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发展路径的选择是城市发展决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对四川所属主体功能区类型及功能定位、主体功能定位对四川城市发展路径选择的作用机制进行综合分析后,研究认为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应是主体功能区格局下四川城市发展的可选路径;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成德绵3中心--外围城市群落、自宜泸内乐5中心--外围城市群落.遂南达广4中心--外围城市群落是四川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重点区域;最后,文章提出了四川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缺乏产业支撑条件下的城市行政性拓展,且城市网络化发展缺乏生长冲动和制度障碍阻隔是中国西部城市发展面临的最严峻问题.研究认为,主体功能区格局下,在产业网络化发展支撑基础上的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的发展是破解中国西部城市发展困境的可行路径;成渝双中心--外围、南贵昆三中心--外围、西兰西三中心--外围、呼包银三中心--外围城市群落是中国西部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重点区域,最后,基于产业支撑机制,文章探讨了中国西部城市群落发展的产业支撑路径.  相似文献   

3.
邹晖  罗小龙  唐蜜  殷洁 《经济地理》2019,39(9):65-70
文章通过采集网络开放数据研究住房建设的空间拓展过程,以北京为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阶段及特征,总结住房建设对我国巨型城市空间多中心发展的影响,以及巨型城市空间多中心发展的过程和机制。研究表明,我国巨型城市空间在改革开放后加速扩张,随着住房的建设人口向郊区集中,新的商业中心和就业中心在郊区形成,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经历城市单中心加密、城市中心扩展和卫星城镇萌芽、城市中心功能重构与新城发展、新城转型与多中心发展四个阶段。郊区次中心的形成是城市职能逐渐完备的渐进式发展的产物,郊区居住中心的产业培育和产业功能区的生活空间植入是我国巨型城市次中心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优化空间结构的重要途径,四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一次强制性的空间结构变迁。四川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地震灾后重建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论文在分析四川地震灾后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对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灾后重建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内涵及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认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既有有利于西部地区发展的一面,也有约束其发展的一面。对西部地区而言,要立足于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按照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选择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快机制创新,实现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主体功能区建设与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内涵及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认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既有有利于西部地区发展的一面,也有约束其发展的一面.对西部地区而言,要立足于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按照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选择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快机制创新,实现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土空间规划视域下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桐  岳文泽  夏皓轩  熊锦惠 《经济地理》2022,42(2):11-17+73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中国区域发展管理的重要创新,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充分践行主体功能区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践面临科学支撑不足、尺度深化不够、实施保障不强等问题。文章以浙江省为例,基于“要素—空间—功能”的思路构建了一个科学性、精细化和可操作的省级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框架:首先,建立了一个“双评价—三类空间划定—主体功能权衡”的分区方案,强化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科学性;其次,在空间尺度上,将传统县级单元深化到乡镇(街道)尺度,满足差异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再次,统筹了上位规划功能定位、三类空间结构、区域协调的综合考量,提升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可操作性;最后,在此基础上,依据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结果提出未来区域发展差别化引导与管控的政策指引。  相似文献   

8.
陈建明 《时代经贸》2010,(22):137-137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对区域性中心城区的空间拓展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以忻州市为例,总结内陆中心城区在转型发展中城市空间布局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系统的功能布局和多利益主体协作的策略,以此来推进城市空间拓展。  相似文献   

9.
促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财政金融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来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并提出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财政与金融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讨论了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规划,立足不同功能区分工不同、发展战略和模式不同,结合政府的功能以及财政和金融政策的不同特点,在使用方式和范围上,协调搭配、有机配合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构建一个目标明确、手段多样、现实可行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城市功能与城市产业发展相辅相成。北京市作为国家首都,除了具有一般城市功能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功能定位,这对首都产业选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明确新时期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对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实际影响,提出基于新时期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现代产业体系,并对加速推进首都现代产业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和地区经济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内部条件或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将对系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川渝分治后,成都市在新格局中新的功能定位和新的使命,进一步调整、完善成都经济发展战略,充分显示了成都市决策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战略眼光。一、成都应是四川和大西南先导产业的中心城市功能定位,是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的前提。1993年国务院批准的《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区域规划纲要》,从成都所处的大经济区域背景,指出要“充分发挥成都市作为西南地区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的交通通信枢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对区域性中心城区的空间拓展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以忻州市为例,总结内陆中心城区在转型发展中城市空间布局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系统的功能布局和多利益主体协作的策略,以此来推进城市空间拓展.  相似文献   

