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同时也拥有庞大的制造业产能。这二者既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条件,同时也是掣肘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的一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到通过产能有序向境外转移来消化国内过剩产能。这实际上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即在全球化时代,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不仅仅要考虑到国内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更要考虑到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经济联系。让产能"出海",彻底释放外部消费需求,既能帮助庞大的外汇储备找到出口,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制造"走向国际,占据产业链的上游。推动产能国际转移,是发达国家消化过剩产能的共性规律。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过五次产业转移,形成了两种产业转移模式。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也应有全球视野,要多途径探索在全球范围内消化过剩产能。  相似文献   

2.
谢作诗  崔万田 《当代财经》2003,(2):14-16,20
资本流不仅仅是使得转轨国家产出增长,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避免转轨国家转轨初期产业结构之存量调整;资本流出不仅仅是使得转轨国家产出减少,更重要的是它会加剧转轨国家转轨初期产业结构之存量调整。外资汉入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直接地避免了转轨初期的产业结构调整,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外资流入提高了均衡状态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这又起到了避免转轨初期之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对于转轨国家来说,资本流入具有增量调整之功效,有助于克服转轨经济之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3.
外资流入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直接地避免了转轨初期产业结构之存量调整,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外资流入提高了均衡状态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这又起到了避免转轨初期产业结构之存量调整的作用。对于转轨国家来说,资本流入具有增量调整之功效,而产品国际间流动则加剧转轨初期产业结构之存量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可能得益于大规模的资本流入和产品市场的逐步开放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之间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增强。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以及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全球化,使一国的产业结构变动与全球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与投资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相伴而生的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极大地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格局的变化。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的变化与影响;阐述了国际产业转移进程中美国和欧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笔者认为,国际产业转移与美国和欧盟的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一种相辅相成和互为因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如何应变全球IT产业链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之初,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并购的种种阵痛,IT产业除了自身的发展和升级,跨国产业转移并形成新的IT产业链确实是最醒目的风景。如今面对全球IT企业大举登陆中国,我们一定要抓住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千载良机,加速提升我国在世界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地位。一、全球IT资金流向中国的背 景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导致了资源要素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 全球发达国家经济面临周期性衰  相似文献   

6.
大国产业影响力与中国产业发展的外部压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产业发展面临世界经济放缓、全球外贸环境恶化、国际分工价值链化、自然资源稀缺、环境气候保护意识增强等一系列外部压力。中国经济既要解决经济的内在矛盾,也要应对来自外部的压力。因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与巨大的经济规模决定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必然会对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时,应充分考虑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影响力,从中国的大国产业优势出发,回避产业劣势,更好的处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这样,才能逐步实现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前景产业导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琪  王晔 《经济学家》2003,(4):50-54
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新的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格局为各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现实依据;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惑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决定了中国参与全球化必须以“前景产业”为导向;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总体框架”明确了我国前景产业的发展方向,而且从当今和未来看,信息产业、环保产业、教育产业确实在全球化中前景广阔,潜力无限,能够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8.
一、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安全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赶超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但经济全球化不是免费的晚餐,除带给我们发展的机遇之外,还会对经济安全带来形形色色的挑战。 (一)对国内产业和市场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扫清了横亘在各国之间的竞争障碍,促进了贸易、投资自由化,把中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结为一体,把原来意义上的国内竞争转变为国际竞争。国际化竞争在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竞争能力的同时,也对国内企业和市场形成了冲击…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文章对世各国农产业结构的调整的特点及我国农业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贾娜 《时代经贸》2007,5(2X):4-5
中部经济的发展关系着我国总体实力经济的提高,关系着我国国际竞争力提升。面对当前中部。塌陷”的情况,研究中部经济发展不能不考虑全球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局势。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中部经济时应充分考虑产业调整全球化的背景和中部砘区的实际情况,在产业结构调整下来发展中部的经济。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接着提出了发展中部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当前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 ,一大批跨国公司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经营 ,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据联合国统计 ,目前全世界已有四万四千多个跨国公司 ,他们控制了全球1/3以上的生产 ,70 %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 ,70 %以上的国际贸易 ,70 %以上的国际技术转让。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要想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 ,就要充分利用发达国家通过经济全球化进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 ,把发达国家部分技术先进的产业 ,特别是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来 ,要改变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定是技术落后产业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去全球化浪潮不断冲击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也深受影响.与此同时,大量研究将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归因于产业政策的积极作用,而忽略了去全球化冲击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本文采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构建一个包含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的开放经济DSGE模型分析去全球化冲击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显示,去全球化冲击在部门间的非对称影响是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的重要影响机制之一,从而旨在加速产业转型的产业政策的作用效果可能被高估.  相似文献   

13.
金融全球化与经济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随着贸易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的进一步扩大,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种更加明显甚至是必然的趋势。这一趋势对经济转轨国家利弊兼具,其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经济转轨国家不仅要直面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和风险,而且要承受金融全球化与其经济互动所产生的双重效应。如何在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和加速金融自由化的同时降低金融风险,并正确选择金融改革的有效路径,这是经济转轨国家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或者说是必须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加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各具典型意义的经济转轨国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金融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经济的联动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全球化进程中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以及两种转轨路径下的绩效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步伐在不断加快,而世界各国之间的产业以及产业内的相互渗透程度在不断加深,相互依存程度在不断提高。各国为了应对这种变化趋势,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得国际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因此,经济全球化给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优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文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和途径进行分析,从开放化、集聚化、安全化、高度化和合理化五个角度构建了经济全球条件下的国家产业结构优化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全球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开放与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志红 《财经科学》2004,(3):109-112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发展的突出特征就是产业结构的开放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受制于世界产业发展波动的影响.在长期的研究中,我们已经习惯了从单一国家视角研究产业结构,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推动我们从全球市场的角度研究一国产业结构形成及演变.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跨国公司及世界性经济组织是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外迁使日本企业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力度,新时期中日经济合作显示出新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充分利用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中日产业结构调整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 90年代,是经济全球化浪潮突飞猛进的年代。这一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溶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 90年代初,无锡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开始了以土地成片开发、创造良好小环境为载体,以吸引国外投资者特别是国外跨国大公司投资业兴为手段,以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化新城区为最终目标的宏大工程。从外商投资规划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 1995年成立无锡新…  相似文献   

18.
中部经济的发展关系着我国总体实力经济的提高,关系着我国国际竞争力提升.面对当前中部"塌陷"的情况,研究中部经济发展不能不考虑全球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局势.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中部经济时应充分考虑产业调整全球化的背景和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产业结构调整下来发展中部的经济.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接着提出了发展中部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全球化的思维调整我国产业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全球化关系、各国产业结构的互动性和产业结构变动与国际分工发展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全球化的思维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即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及各类高科技产业,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结构调整;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产业转移带动国内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0.
袁兆亿 《广东经济》2000,(3):30-32,48
中国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以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改善经济发展质量。近年来,我国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龙头,带动各种经济成分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以迎接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一经济带动战略已初见成效。21世纪是科技主导全球竞争的时代,而科技人才则是这场竞争的焦点。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就必须把人才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及时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