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口分布不合理,区域经济活动的种类和强度超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范围,是经济社会发展受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日渐突出的重要成因。协同推进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城市建设,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同时将城市经济活动控制在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是化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资源环境约束与资源型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外生增长的新古典模型来分析资源环境瓶颈导致资源型经济增长停滞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模型的进一步扩展,分析突破资源环境瓶颈,促进资源环境约束下资源型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认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不断消耗将会使资源型经济的发展陷入停滞.对于资源型经济地区来说,克服资源环境瓶颈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有两种有效途径:一是促进地区内资源型产业中闲置的资本和劳动向资源环境依赖程度较低的产业转移,以利用闲置的资本和劳动;二是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技术进步,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的承栽力.  相似文献   

3.
资源约束条件下人口城市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资源供给的角度看,人口城市化模式取决于一个地区实际人口与资源承载人口的关系.而区域资源承载人口取决于生态、经济和自然等多种资源的综合承载人口,且资源承载人口是动态的,是生产力的函数,自然资源承载是基础,经济承载是关键,生态承载是限制.本文探讨了资源承载人口的计算方法和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吉林省四平市2003年的承载人口进行了测算,分析了现实人口与承载人口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口城市化的模式.旨在达到区域土地供给约束、人居需求扩大和城市经济增长的三项式关系的平衡,使我国人口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综合承载力对各省市经济发展的约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资源、经济和环境三个角度出发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功效系数法测算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当前的承栽力和承栽压力,并通过构建承压度这一指标对其进行总体评价.测定结果显示:广西、贵州和宁夏这几个省区的承压度较高,应该作为优化开发区;上海、江苏、天津等省市的承压度小于1,应该作为重点开发区.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用短短30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以至生态和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资源和环境的承栽力已难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所以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的人口大国,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无居民海岛开发的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区域.文章分析了无居民海岛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并通过有限资源对区域社会生产线性约束的动力学模式说明了环境资源的短板约束作用,提出了无居民海岛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PERD综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环境、资源的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在我国各地区广泛存在,它严重地制约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妥善解决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问题,才能保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根据不同区域PERD发展的客观实际,合理选择区域发展模式,并根据事物的动态变化及时转换发展模式,从而在总体上引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了准确测量区域PERD的综合协调度,更好地为实施人口、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分析了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模式,并构建了区域PERD综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滇中地区是云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带动云南省全面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区域经济,形成"滇中城市经济圈"势在必行,将起到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壮大规模经济和集聚人口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资源环境也将会受到严重地威胁,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就建立资源环境保障体系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金融产业生态系统和谐的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产业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对社会经济系统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金融产业生态系统和谐的生态承载力由经济金融资源承栽力、产业生态环境承载力和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生态弹性力这三者的合力表征.其内涵包括时空内涵、技术内涵和社会经济内涵三个方面;其演化具有客观性、整体性和动态稳定性等特征.它可以衡量一定时空条件下,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维持其系统和谐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金融产业生态系统资源与环境子系统承栽一定质量和规模的金融产业和谐发展的能力.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必须考虑系统的生态承栽力.  相似文献   

10.
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核心议题.本文指出,立足本地实际,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生态城市并举,有机整合制度、技术、人力、资金和物质资源等要素,合理运用经济、法律和教育等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政府和其他部门组织等多方作用,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进程中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进而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观——以宁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日益关注的四大问题。如何寻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正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侧重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分析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并结合宁波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何楠 《经济经纬》2007,(2):91-94
人口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郑州市人口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稳定,使郑州人口与经济发展要求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郑州市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生产的视角勾画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结构框架.通过对生产过程、生产要素的分析,揭示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大系统中分析了人口生产系统、资源环境生产系统和经济生产系统的生产目的及其相互关系;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应该实现对来自人口的人力资源、来自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和来自经济系统的人造资源三种生产性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面临着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以及古都风貌保护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资源环境是制约北京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北京  相似文献   

15.
浅析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林娟 《当代经济》2010,(11):98-99
河南粮食生产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对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很不利。本文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角度论述了实施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对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南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年来,西部地区为了消除弱势,缩小差距纷纷制定了各种赶超战略,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来换取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实践证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生态的破坏和浪费.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不断深入的大趋势下,西南民族地区必须走一条能使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得以协调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通过对特色经济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识,在分析西南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的基础上就特色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如何良性互动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PERD)的矛盾在中国各地区广泛存在,并制约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准确测量区域PERD的综合协调度,能够为各地区实施人口、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不同模式,构建区域PERD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通过分析、选择建立区域PERD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激奋不已的时候,总有一个梦魇挥之不去,那就是对资源和环境的不断毁坏及其引发的对于中国如此高的经济增长率到底能够持续多久的忧虑.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表明,当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往往对应着的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而中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9.
谢睿 《经贸实践》2016,(18):12-13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利用34个城市面板数据,对人口流动、资源短缺、环境损害以及产业集聚,是否对城市经济产生约束作用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关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采用多元回归,随机和固定效应检验的方法,同时采用huasman检验,确认最优化的结果,从而确定人口流动、资源短缺、环境损害和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的相关性关系.研究表明:1、货运量、政府地方财政预算类收入(即社会资源)、废水处理费用与城市经济的显著性最高,并且影响较大.2、自然资源中的水资源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不明显.3、第二产业对于城市经济的推动大于第三产业对于城市经济的推动,中国的城市经济还是以第二产业带动为主.4、环境损害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阻力作用,但是如果环境治理费用的加大投入,实际是对于城市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使得山西原本脆弱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同时人力资本后备不足严重影响了山西省的转型发展。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的协调机制,可为山西省的战略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文章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构建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度函数模型,对山西省2004—2014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山西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存在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协调稳定性较差、资源环境发展相对滞后、人力资本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同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