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利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统计数据,探讨知识经济下"核心—边缘"结构所特有的形式及对其形成的机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在扩散效应、区域政策等机制的作用下和知识经济因素的影响下"核心—边缘"结构已发生了嬗变。主要表现为新经济下"核心—边缘"结构呈现出的新的形式:单核心结构、多核—核心边缘结构、空间一体化结构,在这三个阶段里核心体内容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2.
核心国和边缘国的分化体现了空间范畴下经济一体化区域内的发展不平衡,欧债危机使欧元区成员国关系加速向"核心-边缘"模式分化,加大了危机解决的难度。本文重点研究欧盟特别是欧元区中核心国与边缘国的分化,发现边缘国的竞争力危机将使分化长期存在,未来如不能有效缩小这两类国家的差距,欧元区将面临崩溃的风险。因此,提升参与国竞争力,避免成员国之间的分化,保证各国平衡发展,是顺利推进一体化进程的前提,这对近年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一体化新模式的推进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唐柳  俞乔  鲜荣生  李志铭 《经济地理》2012,32(7):141-146,134
旅游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经济系统中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空间组织关系的集成反映,其合理性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作用显著。立足于西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和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以"核心—边缘"理论为指导,通过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了西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状态,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指标体系划分了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构建了"一带、四点"空间布局结构,并提出了强化区域空间发展定位和联动发展、加强特色产品开发等实现空间结构布局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总被引:83,自引:1,他引:83  
汪宇明 《经济地理》2002,22(3):372-375
核心-边缘理论为区域旅游规划提供了建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系统的认知模型。运用这种空间结构模型,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景区土地利用功能配置与都会城市旅游圈层构造,以及促进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方面可取得满意的实践成果,核心与边缘地区应该是一种平等竞争,优势互补,合作互嬴的空间关系,发展核心,带动边缘,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兴措,发展中地区要注意培育旅游核心区,形成旅游创新活动基地,带动边缘区域发展,壮在整个区域的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空间结构与组织是"资源诅咒"研究被忽略的一个分析视角。在资源型经济的自强机制作用下,人口与经济活动倾向于空间分布的分散化,形成资源型区域特殊的"核心边缘"结构和要素流动特征,导致核心区域集聚效应弱化及偏态的城市功能,反过来又制约制造业集聚、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化了反工业化倾向,促使区域发展落入"资源诅咒"陷阱。通过对山西省核心边缘结构及2000—2010年人口与经济集聚动态等分析,对上述观点做了验证,并提出基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空间结构优化路径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2005年深圳农民工整体网络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讨论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无论社会支持网络,还是社会讨论网络,都有一部分农民工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而另一部分则处于边缘位置。女性农民工群体中少数个体处于核心位置,多数个体处于边缘位置,男性农民工群体正好相反,男女混合农民工群体核心成员也较少,边缘成员较多,但两者的数量差异要小于女性农民工群体。总体而言,社会支持网和社会讨论网核心边缘成员之间在个人属性特征和流动特征两方面都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7.
徐敏  曹芳东  朱海珠 《经济地理》2020,40(4):223-231
流动网络的成长和形成,表征了当今社会的流动性特质。文章基于地理标记照片数据,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多元回归及广义矩等多种分析技术和方法,对苏州城市内部入境游客流动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化过程及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针对流空间的时空演化分析,在不同的流量约束下,苏州城市内部节点间的流动路径发生较大改变,形成了以姑苏古城区为核心节点,不断向外围地带节点延伸的放射性特征,表现出相对稳定的"一核多点"的空间结构模式。②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和广义矩(GMM)估计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分析,发现资源禀赋、区位交通、市场需求、经济发展、政府行为、基础设施等因素对入境游客在不同时空下产生影响和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甘肃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为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丝绸之路贯穿甘肃全境,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资源优势未能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鉴于此,文章运用"点-轴渐进扩散"理论,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旅游资源赋存状况及旅游空间结构分析,试图构建以旅游核心节点城市为"极点",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轴线"的"点-轴"渐进扩散结构模式,从而对甘肃旅游产业一体化选择以及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冀承 《新经济》2013,(29):23-23
边沿地区的经济增长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乌鲁木齐市作为乌鲁木齐经济圈发展的增长核心,形成了辐射整个乌鲁木齐地区的经济增长极。随着第二产业从乌鲁木齐市向边缘地区转移,本文建议乌鲁木齐政府通过多样化财政政策,发挥乌鲁木齐市的核心作用的情况下,建设周边的良好经济发展环境,从而带动整个乌鲁木齐经济圈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SECI模型框架下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成长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重要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知识管理的成败。SECI模型是知识转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构建了知识转化研究的权威性理论平台。根据我国企业知识转化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现实性经验,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经验性的分析揭示了我国企业知识转化在核心竞争力成长路径上微观激励性功能,从而为我国企业广泛地开展知识管理战略、大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中,知识外显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知识社会化与知识内隐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知识组合化的功能最弱,有待进一步开发与拓展;同时,技术能力的成长效应最为显著,管理能力次之,而市场能力的成长效应最低。  相似文献   

11.
