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略论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基础上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建议。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是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就是货币政策具有真实效应,能够对真实经济变量产生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货币政策能够在保持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  相似文献   

2.
在复杂经济形势下市场信心易波动,对稳定和引导公众预期的要求更高。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货币政策兼顾总量与结构调控、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经济运行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增加了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难度。当前,我国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公众预期管理体系,需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构建和完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已出现下降,表现为货币政策稳定宏观经济波动的能力明显减弱。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预期误差冲击和预期管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现状,从而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时预期管理应对经济波动的能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预期管理通过逆周期引导市场通货膨胀预期,能够大幅减小经济波动并使经济更快收敛至稳态。同时,福利损失分析表明,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情况下引入预期管理,可以使得社会福利损失下降近40%。基于此,本文认为中国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背景下应加强对预期管理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Kydland-Prescott方程的改进,结合我国实际,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博弈模型,对不同信息结构下,中央银行和经济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就货币政策的优化分析了我国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可行性。研究发现:稳定的通胀预期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降低货币政策的实施成本;中央银行采用机会主义获得的短期效用不能持久,反而导致通胀预期的不稳定,对经济的危害更大。最后,该文对货币政策的优化操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宋平  贾美晓  李静 《当代经济》2007,(18):78-79
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直是研究货币政策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而改善我国现有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可以有效引导公众预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的透明要求货币政策管理和制定从神秘走向透明,透明度成为货币政策管理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国外的有效经验,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提出改善我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稳定金融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是重要的金融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列举了各经济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从近几年央行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有效性问题,阐述了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因素,并通过总结货币政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评价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我国二十年来的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并引用了理性预期学派的一些观点,认为在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预期因素日益加强的条件下,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倾向。结论是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应坚持"币值稳定"的单一目标。  相似文献   

8.
对货币政策理论包括货币政策工具理论、目标理论、传导机制理论等的研究及其各国对货币政策理论的实践或运用,都隐含着一个基本前提: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即货币政策非中性。但近二三十年来,这一基本前提却不断受到西方经济学者们的置疑,并在西方经济理论界形成了一股从根本上否定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思潮。在我国自80年代引入西方货币政策概念,并逐渐将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重要手段的情况下,这思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在我国,当前由于经济运行状态和机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使得人民银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应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发展资本和货币市场,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实践考察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华 《经济师》2006,(7):244-245
文章通过对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实践考察,认为从长期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趋向于中性,从短期看,恰当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而现实中货币政策已成为各国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手段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些问题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Inflation targeting is a statement about the objective of central bank policy and not about operating procedures. Its success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actions of the central bank, but requires a broad consensus concerning the proper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in the economy. It also requires the backing of a sound fiscal policy. As countries differ both in economic structure and 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lation targeting must be country specific. Instability over time i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lso implies that inflation targeting strategies must evolve to avoid the fate of previous monetary policy targeting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2.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制度的完善与否关系到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能否真正得到贯彻落实。本文以我国的信用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信用制度的缺失对中央银行在通过实施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方面的影响,认为信用缺失是造成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理论模型加以修正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政策的可信性之间密切相关,随着货币政策可信性的提高,其有效性也相应提高。因此,实行有规则、透明度高、连贯性强的货币政策,对于提高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Recent evidence shows central banks suffering from losses in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is a surprise to economists and policymakers. At the same time, these banks are asked to conduct monetary policy within a more transparent framework. Therefore, this paper seek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ould more transparen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uffering from central bank losses be beneficial?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cost constraints of conducting monetary policy, central bank losses, in both transparency and opacity alike is significant and affects positively the error of the private sector in expected inflation rate and the output gap. In a country suffering from central bank losses, the expected benefits of transparency and the existence of cost constraint move in two opposite directions. As a result, it is unwis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suffering from central bank losses to focus on transparency.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fixing monetary policy and to developing financial markets.  相似文献   

15.
中国通胀惯性特征与货币政策启示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通胀惯性与货币政策效果紧密相关。本文应用具有统计无偏性的"Grid Bootstrap"估计法和未知断点结构突变检验法,研究了1980—2007年中国通货膨胀的惯性特征。本文发现,在低通胀环境下通货膨胀仍然呈现相当高的惯性特征,这暗示着我国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依然非常明显,通货膨胀对政策变化的反应速度缓慢。计量结果说明,中央银行至少应该在出现通胀压力前一年采取措施,来应对高通胀惯性环境下的政策滞后效应。因此,新时期货币当局不仅需要保持对通胀抬头趋势的适度警觉,而且应该关注高通胀惯性对政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检验——基于1994-2004年数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葛兰杰因果方法对1994-2004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检验结果显示:在独立性方面,利率不是货币数量的葛兰杰原因,说明考察期内中国货币政策总体上保持了对外独立性,否定了钉住汇率制度是造成中国货币政策不独立的先验判断;在有效性方面,仅显示货币数量M0对物价有肯定的正向影响,货币数量M1和利率对产出及物价的影响力均不显著。这意味着货币政策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金融体系发育不成熟、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内部因素,而不应归咎于传统钉住汇率制度的外部制约。因此,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策略应该是加速金融体系的发展,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而不是放弃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汇率管理方针。  相似文献   

17.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政策拐点与开关函数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货币政策操作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其货币政策的运用效果及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赵进文、闵捷(2005)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993年第1季度至2004年第2季度期间,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在效果上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通过Terasvirta检验法判定了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开关函数的类型,之后基于先进而复杂的T-O-O网格点搜索法,测定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政策拐点与开关函数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货币理论忽视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及金融生态的影响,文章从商业银行的微观视角出发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金融生态的影响机理。理论层面,金融生态与货币政策制度供给、传导机制和有效性相互关联,货币政策则通过资产价格或估值机制、收入及现金流机制、追求收益机制、杠杆调整机制、道德风险机制和风险转移机制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实证层面,构建了货币政策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和风险承担的数理模型,选取国有和股份制两类共12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增加、风险承担意愿增强,有利于优化金融生态,反之则反是;国有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变化更敏感,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金融生态更敏感。因此,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相互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9.
在异质性房价预期和流动性约束条件下,本文构建了包括家庭消费决策、企业生产决策以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混合的RBC-VAR方法和1998年1季度至2010年3季度的数据模拟分析了住房价格、消费和货币政策选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预期房价上涨的家庭越多,住房价格波动对消费波动的影响越大;贷款价值比越高,住房价格波动对消费波动的放大效应越强,但经验证据并没有支持这种放大效应;盯住住房价格的货币政策获益很少,其在减少产出波动的同时增加了通货膨胀波动。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应遏制房价偏离均衡的上涨,尤其是房价上涨预期,但货币政策不宜盯住住房价格。  相似文献   

20.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以保持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本研究参照IMF提出的相关指标,并考虑到中国作为转型国家的经济特征,从中国当前经济运行中控制一般物价水平的必要性、经济结构的完善性、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健全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以及央行准确预测通货膨胀的技术等方面考察了中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得出中国已经初步具备实施该货币制度的条件。并提出更彻底的制度改革将会确保中国成功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从而使得宏观经济运行处于稳定的价格水平因而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