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国际惯例,即国际上通行的习惯做法,是国际交往中逐渐形成一系列约定俗成、不成文的原则、准则和规则,统称为国际惯例。国际惯例是国际交往中不成文的习惯法律规范,公认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应当遵守。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使外国企业家能够按照国际惯例在我国经营企业,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我们理解,这里所提的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乃至政治问题。准确地说,入世首先是指我国相关法律的入世,是中国一些国内法与WTO规则及国际惯例的接轨。入世对我国法律运行的影响极其广泛,包括立法、守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法律解释和法律程序等诸多方面。为了适应入世的需要,做好相关法律工作,很有必要对这一课题做一番探讨。但是,由于法律运行的内容相当广泛,加之笔者学习WTO的肤浅性,这里仅就WTO本身所涉及到的法律制度、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方面的内容及它对我国现行行政法、经济法、司法工作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一…  相似文献   

3.
孙淼  姜尧 《经济研究导刊》2014,(5):125-126,176
银行保函作为一个有效的担保工具,在国际贸易以及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中被广泛运用。了解并掌握与银行保函相关的国际惯例,利用其规则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减少相关的法律风险,是企业开展银行保函业务的现实需要。在银行保函中仅仅约定无条件的、不可撤销的等内容,并不能必然得出该保函是独立担保的结论,银行保函需要法官同时根据保函的内容、当事人的交易习惯等进行综合判断是否符合独立担保的法律特征。因此,如果有可能,应当尽可能在保函中对能够体现独立保函法律特征的内容(条款)进行具体明确的约定。同时,需要根据保函的特点和性质约定保函适用相应的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4.
最近,“按国际惯例”一说,在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开放地区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何谓国际惯例?如何按国际惯例办事?这是我们必须系统思考的新课题。国际惯例及按国际惯例办事国际惯例,从字面上看,属于一个法律范畴,是国际法的重要渊源之一。它在法律上的意义,从广义讲,是指国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习惯做法、先例和原则,它具有如下的特点:①为国际社会公认和普遍接受,并被长期  相似文献   

5.
谢宝朝 《经济导刊》2011,(12):64-65
国际托收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结算方式。国际贸易中的法律制度只能是在实践中有选择攫取对于有些争议,国际惯例没有规定,必须在国内找到与之契合的相应法律制度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一、运用“国际惯例”的技巧国际工程承包中,运用“国际惯例”来压服对方是常用的一种策略手段。所谓“国际惯例”,是指在国际交往中普遍通行的并有确定内容的一些规则,但并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因此,国际工程承包中,要善于利用“惯例”来说服对方,制约对方,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切记当对方用某种“惯例”来制约你时,你一定要设法用另一种“惯例”去制约他,千万不要绝对顺从。  相似文献   

7.
我国金融法制建设的历程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国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为核心,金融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和金融规章为主体,金融方面的司法解释为补充的金融法律体系框架,形成了一套既适应中国国情,又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金融法律制度。但我国金融法律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8.
"法律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永正 《财经科学》2002,(5):118-120
本经考证马克思的有关论述辨明,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的划分,“双重所有权”是不符合马克思原意的。一个所有权变成“两个所有权”只是一种法学幻想。  相似文献   

