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何敏  田维明 《技术经济》2012,31(11):90-95
利用1996—2010年东北亚国家的贸易数据,验证了出口多样化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系统广义矩方法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了出口多样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就东北亚单个国家而言,出口多样化与人均GDP之间呈U型变动关系,但就东北亚整体而言,这种U型关系并不明显;从东北亚国家的经验来看,出口多样化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出口正处于从多样化向集中化转变的上升阶段,尚未达到U型曲线的拐点。  相似文献   

2.
3.
选取全国31个省及直辖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对基于科布-道格拉斯函数构建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的财政支持对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同,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技金融为我国产业升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其结构优化升级是否受科技金融的影响值得探索。采用2010—2016年我国省级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从合理化、高级化角度考察科技金融对制造业结构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发现,科技金融对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同时其直接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从合理化角度,科技金融对沿海地区制造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程度低于内陆地区;从高级化角度,科技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沿海地区制造业结构高级化,对内陆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另外,通过分析科技金融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间接影响发现,技术创新和要素市场发育在科技金融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过程中发挥积极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经济地理学为中国税收竞争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集聚租的存在有助于获得税收竞争优势,利用我国1994—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产业集聚与税收竞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产业集聚对税收竞争有正向影响;就地区而言,产业集聚水平高的东部地区获得了税收竞争优势,已由恶性税收竞争转向良性税收竞争。建议实施促进产业集聚的政策,创造政府征收集聚租的空间,实现税收协调。  相似文献   

6.
采用国内12家上市银行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建立贷款增长率的动态面板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揭示当前中国资本监管对银行信贷规模产生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当前中国资本监管的政策效应并不明显,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抑制银行放款冲动;建立动态拨备制度,以免经济下行时侵蚀资本;建立杠杆率监管标准,防止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出现监管目标背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对要素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而要素的供给面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不得不面对要素价格不断上涨的局面,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正在丧失.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分析了要素价格变化对中国的出口总量、出口结构、出口贸易方式产生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利用2001~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经济开放对我国地区间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在不考虑劳动力流动的条件下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在进出口中对收入差距影响不同,S-S理论在中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现有实证研究忽视了在华外商直接投资的阶段性,导致数据异质而估计偏误.为避免数据异质和其他计量问题,本文细分数据并采用系统GMM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存在阶段性差异,其表现为:外资集聚效应和市场规模的作用增强,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工资负效应、非市场化的阻碍作用减弱,税收优惠作用由正变负,交通基础设施正效应、非国有内资企业的集聚效应消失.最后,据此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文在测度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收入分配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计量经济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和HAC—GMM、SYS—GMM方法,深入探讨了居民收入分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严重阻碍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且这种影响在时间上没有减弱的趋势,在各地区之间呈U型分布,即东部和西部更高,中部相对较低。同时,金融深化也是促进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在制定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时,应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金融发展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且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方向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1.
向一波 《财经研究》2012,(2):102-111
文章利用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2001-2009年出口交货值和产业销售值数据,对产业的对外市场需求弹性进行了动态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7个子行业的对外市场需求弹性系数作为权重,对装备制造业的对外依存度进行了新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在短期内对外市场需求缺乏弹性,而部分行业在长期内对外市场需求富有弹性;根据对外依存度的传统定义,在产业迅速发展时期,由于没有考虑到市场需求弹性因素,对产业的对外依存度存在高估。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4—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基于全国样本的回归结果表明:正式环境规制对OFDI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但非正式环境规制对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OFDI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具体而言:正式环境规制对东、西部地区的OFDI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中部地区的OFDI具有促进作用;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中、西部地区的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东部地区OFDI的影响不显著。指出:政府需要根据区域经济差异对不同动机的OFDI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13.
赵国华  赵子薇 《技术经济》2022,41(2):108-118
本文首先通过计算中国对拉美七国四类制成品出口密集度等,分析中国对拉美地区制成品出口结构;通过考察中国和拉美七国生产要素结构变化情况对中拉要素禀赋差异作深入分析,以期探究中国对拉美制成品出口结构背后深层次原因。然后构建扩展引力模型分别从总量视角和技术结构视角探析中国对拉美货物出口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拉美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拉要素禀赋差异、中国货币自由度、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水平对中国向拉美出口总量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各影响因素对不同技术类别制成品出口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性。为实现中国对拉美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拉美地区经济更快发展,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产函数法,论文详细测算了1998-2007年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267个城市的要素价格扭曲。接下来,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数据,构建泊松面板回归模型考察了要素价格扭曲对于不同生产效率企业选址产生的影响。按行业、区域分别划分样本以及稳健性检验均表明:(1)较高的要素价格扭曲水平对于该地区新进入的低效率企业的期望值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而对于该地区新进入的高效率企业的期望值则具有显著为负的影响;(2)地区运输成本和环境管制强度对于不同效率企业选址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而其他区域特征解释变量对于选址企业数量的影响均显著,且方向与理论预期一致。  相似文献   

15.
碳市场形成的碳价格会影响制造业各分行业成本的变动,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水平、能源消费量及要素市场价格的改变。采用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GDP水平、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等数据,以每吨60元碳价水平为基准测算碳价冲击对制造业总体及各分行业的影响。结果表明:碳价冲击有助于提高制造业整体的增长水平,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能源要素的需求,并可能改变要素市场上各要素的相对价格。为进一步研究制造业不同行业的异质性,将27个目标行业划分为高碳行业和低碳行业,研究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行业组在受到气候政策规制时对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显示:无论是低碳行业还是高碳行业,碳减排政策都有助于提升产出水平,但对这两类行业能源消耗的影响不同,其中高碳行业在受到碳价冲击时会增加资本要素的投入水平,以替代原有的能源要素需求;而低碳行业并没有显著减少对能源要素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1978-2008年31个省市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分别考察了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和混合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适用性及稳健性。结果表明三种类型的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意义上都是成立的,且都是稳健的。政策含义是,政策制定需高度重视人们对通货膨胀率的前瞻性预期。  相似文献   

17.
杨桂元  王莉莉 《技术经济》2008,27(1):110-115
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我国29个省的制造业在1999--2005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进行了测算,把TFP的增长构成分解为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变化两个成分,并对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省际制造业TFP进行了趋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TFP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当技术进步促进TFP提升时,总会受到生产效率下降对TFP增长的抑制影响;区域间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省级制造业TFP存在条件β收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我国29个省份1991-2007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研究城市化、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协整关系,并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考察短期波动的影响。得出结论:(1)城市化、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城市化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城市化通过创新中介效应显著地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种影响在沿海和内陆之间存在差异;(2)城市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的短期影响,且滞后一期影响强度大于当期,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并不产生短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