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集成制造,网络经济与虚拟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虚拟一体化中的供应商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管理》2000,(1):48-49
  相似文献   

4.
专用性资产特性、组织剩余分享与企业制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基于现有的企业理论对专用性资产的分析通常集中于专用性程度而对其他特性关注不足,尤其同于专用性资产特适性的情况,考察了专用性资产特性对企业治理机制选择和组织剩余分享的影响。文章在将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中的“剩余”解读为“组织剩余”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专用性资产的特性,如资产的相对重要性、适应范围以及监督和计量的难易程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的虚拟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虚拟垂直一体化中的经销商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8.
资产专用性、资产一体化与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评论》2007,144(2):90-95,109
从资产一体化和资产专用性的角度来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我们采用一种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因子分析法来综合评价2000年我国深沪两地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对收购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购公司并购绩效从整体上呈上升与下降交错的趋势,且与资产专用性正相关,同时前者不仅与股权控制变量短期内存在显著相关性,也与组织控制变量存在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汪锐  郑晓丹  何丹农 《经济师》2001,(10):14-15
文章对一种基于制造业的标准化、智能化、集成化的企业组织形式———虚拟制造组织的定义、内容、特点及其存在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 ,认为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前提下 ,虚拟制造组织能够使外部化的市场行为内部化 ,有助于效率的提高 ;虚拟制造组织具有多种经济效应 ,从而保证了虚拟制造组织在经济上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6—2009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并对交易费用进行细分,实证分析了不同的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对纵向一体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行为具有显著的行业差异;管理性交易费用、资本市场交易费用和商品市场交易费用是显著影响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的重要因素;资产专用性与纵向一体化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内的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浩峰 《经济经纬》2007,(3):110-113
在人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不完全契约的条件下,农业合作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存在着机会主义动机和组织运行过程中造成的种种组织冲突.农业合作组织内协调机制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农业合作组织各成员方如何安排适当的契约方式和组织的治理结构来减少组织的运行成本.具体内容为从投资弹性、投资的相对效率、资产的独立性和人力资本的必要性等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合作组织成员间要素联结契约方式选择原则;根据信息的联结模式讨论合作组织治理结构的设计原则;根据价值链理论分析组织目标确定、分解和调整过程中协调矩阵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2.
樊华 《经济与管理》2004,18(5):68-70
虚拟资本是与实体资本相对应的资本形式,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虚拟资本的扩张,资产证券化、金融衍生产品等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促使货币政策目标迁移,不同政策工具作用差异明显,传导机制复杂化。虚拟资本的扩展,需要采取具有实效的货币政策措施:健全金融体系和监管体系;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充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业务;积极采取关注和影响金融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融合是当今IT企业迅速成长的新途径、新模式,它对传统的企业组织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以企业融合为纽带,利用系统理论协同学的思想和方法,剖析了IT企业组织结构演变的自组织过程。研究表明,基于融合的IT企业组织系统演变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自组织过程,自组织过程的每个循环体中主要包括耗散结构阶段、协同机制阶段和协同竞争机制阶段。  相似文献   

14.
路虎  周密 《经济地理》1996,16(2):1-5
本文探讨了期货市场发育的区位条件与空间组织的基本规律,分析了我国期货市场发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我国期货市场空间组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整合了的一体化组织理论框架包括:组织内部由社会、技术、经济侧面组成的结构层面、制度层面、意义层面3个层面;技术环境、制度环境对组织的制约及其应对;组织内、外相互作用意义上的目标整合、协调机制及基于目标的组织管理。新的组织定义是,两个以上个人组成的,经有目的协调而应对内外技术性、经济性、社会性要求,具备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职能性、社会性存在。  相似文献   

16.
    
Evidence is provided in this article for the existence of a stochastic unit root (STUR) in a proxy for the US risk‐free interest rate, in preference to a standard fixed unit root.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STUR, on estimating and testing the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are also examined through simulations. The effects of the STUR in the risk‐free interest rate, on conducting unit root tests for excess market returns and estimating the betas of assets, are found to be qualitatively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standard (fixed) unit root. Thus, this article confirms the conjecture of Markellos and Mills (2001 ,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8, pp. 499–502) on the risk‐free interest rate following near‐integrated processes, at least for a STUR.  相似文献   

17.
Changes in 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indicators over the 2000–2007 period are used to assess factor adjustment pressures that may arise in Korea from the proposed Korea–United States Free Trade Agreement (KORUS FTA). There is considerable scope for 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between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sults show few industries in Korea are candidates for adjustment problems. The 14 industries that may face adjustment pressures account for 13% of all Korean impor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Long tariff phase-out periods, tariff-rate quotas and import safeguards will be used to ease factor adjustment pressures in import-sensitive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8.
供应链问题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澄清关于协调的一系列概念,回顾了组织理论和运营管理理论中关于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如何协调的一系列文献,发现尽管这两种理论关于供应链问题的论述存在不同之处,但所涵盖的协调问题都涉及到问题的定义、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协调的解决方案。总结出了协调问题所产生的根源的6个方面(私人的和不完善的信息、相互依赖性、分散的决策、不确定性、有限理性以及机会主义行为等)以及解决协调问题的3种战略(信息管理战略、激励和补偿机制战略以及共同获取资源和灵活运用合同的战略等)。  相似文献   

19.
袁丹  雷宏振 《技术经济》2014,(4):49-52,72
用组织距离衡量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组织接近\",在双寡头古诺模型的分析框架下,研究组织距离对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水平、产量和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全信息情况下,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越高,则企业联合利润越大;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集群内企业的均衡产量都是其创新投入水平的增函数,但若逆需求函数的斜率较大,则不完全信息对不拥有完全信息的企业的影响较小。最后求得要实现集群内企业的均衡产量随着组织距离的加大而增加则企业的创新水平要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