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产业结构决定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皖江五个重点城市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理性认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的产业结构至关重要。目前在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性。一定区域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探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趋同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从而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区域产业结构问题对世界上任何一个以工业化为中心发展经济的大国都是至关重要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是每个国家 ,特别是在国土较大的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它的优劣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合理、高效的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大发展的必备条件。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 ,区域差异很大 ,经济发展又极不平衡的大国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主导产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驱动轮 ,也是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也就是主导产业的选择过程。区域产…  相似文献   

4.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区域经济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直接手段。在现代经济关系中,金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金融发展同样有显著的促进功能。云南省属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诸多症结,但其产业资源优势独特,探索如何通过金融发展来促进云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理论和现实两方面都必将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理论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云南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区域环境容量、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借助空气质量指数AQI等指标分析了区域环境容量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质量的相关性,采用A值法对山东济南和青岛两个样本城市的区域大气环境容量、区域环境承载力、环境压力及生态赤字等进行了测算,得出现阶段和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以及山东省的产业结构尚处于"二、三、一"阶段等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在地区经济发展的比重,调整和优化第一和第二产业,包括各产业内部的比例以及持续加大环保投资力度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栋 《经济论坛》2014,(8):13-16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在京津冀三地中,河北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其产业结构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趋势下,如何调整与优化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找出了河北省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以区域环境容量、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借助空气质量指数AQI等指标分析了区域环境容量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质量的相关性,采用A值法对山东济南和青岛两个样本城市的区域大气环境容量、区域环境承载力、环境压力及生态赤字等进行了测算,得出现阶段和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以及山东省的产业结构尚处于"二、三、一"阶段等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在地区经济发展的比重,调整和优化第一和第二产业,包括各产业内部的比例以及持续加大环保投资力度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结合当前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背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市场需求效应、城镇化效应等需求端的作用。以中国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并检验需求端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产业间、产业内的结构转型升级,选取1987年各省份邮政营业网点数的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基本结论不变;(2)数字经济发展在需求端主要通过人均收入效应、市场化程度效应和城镇化效应三种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3)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间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异质性。因此,应充分发挥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继续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和通信技术的投资力度,实施动态化、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学术界和实际部门正在深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区域产业结构问题是区域经济研究中的重要核心问题。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也是主导产业的选择过程。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而不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和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中国CDM碳交易数量位居前列的十个省份为样本数据,对产业结构系数与单位GDP碳减排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分析目前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困境与碳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方式,探究出中国碳金融市场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通过采用面板数据背景下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了碳金融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到了某一区域碳交易规模的大小会对该区域产业结构系数起到积极的正向影响的结论。但是,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主要原因归根于当地文化、发展阶段与政策导向。最后文章有针对性地从制定碳金融发展战略、加大碳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碳金融的监管和风险防范体系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促进碳金融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杰 《经济地理》2012,32(6):103-10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省市经济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其内部仍有欠发达地区。促进沿海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依据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SSM)对山东省菏泽市进行实证分析,揭示菏泽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菏泽产业结构演进的机理,提出今后菏泽产业结构演进的态势,以期为菏泽市及与其相似的沿海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推进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成为京津冀三地政府实施协同治理的重要抓手和主要着力点。聚焦三地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情况,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方法,对2014—2019年京津冀国家级科技园区创新协同度与有序度进行度量。研究结果显示,2014—2019年京津冀三地国家科技园区的创新协同度与有序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协同创新关系仍不稳定。因此,应破除行政壁垒,构建跨区域合作治理模式与利益共享机制,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形成。  相似文献   

13.
论长江干流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长江干流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差距正在逐步扩大、欠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与发达地区并存。区位和政策、经济基础、资金和市场、教育科技水平是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因素。今后需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共同发展。具体说来,即贯彻和落实国家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抓住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上马两个契机,推动干流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重视上游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在上游地区积极培育区域经济的生长点和发展轴;在微观上实行反梯度推进战略;发挥区域协作组织的作用,实施"一帮一"工程;加上上游防护林带建设和上中游的水土保护工作.严格控制有毒物质的排放.加强环境整治工作和灾害防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从技术推动力、市场拉动力、管制推动力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理想解法的动态评价方法、熵值法和“厚今薄古”归一化法对中国内地30个省市工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进行评价,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和重心模型对其时空格局演化进行综合研判。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工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水平不高,区域间差异较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正空间自相关,东高西低的非均衡态势显著;工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重心落点集中在河南省南部地区,与经济重心和高技术产业重心的迁移轨迹具有相似性,且东西方向上的移动距离相较南北方向更大。最后,提出各地区应制定针对性策略,构建区域绿色创新网络,搭建企业、政府、高校、市场等多方力量参与的绿色创新环境平台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熊元斌  李红 《技术经济》2007,26(4):103-108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不断深化,区域经济的集团化、合作化趋势日益增强,区域旅游也不例外。但是,在我国区域旅游合作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区域旅游不合作仍是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或问题。运用行政学的相关原理,在列举出几个典型的区域旅游不合案例并对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源自于临近地区间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还与地区间优势互补效应的发挥密切相关。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地理临近性在给模仿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出现路径依赖和技术锁定,从而导致老工业区的没落。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两位数制造业的分行业SP指数及其引申变量值的测量,发现在省域范围内制造业集聚存在一定的自相似性。而在跨省空间范围内,这种自相似性并不存在。省际间行业要素流动正趋于缓慢的集中优化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这一演化趋势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空间转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政策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区域的协调发展基于产业的合理分工和布局,就产业协作现状分析而言,京津冀在产业协作中存在产业趋同严重、深层次协作缺乏及中心城市带动不强等问题。从三次产业分工的角度。根据区位商的理论分析了三地的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协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在逐渐扩大,低收入地区基本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有经济发展战略、地理因素、教育机会不均等多方面的原因。如果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过大,会使中西部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向东部地区大量转移,造成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落后,从而导致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也很可能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促使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铁背景下泛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合作是旅游系统本身的关联要素,是其客观属性和发展的必然。伴随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战略必然从以城市为中心的极化发展向以城市群为重心的泛化发展。文章在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泛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企业集群中的公共政策问题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企业集群强大的竞争优势,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管理学的高度重视。集群战略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集群需要公共政策的支持。本文乎先介绍企业集群现象,然后探讨公共政策的含义和必要性,及其与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区别,再分析公共政策的治理内容: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区域营销、公共和私营企业合作发展、区域产业组织有关问题和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