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部署及关于中部地区"三个基地和一个枢纽"的定位要求,结合中部六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对中部六省的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比较研究。中部六省根据各自的特点,对"十一五"期间的科技任务进行了科学的规划。  相似文献   

2.
考察和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涉农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征。中国涉农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大致经历了产生、确立、调整、优化4个阶段,该体系的演变具有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国家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及国家科技规划纲要为依托、稳定性与创新性有机结合、支持与资助重心向公共领域转移等特征。最后,提出了该体系存在的一些弊端及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中国各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1个地区2008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各地区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水平都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进一步证实了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并为实现中国各地区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技需求分析是制定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进行科技需求能力对比研究是了解产业科技需求强度的主要方式,是制定科技规划保障措施的重要参考依据。以天津市高技术产业为例,选取20项指标,构建了科技需求能力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并构造了基于熵值法的综合评价模型,从多个方面对天津市主要高技术产业的科技需求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了5点提升天津市高技术产业科技需求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首先基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分析了我国的战略科技需求,再据此定义高校科技供给的概念,并区分供需之间的隐性相关指标和显性相关指标。着重围绕R&D经费、本国人专利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数3个显性相关指标,分析了高校科技供给的现状及相对于国家战略科技需求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6.
科技强省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省区追求的目标,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构建了由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效益、科技环境4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科技强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强省能力进行了实证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各地区科技强省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以科技效益为核心的科技强省实力对科技强省能力起着主要作用。湖北省有较好的科技强省潜力,未来的发展应在努力建设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提高科技效益,增强科技强省实力,最终实现从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面对金融危机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西方国家以科技发展作为重要应对手段,积极调整科技政策,加强科技管理,加大科技投入,重视能源和气候变化,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我国"十二五"科技规划制订中,应该以史为鉴,以邻为镜,改善科技决策机制,提高投入强度,积极发展能源和低碳科技,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对我国的科技发展作出战略性、前瞻性的部署。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政策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科技目标而设定的基本行动准则。文章首先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技发展的相关规划为主线,结合相关的国家文件,把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分成"奠定基础"、"消弱"、"恢复建设"、"改革创新"四个阶段,通过对这四个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政策演化的梳理,接着研究指出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农业科技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据显著地位;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政府就始终强调农业科技工作要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上世纪50年代中叶开始,我国就开始探索农业科技工作和农业生产结合的工作机制与体制,即持续的农业科技机制体制探索。论文最后分析指出我国农业科技政策三大特征是相互相承的,未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继续保持这三大特征外,将更加突出政府在农业科技进步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区域创新是一个地区经济持久发展的动力,分析区域创新的现状是研究区域创新的基础。兰州地区近年来在科技创新环境、政策建设、R&D投入产出、区域创新发展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特征明显。但是,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和"一带一路"战略纲要的规划,兰州区域创新还是存在着长期未决的问题,如科技经费投入少、创新主体不活跃、成果转化率低、金融市场不完善、人才缺乏等,因此结合兰州市目前发展现状提出进一步对应措施,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引领。首先对全国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描述;其次对当前我国各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与科技资源空间布局的协同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资源空间布局的极化特征显著,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与科技资源在空间上呈现不一致的分布特征;最后针对各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与科技资源匹配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科技资源配置的重点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实现科技投入目标强度的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科技投入目标强度,对于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实现"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我国科技投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科技投入目标强度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是除西藏之外最大的藏族聚居地,党中央、国务院以科技援青的战略部署来推动推进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本文以青海省海西州为研究区域,首先概述了海西州科技发展现状,然后从援青省份和青海省科技发展需求两个维度,对海西州的科技援青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结合"十三五"科技规划对浙江省科技优势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双方对接的原则、方式及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构建两阶段Network DEA模型,从产学研融合视角对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各地区之间、各地区内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上,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水平较低是各地区亟待突破的瓶颈.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形式上看受制于地区务件,从内容上看受制于科技成果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效率的低下.通过构建能够保障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的区域互联互通平台,可以调剂各省份科技资源的余缺,实现国家层面整体科技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时期,我国西部区域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科技投入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在总结已有研究文献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西部区域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以DEA模型为主要分析工具对西部区域12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局部和全局性的比照分析,最后,对西部区域科技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引言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政府要创造诸如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金融发展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熵权法和贝叶斯随机前沿模型,从综合产出角度对2001-2014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科技金融发展效率进行了测算,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不同金融投入对中国科技金融发展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三大检索科技论文发表量、专利授权量和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3个科技产出指标,有利于全面反映中国科技产出;中国内地大部分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效率大体上是不断提高的,但是,各地区在提高幅度上存在很大差异;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创业风险投资和科技资本市场等科技创新融资方式对中国科技金融发展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银行科技信贷金额对中国科技金融发展效率具有显著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客观、准确、全面评价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对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收集了2000—2009年我国31个地区的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数据,用DEA方法分析了各地区科技创新绩效,总结了我国科技创新绩效的总体趋势及阶段性变化情况,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绩效的区域特点,发现东部地区科技创新绩效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最后,对区域科技创新有效性与科技进步环境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析了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19.0软件,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呈不平衡状态,东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提升我国高校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区域间高校科技创新协调发展,不仅要加大中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投入,优化高校科技资源配置,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还要健全科研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2006 ̄2020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制定了包括1项投入和5项产出在内的实施目标,这就需要相应的测度体系对科技投入的产出绩效进行评价。在归纳和总结传统科技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模型框架和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王桃荣  张宏岩 《经济师》2011,(1):225-226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然而,青海省科技创新水平较低,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青海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青海省科技创新问题进行探讨,采取相应对策,提升青海省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