13.
高凌  姚士谋  李昌峰 《经济地理》2007,27(6):913-917
城市功能定位分为两个阶段:①通过传统的城市职能分类方法确定城市各项优势职能;②通过城市职能的选择确定城市的主要功能与发展方向.文章采用200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在第一阶段运用统计分析法得出30个省会城市的优势职能、突出职能和职能指数.同时,为了克服第二阶段定位方法的主观性和任意性,更科学全面地判断省会城市的主要功能,把AHP决策分析法运用到省会城市的功能定位中,以沈阳为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为城市功能定位方法提出了新的思路与研究框架,为城市性质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在生态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同时,充分挖掘地区生态及资源优势,选择和培育符合生态保护功能定位的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根据生态功能区特殊的发展环境,提出生态功能区主导产业判定和选择的水晶理论模型,包括资源环境承载力基准、效益和关联度基准、资源比较优势基准和政策优势基准。以南岭生态功能区为例,基于该模型选择了未来主导产业类型,包括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产业、生态旅游、特色林下经济、可持续的绿色工业等,并初步分析了各产业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5.
张振佳 《发展研究》2013,(11):116-119
本文根据沿海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规律,借鉴国内外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的经验,在分析厦门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厦门产业转型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都市区建设是世界中心城市发展的主要选择,中心城市能级越大,都市区建设步伐越快。无锡区域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相对较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因。实施都市区发展思路,有利于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级,将多主体、多层次城市发展主体纳入统一的区域都市体系之中,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区域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中的碳排放逐步降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中的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这两者均可以看作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片面地强调某一种模式都是不科学的,文章以四川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四川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统筹发展的必要性,指出四川省各自然区域自然环境特点、主要资源环境问题及对发展制约,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统筹发展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需要,经济原则是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统筹发展的基本原则。然后对四川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统筹发展的基础进行了阐述,并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提出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注重点,结合各功能区实际情况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统筹发展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外围中心的集聚力不足是引发人口疏散乏力、空间建设无序等大都市"城市病"的关键性因素。为了探寻提升外围中心的集聚力关键路径,文章运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外围中心集聚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将指标权重和北京市2011年的最新统计数据相结合,对未来几年各区县人口集聚趋势进行初步判断。研究表明,前期发展优势和土地资源约束对人口集聚力的影响均十分显著,政策、体制等外生集聚力对城市发展新区的影响更大,内生集聚力最大的城区依次是朝阳、海淀、大兴、昌平和通州,内生集聚力最小的依次是门头沟、石景山、东城和西城,政府需通过政策、体制等外生力量提高城市发展新区的外生集聚力。  相似文献   

19.
加快提高城市创新创业水平是中国转换增长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2007-2019年中国25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参照“中心-外围”理论的分析思路,讨论了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在“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这一维度上的异质性和经济后果。结果显示,市场一体化显著提高了全国整体的城市创新创业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两者关系在欠发达城市更为显著;城市市场一体化对本地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依其与省内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其促进作用在距离中心城市100~200公里范围内最显著。进一步的经济后果分析表明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创业的促进作用在外围城市更为显著,进而有助于缩小省内中心-外围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研究结论为加快城市创新创业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利用城际客运交通流,从城市和功能区两个尺度对珠三角城市之间功能联系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联系强度上呈现出中心与外围、东岸与西岸、三大次区域不均衡的空间分异特征,联系方向上呈现出总体指向广州和深圳、局部非连续化的空间组织特征,联系节点上呈现出梯度层级和多中心功能布局并存的空间结构特征.当前珠三角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区域一体化政策趋势加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兴建的阶段,这些因素会对区域内资源要素流的性质类型、空间配置和流动廊道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