境、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名义而出台的,其实质则是一项典型的绿色国际贸易壁垒措施.“环保新指令“在欧盟得以通过有着其深刻的思想、政治、经济背景,迎合了欧盟一般民众的环保诉求,但其影响却不限于欧盟,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我国出口产品到欧盟的相关企业将造成巨大冲击,因此,我们要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降低其不利影响,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思想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在基本内涵上具有高度的指向同一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保护知识产权具有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三个代表”的战略指导性与知识产权建设的环境刚性之间具有动态联系。  相似文献   

20.
流动儿童权利保护“无锡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社会各方共同关注的新课题。近年来,在锡外来人口日益增多.现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平均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流动人口已达17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其中流动儿童超过了12万人。应该肯定,构建和谐宜人新无锡.离不开大量在锡务工人员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但是.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强、生活不稳定等因素.跟随在锡务工人员而来的流动儿童同本地儿童相比较.生存、发展水平明显偏低。因此,保护流动儿童权利被列为《无锡市2001-2005年儿童发展规划》重要实施项目之一。2001年.国务院妇儿工委和联合国儿基会确定无锡市、石家庄市为“保护流动儿童权利”项目试点城市,同年10月,“保护流动儿童权利”项目在锡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