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绿色发展和减贫是全球面临的挑战和共同任务。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主题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背景下的绿色经济",提出要以绿色增长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主要依靠资源和环境的增长模式,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减贫工作。在绿色发展方面,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新时期我国扶贫面开发还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本研究首次提出绿色减贫的新理念,同时首次构建了"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本研究以中国扶贫开发主战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背景,对中国绿色减贫指数进行了综合测度和多层次分析与比较,并对罗霄山区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检验。本研究提出了中国绿色减贫政策建议,包括:(1)完善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管理机制,加强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战略规划;(2)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的新途径新方法;(3)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4)探索生态资源交易市场的新途径新方法;(5)加强区域联动协调、促进共同发展;(6)创新绿色扶贫的资金融通手段和渠道;(7)强化政府绿色减贫理念,提高公众绿色发展意识;(8)加强对绿色扶贫产业和技术的引导;(9)建立以绿色减贫为核心的贫困县考核机制;(10)突出重点和特色,制定差异性攻坚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绿色发展和减贫是全球面临的挑战和共同任务。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主题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背景下的绿色经济",提出要以绿色增长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主要依靠资源和环境的增长模式,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减贫工作。在绿色发展方面,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新时期我国扶贫面开发还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本研究首次提出绿色减贫的新理念,同时首次构建了"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本研究以中国扶贫开发主战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背景,对中国绿色减贫指数进行了综合测度和多层次分析与比较,并对罗霄山区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检验。本研究提出了中国绿色减贫政策建议,包括:(1)完善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管理机制,加强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战略规划;(2)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的新途径新方法;(3)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4)探索生态资源交易市场的新途径新方法;(5)加强区域联动协调、促进共同发展;(6)创新绿色扶贫的资金融通手段和渠道;(7)强化政府绿色减贫理念,提高公众绿色发展意识;(8)加强对绿色扶贫产业和技术的引导;(9)建立以绿色减贫为核心的贫困县考核机制;(10)突出重点和特色,制定差异性攻坚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绿色发展和减贫是全球面临的挑战和共同任务。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主题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背景下的绿色经济",提出要以绿色增长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主要依靠资源和环境的增长模式,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减贫工作。在绿色发展方面,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新时期我国扶贫面开发还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本研究首次提出绿色减贫的新理念,同时首次构建了"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本研究以中国扶贫开发主战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背景,对中国绿色减贫指数进行了综合测度和多层次分析与比较,并对罗霄山区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检验。本研究提出了中国绿色减贫政策建议,包括:(1)完善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管理机制,加强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战略规划;(2)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的新途径新方法;(3)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4)探索生态资源交易市场的新途径新方法;(5)加强区域联动协调、促进共同发展;(6)创新绿色扶贫的资金融通手段和渠道;(7)强化政府绿色减贫理念,提高公众绿色发展意识;(8)加强对绿色扶贫产业和技术的引导;(9)建立以绿色减贫为核心的贫困县考核机制;(10)突出重点和特色,制定差异性攻坚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绿色减贫指数研究 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发展和减贫是全球面临的挑战和共同任务。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主题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背景下的绿色经济",提出要以绿色增长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主要依靠资源和环境的增长模式,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减贫工作。在绿色发展方面,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新时期我国扶贫面开发还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本研究首次提出绿色减贫的新理念,同时首次构建了"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本研究以中国扶贫开发主战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背景,对中国绿色减贫指数进行了综合测度和多层次分析与比较,并对罗霄山区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检验。本研究提出了中国绿色减贫政策建议,包括:(1)完善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管理机制,加强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战略规划;(2)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的新途径新方法;(3)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4)探索生态资源交易市场的新途径新方法;(5)加强区域联动协调、促进共同发展;(6)创新绿色扶贫的资金融通手段和渠道;(7)强化政府绿色减贫理念,提高公众绿色发展意识;(8)加强对绿色扶贫产业和技术的引导;(9)建立以绿色减贫为核心的贫困县考核机制;(10)突出重点和特色,制定差异性攻坚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绿色发展和减贫是全球面临的挑战和共同任务。