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农信社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
|
|
|
张成文《时代金融》,2012年第6期
|
|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农村信用社,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如何加强科学管理实现信用社和农村经济的"双赢",如何坚持改革创新促进农村信用社自身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
2.
|
农信社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
|
|
|
张成文《云南金融》,2012年第2X期
|
|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农村信用社,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如何加强科学管理实现信用社和农村经济的"双赢",如何坚持改革创新促进农村信用社自身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
3.
|
关于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分析
|
|
|
|
|
朱立辉《投资与合作》,2014年第4期
|
|
摘要: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农村信用社,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如何加强科学管理实现信用社和农村经济的“双赢”、如何坚持改革创新促进农村信用社自身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根据现有的国家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给予的扶持政策提出了努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完善信用社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信用社的信息披露制度等促进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4.
|
促进农信社稳健发展之我见
|
|
|
|
|
蒋继伟《济南金融》,2004年第12期
|
|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发挥着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金融纽带作用。目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信用社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相协调。是当前农村信用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5.
|
构筑“三位一体”的农村信用社管理新模式
|
|
|
|
|
顾杰《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4年第5期
|
|
按照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要求,“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中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农村信用社如何根据各自的管理职责,制定新的发展规划和管理方案,并将这三个规划共同构筑在谋求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这个前提下,真正实现“三位一体”,是此次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作为省级政府,一是要制定防范和化解辖内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措施,并协调好相关部门的关系,统一组织、统一实施。二是要积极为农村信用社提供舞台,制定产业结构发展和调整规划,确定信用社支农资金比例,寻求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载
|
6.
|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初探
|
|
|
|
|
张昕《金融经济(湖南)》,2007年第8期
|
|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农村金融全面开放时期,农村信用社如何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如何面对所有社会资本放开和所有社会资本都可进入农村的形势,关系到农村信用社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笔者以某地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以探求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之策,从而促进农村信用社和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
7.
|
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研究
|
|
|
|
|
钱霖《城市建设》,2013年第7期
|
|
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这一宗旨,以支持“三农”发展为己任,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大信贷有效投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农村信用社的共同发展。在我国农村金融建设中,农村信用社具有重要地位,加强农村信用社建设是实现社农“双赢”的重要保障,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就现存农村信用社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法,通过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共促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
|
8.
|
市场化、商业化:农信社如何迈过这道槛
|
|
|
|
|
马泽军 蔡远福《中国金融》,2007年第12期
|
|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整体规划要求对农村金融中的薄弱环节和主要矛盾进行深化改革,这就客观上决定了除少数经济很不发达地区外,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要坚持走市场化、商业化道路。作为改革的对象,首先必须赋予农村信用社企业的本质特征。在市场规则下从事经营活动,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化不仅能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的经济实力,还能够节约监管当局的监管成本,缩短信息传递的链条。商业化经营是农村信用社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一个必然选择。可是由于一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商业化道路坎坷不平。面对新形势,站在新的起点上,农村信用社要积极思考的是如何做好市场化、商业化转型,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编者按]
|
9.
|
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信用社发展
|
|
|
|
|
荀少辉 左洪泽《河北金融》,2009年第6期
|
|
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信用社迅速发展,落实和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农村信用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把与时俱进与求真务实很好地结合起来,明确支农方向,突出支农重点,加大支农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10.
|
农村信用社支农的难点在哪? 被引次数:2
|
|
|
|
|
许建华《南方金融》,2004年第10期
|
|
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就农村信用社如何进一步实现金融供给和农村现实的金融需求对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保持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
|
11.
|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及启示
|
|
|
|
|
吴贵川《中国投资》,2013年第Z1期
|
|
由于我国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及国家对金融部门的过度管制,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过程又有极大的政府主导色彩。多年来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社"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严重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因此,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过程可知,加快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势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性。
|
12.
|
“阳光信贷 承诺服务”--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张铁良主任访谈
|
|
|
|
|
王建《中国城市经济》,2007年第2期
|
|
近日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在焦作召开全省农村信用社“阳光信贷、承诺服务”现场会,着重探索在农村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如何改进信贷服务质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在会议现场记者采访了省联社主任张铁良。
|
13.
|
发挥农村金融作用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
|
|
|
|
郭新靖 李国华 陈敬和《山西金融》,2003年第8期
|
|
作为扎根农村,面向和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农村信用社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撑起“半边天”,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这不仅关系到信用社的兴衰存亡,而且是事关农业发展,事关社会稳定的大事。然而,当前农村信用社如何结合服务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切合实际地加大支农力度、增加信贷投入的同时,又如何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笔者提出一些浅显看法。
|
14.
|
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
|
|
|
|
|
彭辉《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3期
|
|
自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以来,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工作正在逐步加强,经营状况开始明显好转,支农服务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但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问题仍十分突出,既面临着外部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更存在内部大量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这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工作所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确保农村信用社发展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
15.
|
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初探
|
|
|
|
|
张昕《金融经济(湖南)》,2007年第16期
|
|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农村金融全面开放时期,农村信用社如何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如何面对所有社会资本放开和所有社会资本都可进入农村的形势,关系到农村信用社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笔者以某地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以探求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之策,从而促进农村信用社和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一、现状和问题1.农民金融需求与农村信用社服务模式不适应。广大农民盼望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服务,特别是期望“农民自己的银行”———农村信用社为其提供金融超市型服务,但农村信用社无法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虽说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的经营理念是“立足城乡,扎根农村,以农为本,服务“三农”,诚信互动,合作共赢”,但随着市场化、集约化、规范化经营理念的实施,尤其是农村信用社按照上级“收缩机构,稳健经营”的要求,在去年将代办业务所有工作归并后,农村信用社延伸到千家万户的金融触角被斩断,形成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真空。某地农村信用社1025个代办站1123名代办员从此退出农村金融服务市场,基本上割断了农村信用社与农民的直接联系...
|
16.
|
农信社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继发展探析
|
|
|
|
|
刘大蓉《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3年第8期
|
|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抓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加速 发展西部农村经济的客观要求。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 社如何根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拓宽支衣领域,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以促进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重要课题。
|
17.
|
重建结束后汶川地震重灾区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
|
|
|
|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稳定处课题组 梁勤星 葛康泽 马珂《西南金融》,2011年第6期
|
|
本文试图运用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分析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约束条件,以汶川地震四川重灾区农村信用社为案例,提出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
18.
|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与农村金融体系架构探析
|
|
|
|
|
程续花《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Z1期
|
|
农村信用社的新一轮改革,涉及到如何构建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涉及到如何满足“大三农“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还涉及到农村信用社本身的生存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
19.
|
提高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力的思考
|
|
|
|
|
韩广师 王巍《黑龙江金融》,2010年第1期
|
|
农村信用社成立于1951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农村信用社一直担负着繁重的支农任务,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奔小康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多种原因,自身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被称为银行业中的“弱势群体”。如何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20.
|
提高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力的思考
|
|
|
|
|
陈红梅《甘肃金融》,2010年第5期
|
|
农村信用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农村信用社一直担负着繁重的支农任务,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奔小康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多种原因,自身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被称为银行业中的"弱势群体"。如何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