汪德根  陆林  陈田  刘昌雪 《经济地理》2005,25(6):904-909
“点—轴系统”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旅游地系统是旅游发展的物质载体。在分析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以及旅游地系统现状基础上,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地系统,确定旅游区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并利用重点发展轴将以“点”为中心的“面”即各级旅游地系统空间网络化,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板块旅游”空间结构体系,从而优化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南论坛》2013,(7):I0002-I0003
常熟位于长三角核心地带,沪宁发展轴与沿江发展轴的交汇处,东临上海,南接苏州,西靠无锡,北临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总面积1276平方公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省际边缘区传统制造业集聚现象的观察和反思,结合企业实地访谈,认为省际边缘区双向联系的过渡型区位条件,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传统制造业具有较强的集聚引力。通过对皖浙省际边缘区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聚过程的分析,发现文化因素、种子企业、主体行为分别主导了省际边缘区传统制造业集聚的萌芽过程、成长过程和扩张过程,提出了省际边缘区传统制造业集聚的动因,是边界效应由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条件下,多要素时空耦合和系统耦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构建了耦合的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14.
罗辉 《经济研究导刊》2007,(12):145-147
划分各省域主要发展轴的等级的科学方法是聚类分析法.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发展轴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密度等指标,对中国各省域主要发展轴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对我国省域点轴系统的类型作了进一步划分.结果表明,山东、广东和江苏等省域点轴系统处于较高水平,安徽、江西和山西等省域点轴系统处于较低水平.启示是,无"核"的省域应加快"核"培育;有"核"无"轴"的省域应加快"轴"的培育;单"核"单"轴"的省域在条件成熟时应向多"核"多"轴"的经济空间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15.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点—轴”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点-轴"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青藏两省区旅游业资源"点-轴"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6.
四川与云南两大旅游大省旅游合作与竞争的话题由来已久,但大部分的着眼点在旅游开发较早、景区等级较高、知名度较大的川西和滇西北地区,而对川南和滇东北关注较少。文章将眼光伸入学者们少有探究的滇东北和川南这一旅游次发达地区,根据核心—边缘理论,通过分析滇东北和川南几个城市之间旅游合作的合作基础,提出该地区区域旅游合作产品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7.
南疆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点—轴”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疆铁路沿线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开发程度上与内地有一定的差异。要改善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局面必须对该地区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规划和深度开发,更重要的是找出适合该地区的开发模式。以"点—轴"开发模式为理论基础,阐述了"点—轴"模式在南疆地区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南疆地区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提出了开发旅游资源和完善旅游产业结构的战略性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韩增林  刘伟  王利 《经济地理》2005,25(5):662-666,676
以旅顺北路产业规划为例,具体研究“点—轴系统”理论在中小尺度区域交通经济带规划中的应用。首先从分析旅顺北路经济带的规划背景及问题人手,重点研究经济带沿线的产业规划布局现状;其次对经济带未来的产业规划进行预测与评估;最后深入探讨“点—轴系统”理论对交通经济带规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首先建立反映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城市综合实力得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加权Voronoi图,从市域、省域及跨省域等多层级核心—边缘视角研究广东与广西35个城市的经济影响区,得出从2002—2010年各城市经济影响范围的空间变化:实力弱—弱城市之间的空间吸引范围基本不变,强—弱之间有扩展趋势,强—强之间有缩小趋势,两广核心—边缘结构稳定。为进一步考虑城市等级差异性,对比分析广东与广西不同等级城市的经济腹地,研究发现,这种腹地结构是多层级、嵌套式的。理论上,各边缘区应依托其核心城市的发展,提高同核心城市之间的连通性,加强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20.
区域旅游“点—轴系统”演进研究——以陕南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点—轴系统"理论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提出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文章认为区域旅游"点—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特征具体体现为:吸引物集聚、旅游者集聚、旅游设施集聚、良好的可达性和充盈的客源市场促成旅游节点,具有一定规模旅游客流流动的交通干线是旅游轴线形成的标志。研究发现区域旅游"点—轴"结构系统发展经历"点—轴系统"发育前的均衡、"点、轴"初步发育、"点—轴系统"成长发育和"点—轴系统"成熟发育四个演进阶段。在2000年以前,2000—2002年,2002—2005年,陕南区域旅游"点—轴系统"分别经历了"点—轴系统"发育的前三个阶段,但之后,陕南旅游发展缓慢,至今未迈进旅游"点—轴"结构系统的成熟发育阶段。文章进一步探讨推动陕南旅游"点—轴"结构系统发育成熟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