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的推出,国际金融监管界逐渐确立了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的金融监管新理念,并得到世界各国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实践.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实践情况,研究了我国完善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和关注点,而后在借鉴国际宏观审慎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反思金融监管的浪潮中,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改革建议的核心内容。本文在对宏观审慎概念的起源、演变与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三大要素(即分析、监管和组织框架)的相关文献,厘清了宏观审慎政策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提出了对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蒋海  罗贵君 《经济前沿》2012,3(2):134-149
近期全球金融危机表明,以微观审慎监管为核心的《巴塞尔协议Ⅱ》,不能有效解决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问题,同时还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顺周期性。各国金融当局和学界开始关注宏观审慎监管和逆周期监管问题,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国"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金融管理制度的目标。为了反映这一最新研究进展,更好地为我国金融监管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在对微观审慎监管缺陷的相关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全面归纳、梳理了关于逆周期宏观审慎银行监管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金融监管提出更高和更新的要求,我国对金融业的监管存在宏观审慎理论认识不足、微观审慎对顺周期行为的失控及经济政策对监管效率的制约等问题。因此,应有效运用宏观审慎框架,加强监管机构间的协调,提高监管的整体效率特别是提高央行的宏观审慎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9,(11)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文章结合形势变化和当前监管理念,对"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外汇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宏观审慎管理着眼于创新宏观审慎调节工具,在政策中嵌入逆周期调节机制;微观监管着眼于以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真实、合规性监管,依法依规维护外汇市场秩序;通过完善"两位一体"的外汇管理体系,更加科学有效实施外汇管理,防范和应对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维护外汇市场秩序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际上的政策讨论、研究文献以及重要的经济会议都开始强调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金融监管问题,世界各国对金融监管的理念也开始由微观审慎监管向在整体框架下的宏观审慎监管演进,研究的重点是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及工具、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有效性的分析等。本文将提供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综述,并从现有的研究文献中来确定未来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美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基于此,本文在对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原则进行总结和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宏观审慎监管通过对风险相关性的分析、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监管,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次贷危机后,人们对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对于由谁来扮演监管主体则存在很多争议.本文研究指出,中央银行所承担的维护金融稳定、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最后贷款人等职能,使其能够在宏观审慎监管中发挥核心作用.次贷危机后,美、欧、英、法逐步调整了监管格局,表明对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中央银行的核心地位认识比较一致.本文通过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麦克洛姆规则的检验,证明其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具有有效调控的能力.指出我国中央银行应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扮演监管主体角色,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是2008年至今的全球经济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如何在传统微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基础上融入宏观审慎监管,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共识.对此,我国应在“巴塞尔Ⅲ”的基础上,加快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构建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一体化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巩固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维持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各国监管机构意识到,系统性风险问题是当前所面临的最难且最重要的问题,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并不能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运行,监管体制急待改革和完善.因此,以控制系统性风险为根本目标的宏观审慎监管得到了其应有的重视.本文从系统性风险的内涵及成因入手,提出从系统性关联和顺周期性角度来评估系统性风险,并对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工具和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的国际借鉴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是世界主要国家金融体系改革的重点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进行了介绍,并对近年来中国在宏观审慎监管领域的探索进行了梳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方式。本文认为,建立高水平的金融稳定办公室,建立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联系机制,开发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构建中国与其他国家宏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机制,是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何伟 《经济导刊》2011,(10):30-31
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金融监管改革体系很多缺陷,在宏观层面无论是对市场价格泡沫对连锁性系统的风险,还是市场与区域间缺乏协调,以及微观层面的市场披露、清算以及结构杠杆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缺陷。宏观审慎监管视角的缺失以及未能有效通过宏观审慎监管控制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3.
影子银行泛指游离于传统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金融机构.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繁荣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会诱发监管套利和系统性风险等问题.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成为全球金融监管的重大议题,美国、欧盟 等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针对本次危机暴露出的监管漏洞,纷纷出台了监管法案和政策建议.借鉴国际经验和结合我国的实际,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应着重从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法律监管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4.
赵静  许海萍 《财经研究》2021,47(7):108-123
良好的宏观审慎监管口头沟通有助于引导市场主体预期,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中国不断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口头沟通的背景下,文章对2009年4月至2019年12月的宏观审慎监管口头沟通内容进行语料处理,生成计算词典,计算每次口头沟通事件态度的得分,进而构建宏观审慎监管口头沟通指数,并分析口头沟通指数与金融机构关联度指数的关系.研究表明:监管当局会针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变化进行口头沟通,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四部门关联度指数的变化均会影响宏观审慎监管口头沟通;宏观审慎监管口头沟通可以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发挥作用的时滞为半年,其主要影响银行业被传染指数和保险业传染指数,并且偶尔会出现沟通失灵.进一步地,本文基于监督学习方法,通过训练子样本词典得到具有倾向的短语及其概率分布,利用文本分类器对新的沟通文本进行自动分类,并计算新样本的指数,结果表明不同样本的指数结果较为一致,说明本文的宏观审慎监管口头沟通量化方法具有可复制性和可延展性.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并引发世界金融海啸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成为金融监管与宏观经济调控模式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提出、深化并引起重视的脉络出发,从系统性风险的两个维度提出了可用作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重点分析了美国、英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在宏观审慎监管改革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陈阳 《时代经贸》2012,(6):201-201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美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基于此,本文在对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原则进行总结和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金融监管的目标是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保证金融机构审慎经营和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以此为导向,结合我国国情,在现有监管体系基础上积极构建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并逐步建立和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刘丽娜 《资本市场》2011,(12):98-99
<正>"监管部门在应对投资者信任问题方面的工作框架应分为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监管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VAR模型对1989-2011年间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鉴于此,我们首先应该继续深化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其次要加强金融监管水平,尤其是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同时还要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二者之间得到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表明传统的单纯的微观审慎监管框架已不足以应对现今金融的快速发展。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政策制定者、经济研究人员及会议开始讨论一种基于宏观视角的金融监管框架,同时这些年来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文献也越来越丰富。但是鉴于这一概念出现较晚,因此现如今对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仍然众说纷纭。宏观审慎监管主要的研究焦点在于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和政策的执行方式与效率问题。文章基于Galati and Moessner(2012)对这一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与惠顾,并结合所述分析了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