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构建普遍存在逻辑混乱的问题,且鲜有文献关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优势产业选择问题。构建一个以市场潜力、技术水平和组织形式为骨架的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并检验其合理性,以重庆、四川和陕西组成的西三角经济区为例,选择其区域性国家优势产业、地方性国家优势产业、地方性区域优势产业,并提出三者之间的优先发展顺序,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山东半岛城市群优势产业分析及其产业分工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薇  李福柱  孙毅 《经济师》2008,(3):262-264
优势产业选择是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基础。对优势产业的评价是分别基于山东半岛城市群第二、三产业进行的,一方面,通过构建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其第二产业的优势产业进行界定和分析;另一方面,在对半岛城市群第三产业总体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产业贡献率来对其第三产业的优势产业进行界定和分析。最后,具体提出了优化半岛城市群产业结构、深化其产业分工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培生  石超 《当代经济》2016,(26):66-67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以陕西省为例研究区域优势产业判别及发展对策.首先确定了陕西省优势产业判别相关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陕西省优势产业进行判别,然后分析了陕西省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快陕西省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郑州市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及其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学 《经济师》2007,(8):265-267
文章通过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构建了比较优势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对郑州市的各大产业及若干行业部门进行分析,得出第一产业为其劣势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其优势产业,并对郑州市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两个维度,本着目的性,全面性,可行性等原则,在总结前人优势产业选择基础理论的基础之上,阐述了本人对优势产业选择的问题的理解,并以此为建立了优势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经济结构调整视角下区域产业集群的识别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为视角,确定现代产业集群的选择基准,在此基础上构建产业集群选择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以西安市制造业为例分析各个产业集群的效果,最终筛选出该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为:以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中药材和化学药品为主的医药制造业产业集群;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彭生顺  李钊  刘静 《时代经贸》2010,(22):42-43
本文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两个维度,本着目的性,全面性,可行性等原则,在总结前人优势产业选择基础理论的基础之上,阐述了本人对优势产业选择的问题的理解,并以此为建立了优势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刘培生  石超 《当代经济》2016,(32):74-75
本文基于AHP模型,以甘肃省为例,对区域优势产业发展政策绩效进行评价.首先对甘肃省优势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说明,其次确定区域优势产业发展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标准化并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再次对甘肃省优势产业发展政策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加快甘肃省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高技术产业素质评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区域产业素质为切入点,构建了区域高技术区域的产业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因子分析的评价模型,对吉林省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系统、深入的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高技术产业素质居于全国中下水平,提高科技投入、加强自主研究力度兼顾发展优势产业是促进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传统优势产业在区域经济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存在要素依赖性、发展速度较慢、创新能力较弱和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本文对影响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的因素:要素禀赋、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产业政策和外部竞争等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外生动力的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系统模型,并提出了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发展模式的优化路径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明确优势产业决定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服务业优势产业判定指数模型和城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5个计划单列市(即青岛、大连、厦门、宁波和深圳)为样本,利用其2010年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确定各城市服务业的优势产业、计算和比较服务业的竞争力,提出此类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及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12.
论边境县域经济优势产业的选择--以珲春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对全国区域经济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边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边境地区的繁荣与稳定还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优势产业的含义与作用;之后提出边境县域经济优势产业选择的四项基本原则,即成长性原则、优势性原则、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原则和开放性原则;最后以珲春为例提出边境县域经济选择优势产业时,应立足区情并选择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异质性大国价值链重构是涉及多区域、多产业的系统工程。基于国家价值链综合指标体系和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从区域与典型产业层面对国家价值链空间形态的研究表明,我国并未形成严格的东中西梯次分布的价值链空间格局,国家价值链呈现地理邻近性与空间相关性,西部具有主导部分优势产业价值链的能力与东部价值链引领作用尚不突出同时并存。异质性大国价值链重构策略为:以城市群城际价值链培育扩展国家价值链,创新区际产业对接模式,统筹推进东部价值链治理能力提升与中西部产业主动升级,探索多元化国家价值链构建模式与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14.
构建评价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2004—2011年的经验数据对我国36个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测算和分类,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创新转型的产业类型选择。研究表明,我国36个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由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所组成的第一类产业,其自主创新能力强,应当作为我国实施创新转型的首选产业,集中最大的力量实施自主创新。国家应当尽早制订创新转型的产业政策,着重推进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进程,通过优势产业的率先转型带动整体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胡茜 《时代经贸》2012,(2):30-31
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家重要发展区域一直以来都广受关注,但其发展始终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而产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经济的强弱。为提升京津冀区域产业竞争力,本文从京津冀产业发晨现状入手,分析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区域的产业协调机制。具体从制定区域产业规划,建立产业筛选和评价、产业环境优化、优势产业选择和生态补偿等机制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从比较优势、产业绩效、发展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对外开放能力5方面构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优势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3年新疆35个工业产业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与理想解法相结合的组合评价方法,确定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的优势产业。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的优势产业、潜在优势产业主要是资源型产业;与其相关联的加工制造业发展程度较低。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新疆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PERD)的矛盾在中国各地区广泛存在,并制约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准确测量区域PERD的综合协调度,能够为各地区实施人口、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不同模式,构建区域PERD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通过分析、选择建立区域PERD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对提升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构建了一套适合于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实地调查、收集可靠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科学的评价,明确了区域发展的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并对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区域义务教育发展程度指标体系的作用,提出并阐释了区域义务教育发展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云南省为例,科学制定出区域义务教育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考虑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资源型区域发展的对接,指出资源型区域高新产业应从地方优势产业、自主创新项目、产品市场潜力和地方关联效应4个方面来界定特色发展,并从区域、产业、技术和产品4个层次提出了特色选择的原则与技术路线。以太原高新区为例,对资源型区域高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