9.
法律经济学作为当今最新的法学理论,试图通过经济分析的方法替代传统法律方法延续法律作为“科学的”、“独立发展”的结构和内容;法的经济分析要求用“成本——收益”学说来促进社会资源最优化的配置,降低社会成本;法律程序,法律规则受到了促进经济效益这种关心的强烈制约。法律的经济分析家波斯纳认为“法律的经济理论是关于现存法律的最有希望的实证理论”。在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模式下,政府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功能,社会也需要追求法律的经济效益,对不符合效益原则的制度进行修改、补充或者重新设计和选择合理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但要抓住“机遇”则必须先解决“挑战”的问题。我国目前的企业法律制度亟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实现与国际贸易规则相对接。必须在相关的立法中进一步深化企业法制的理念,积极健全和完善与企业法制建设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外经济贸易和海事活动中,人们经常会说要依法行事,按国际惯例办事,经常会遇到国际惯例及其适用性和法律效力等问题,例如,什么是国际惯例?它是否具有普遍性?它与合同及合同条款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国际经贸业务中究竟存在哪些国际惯例?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制造和零售等行业在入世后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全球空间。作为为这些行业提供服务的物流行业,能否提供更加国际化的服务,是国内物流企业面对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物流行业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因此对现代物流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之与国际惯例接轨,成为物流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自国家审计署之审计结果向民众公布伊始,便有了一轮接一轮的“审计风暴”,但风暴过后一切便又归于平静。如何从法律层面对“后风暴”时代相关问责制度予以规制,对审计出的问题和相关人员如何强化问责制度并加强相应的法律规制力度,是我国现行法律所面对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4.
一、《产品质量法》的性质 《产品质量法》是关于产品质量管理的一部重要的法律。在我国,有学者将其定为“行政法”,从立法的重心来看,这样的理解并不为错。但是,作为一个法律空件,《产品质量法》绝不仅仅是行政法,其中所包含的法律规范十分丰甯.从大的方面说,这个法律文件中既有行政法规范,也有民事法律规范,还有刑事法律规范的内容。将《产品质量法》仅仅看作是行政法律规范的内容可能会造成法律适用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八世纪以来的日本刑事诉讼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学习外国先进法律制度的历史。现行日本刑事诉讼制度,更是通过对外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移植”并成功“嫁接”而形成的。“法律移植”的成功对日本刑事诉讼制度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透过刑事诉讼制度本身,探析了日本成功移植外国法律并本土化的原因,并追溯支撑它的法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6.
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概念法学派认为法律解释是一种纯粹理论的认识,其客观性在法律解释者理解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解释主体不得将个人的价值判断掺杂进法律解释中。然而,到了19世纪末,“法典万能”的神话开始破灭,在法律解释中解释者的主观意图和价值判断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解释本质上是创造性,法官可以突破“书面法律”依据社会发展和价值的需求解释,甚至创造“法律”。因此法律的有效性解释必须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王书碧  唐超 《当代经济》2016,(33):150-152
消费是一种社会中最为常见的民事活动,而金融消费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呈现出较一般民事行为不同的特征,包括“金融消费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不平等”、“金融消费法律关系中的公益性要求”、“金融消费关系所涉及的技术和风险”等,无不在挑战传统民法调整的能力和范畴.可见,梳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法律关系,确定其结构内容有助于明确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美国有关“公益性非营利科研机构”的制度详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本法律地位   (一 )普通“非营利机构”的法律地位   “非营利机构”这个概念本身,在联邦法律中没有直接定义。不过,在相关法律条文提到“非营利机构”时,通常均指《美国法典·国内税收法》第 501条 (c)款所界定的机构。   501(c)机构外延极广,共 25类,概括起来可分五大类:   第一类是“联邦政府附属机构”,包括各种国有公司,如联邦住宅贷款银行。这类机构严格讲相当于我国的“政策性国有公司”。第二类是各种劳工组织、企业商会和行业协会等等。第三类是各种互助会、兄弟会、联谊会和俱乐部,如退伍军人俱乐部,它们也可…  相似文献   

19.
中外宏观调控相关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宏观调控法律制度”逐步成为“中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宏观调控的法理基础客观存在于宪法精神以及各个部门法的条文中。德、日、美三国相关法律可以作为比较研究的基本素材。比较法律制度应从“基础变量”和“立法变量”两大方面展开。研究表明,一国宏观调控相关法律的确立在实质上即为行政公权干预私权主体范式的制度确认。三国立法经验在极其严格的条件下,可以部分地为我所鉴。  相似文献   

20.
程宗璋 《现代财经》2002,22(2):41-45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企业庆收款居高不下,给企业资金转让和生产带来很大的困难。利用应收款融资是一种比较好的融资途径,能有效地解决卖方应收款和应运资金之间的矛盾。应收款转让是利用应收款融资和开展国际保理等相关工作的法律基础和前提之一。经过多年的讨论和研究,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于2001年7月通过了《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公约草案》,对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加以统一的规定。本文从该公约草案的角度对国际贸易中的应收款转让问题加以探讨,以期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