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东北的经济痼疾在于产业体系的陈旧老化,以及由此而来的体制固化;体制固化又导致市场活力缺乏,使东北原本具有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优势都未得到充分发挥。东北经济要实现全面振兴,必须站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高度,从市场需要出发推进主导产业创新,以第四次产业革命四大源技术领域作为构建产业链的主战场,以此构建全新的产业体系来替代传统的产业体系。在空间上,要集中力量建设适合创新的区域创新品质,重点发挥大型中心城市的作用,推进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主动构建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融合发展的新经济体系,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行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深刻,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的过程中,仍需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本文对省际层面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分析,构建SARAR模型开展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以经济增速为导向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逐底竞争”。环境因素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后,经济增速竞争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负面作用得以弱化。财政分权下,财政自由度的提高增强了地方政府的竞争能力和动机,一定程度上也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了直接的负面作用。但财政激励的弱化又间接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经济竞争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强化环境绩效竞争则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影响。本文对引导地方政府从经济增速的“逐底竞争”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逐顶竞争”转型具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韩云凤 《时代经贸》2012,(16):182-182
产业集群创新涵盖技术层面创新和制度层面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它是现代企业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而且各国政府、企业界和经济学界已经对这一点达成了共识。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的竞争,企业不进行创新就会灭亡,就会被市场淘汰,企业维持自身长期竞争优势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断而卓有成效的进行技术创新,构建自己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时期,必须把健全和发展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放到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经济竞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把健全和发展高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建立健全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构建政府与市场有效组合的高技术产业投资体系和相关发展政策。三是稳步推进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四是营造有利于高技术产业投融资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五是建立适应我国高技术企业“请进来,走出去”和发展高技术产品“外包”业务的金融支持体系。一、加快建…  相似文献   

5.
构建军民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通过对我国产业体系发展现实逻辑进行梳理,指出军民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国家科技自主可控和产业自立自强的客观要求,是适应市场和战场多样性需求的必然选择,是知识向生产力和战斗力转化的内在需要。从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组织变革和集聚发展4个维度对军民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的内在机理进行阐释,从做强实体经济、强化协同创新、发展现代金融、夯实人才基础等方面提出构建军民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海南建省以来一直在进行自身现代经济体系的构建探索,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目标为海南开启了新一轮探索。海南与其它自由贸易区存在诸多差异,现代经济体系的构建必须认识这些差异及海南发展的现实背景,应当在明确创新型经济、绿色经济、包容性经济、外向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属性要求的前提下,切实处理好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关系,把握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内向经济与外向经济、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生产分散与集聚、政府主导与市场自发发展的关系。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发展具有创新性较强的生产性服务和高端服务产业,以创新性产业的发展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注重产业的关联性,把尽可能多的产业融入到相关产业链条之中,获得产业的规模效益和范围效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壮大现有资源指向产业,形成以资源为基础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投资自然资本,以保障现在和将来的自然资本供给。建立负面清单式的产业政策,实现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内在活力,促进海南经济的全面发展,建构起海南的现代经济体系,实现海南建设"三区一中心"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中较为普遍的拥挤效应及转型升级困境,文章采用2012年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营商环境的调查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产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作用机制和微观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产业集聚显著降低了企业选择高端创新模式的概率.原因在于,政府干预的行为惯性为制造业企业集聚营造了依赖低成本竞争的生存环境,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低端化.文章将这种环境下企业低端创新模式的集体选择行为界定为一种特定形式的"创新惰性".为扭转这一现象,需要政府在增强产业集聚市场力量方面积极介入,诸如有利于市场竞争的有效管制和产权保护,均能提升企业创新意愿并同时减弱产业集聚的负向影响.进一步对其传导机制的检验表明,低成本竞争战略确实是产业集聚致使创新模式低端化的一个可能途径.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激发企业创新活性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规范与转变政府行为进而实现集聚条件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和现实基础,决定了二者各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在我国,影响区域创新体系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产业集群组织内部的产业链不长、产品技术含量低和知识流动与扩散半径狭小以及公共品供应不足等;地方行政区划的空间壁垒;科技创新缺乏特色和资金投入有限。为推进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需要: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强地方政府的制度和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下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纵深发展,市场经济已促使各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日趋密切。这一密切的联系是建立在目标统一以及兼有冲突与合作特征的职能分离基础之上的。企业是经济生活的微观组织,是现代社会商品和劳务的提供者以及市场竞争的主体,有权运用其全部财产,依据市场信号独立地进行生产和经营决策,而政府的职能则是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为企业竞争提供服务。本文拟从政府与企业关系的起源及演变入手,比较分析不同国家政府与企业所担任的角色与结构以及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转变职能,企业制度创新,理顺政府与企业关系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只有恰当界定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边界,政府才能真正找准政策着力点,实现与市场和社会的充分互动,形成政策的累积效应.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对政府与市场作用有效性边界研究提出要求.政府与市场作用有效性边界的划分除了要对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职能范围予以确定外,还要关注企业所处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企业自身不同的发展周期下的边界变化.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打造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电子平台,建立金融支持评估体系和预警系统,重视社会力量的作用、按融资性质对中小企业重新分类是合理划分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体系政府与市场作用有效性边界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运用200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以2015年“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产业政策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服务化率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所受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与西部地区企业相比,东部地区企业和中部地区企业所受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能够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增加投资激励创新,进而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同时,产业政策可能通过降低投资收益率抑制创新,进而阻碍制造企业服务化。上述结论不仅能够丰富相关文献,而且可以为产业政策有效性争论提供进一步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区域创新是一个区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和区域经济具备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作为区域经济重要形态的产业集群,以其显著的网络特性成为区域创新系统的理想处所,而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成为各区域实现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从产业集群出发,研究创新网络系统的构成及其运行机制,并提出了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最主要的生产特点是将某一特定的最终消费品制造过程分解为众多的中间产品(零部件)的制造环节,并分别由专业化程度很高的企业进行生产和组装,企业之间基本上遵循市场竞争规则进行中间产品的交易,其本质特点是在企业之间进行知识分割,以获得最优的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但企业之间知识分割亦可能产生一定程度不同类型的知识风险,包括知识同质风险、知识依赖风险和知识匹配风险。因此,企业之间知识分割状态及其变动趋势,影响和决定着产业集群的演化,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起始阶段、形成阶段、扩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4.
袁丹  雷宏振 《技术经济》2014,(4):49-52,72
用组织距离衡量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组织接近",在双寡头古诺模型的分析框架下,研究组织距离对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水平、产量和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全信息情况下,虚拟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越高,则企业联合利润越大;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集群内企业的均衡产量都是其创新投入水平的增函数,但若逆需求函数的斜率较大,则不完全信息对不拥有完全信息的企业的影响较小。最后求得要实现集群内企业的均衡产量随着组织距离的加大而增加则企业的创新水平要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用集群内部同质企业数量表征集群内部竞争程度,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集群内部竞争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集群内部竞争对技术创新既具有促进作用又具有阻碍作用;集群内部的激烈竞争迫使企业之间开展创新竞赛,进而使得每个企业增加创新投入;集群内部竞争的加剧又使得每个集群企业的利润下降,从而导致用于创新的资源减少;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集群内部竞争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曲线呈倒U型。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的六个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现代产业集群的本质在于创新,而知识竞争力是创新的外在表现。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本质特征为其知识竞争力,并根据产业集群知识生产机制分析了产业集群知识竞争力的6种构成要素和知识竞争力模型。  相似文献   

17.
科技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产业技术体系演进不断深化,产业技术轨道跃升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日益突出,并进一步影响创新绩效。由此,构建以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演进为中介变量的产业技术轨道影响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探讨产业技术体系演进的中介作用,并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技术轨道跃升对产业技术体系演进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产业技术体系演进能够促进创新绩效提升,产业技术轨道跃升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不显著,需要通过产业技术体系演进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品内分工发展,分析产业体系演变的内在规律,揭示不同分工形式下产业体系的特征及构成,并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产业分工演进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体系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现状,提出我国基于产品内分工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我国1999—2007年间30个地区21个工业行业数据,实证检验区域内知识溢出和企业竞争对地区产业创新的影响。区域内知识溢出包括产业内知识溢出(MAR外部性)和产业间知识溢出(Jacobs外部性)两类,本文对后者从产业多样性与产业互补性两方面进行刻画,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文献对产业间关联程度差异的忽视。此外,我们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有利于克服模型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MAR外部性与Jacobs外部性对我国地区产业创新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但影响程度不同:Jacobs外部性中的产业互补对创新的推动作用最大,它大约为产业多样性或产业内MAR外部性作用的两倍;区域内企业竞争对创新的影响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