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主题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背景下的绿色经济",提出要以绿色增长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主要依靠资源和环境的增长模式,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减贫工作。在绿色发展方面,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新时期我国扶贫面开发还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本研究首次提出绿色减贫的新理念,同时首次构建了"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本研究以中国扶贫开发主战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背景,对中国绿色减贫指数进行了综合测度和多层次分析与比较,并对罗霄山区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检验。本研究提出了中国绿色减贫政策建议,包括:(1)完善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管理机制,加强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战略规划;(2)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的新途径新方法;(3)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4)探索生态资源交易市场的新途径新方法;(5)加强区域联动协调、促进共同发展;(6)创新绿色扶贫的资金融通手段和渠道;(7)强化政府绿色减贫理念,提高公众绿色发展意识;(8)加强对绿色扶贫产业和技术的引导;(9)建立以绿色减贫为核心的贫困县考核机制;(10)突出重点和特色,制定差异性攻坚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生态减贫是我国扶贫开发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实现了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推进,形成了由生态建设、生态产业、生态补偿和生态移民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方案,开创了人类减贫事业的新形态。从绿色发展理念来看,生态减贫事业在治理预期、治理结构和治理策略等方面存在“有增长、无发展”的内卷化风险,减贫致富与生态治理深度融合受阻。在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后扶贫时代,生态减贫的现代化发展要基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实现,其路径包括发展理念的现代化、生态减贫法治体系建设的现代化和减贫治理主体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该文立足于绿色发展的生态扶贫理念,分析了绿色减贫并对生态扶贫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指出了传统生态扶贫发展进程还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较为严峻、建构生态扶贫体系面临社会阻力、生态扶贫的整体运行机制亟待完善、加快贫困地区生态扶贫政策的顶层设计迫在眉睫等主要问题。从脱贫攻坚战的绿色减贫内涵和绿色减贫定位阐释了绿色减贫是脱贫攻坚战的价值取向,从构建脱贫攻坚战的绿色减贫体系和实现脱贫攻坚战的绿色减贫目标两个维度,提出了脱贫攻坚战进程中绿色减贫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刘耀彬  卓冲 《财经研究》2021,47(4):64-78
集中连片特困区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绿色发展是中国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而绿色发展如何促进集中连片特困区减贫,这可能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政策走向.文章在使用2001?2017年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集中连片特困区与非集中连片特困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借鉴可持续生计框架研究绿色发展的减贫效果及其作用机制.选用空气流动系数与政府工作报告中绿色词频占比作为减缓绿色发展变量内生性的两个工具变量,在2SLS框架内研究绿色发展对减贫的影响.结果显示:(1)集中连片特困区与非集中连片特困区绿色发展对减贫影响均表现出显著的倒"U"型曲线特征,但集中连片特困区相比非集中连片特困区而言,其绿色减贫成效更明显且转型效果更显著.(2)绿色发展在集中连片特困区与非集中连片特困区均主要通过知识外溢效应影响减贫,表明绿色引领的教育扶贫能够直接作用于贫困主体,是推动减贫的重要举措.(3)集中连片特困区与非集中连片特困区知识外溢效应均对减贫呈现出边际递减特征,但在集中连片特困区教育扶贫的边际递减幅度更为显著.可见在"后扶贫时期",要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并将绿色减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助推中国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绿色减贫作为一种将生态保护与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相结合的新型减贫模式,以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精准脱贫全过程,实现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为解决生态脆弱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指明了方向。河南省淅川县立足秦巴山区生态功能区与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特殊县情,秉承"生态立县,绿色脱贫"的理念,通过发展绿色扶贫产业实现了脱贫增收的目标,探索出"短中长"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减贫模式,为贫困地区绿色减贫思想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绿色减贫实践提供了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10.
《经济研究参考》2012,(67):3-96
近些年来,在全球资源日趋枯竭和环境日益恶化,全球面临前所未有的资源与环境压力的大背景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受到各国政界、学界、社会公众和企业界高度关注。2011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布《绿色经济报告》,报告认为,绿色经济意味着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增长,是更加有效、更加公正的经济模式。同年1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北京首次发布了绿色经济综合报告——《迈向绿色经济:通往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各种途径——面向决策的综合报告》,该报告显示,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各国政府和企业等正在采取措施加快全球向低碳、资源节约及社会兼容的绿色经济转型,发展绿色经济将成为全新的增长引擎。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并基于对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全面考量,我国政府对发展绿色经济给予高度重视。2011年3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就"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专设一篇,明确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正式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特别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及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有力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很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实际工作者和学界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推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而言,从宏观的视角考量,当前可能有两个基础性的问题是必须着力解决的:一是尽快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政府部门、学界、社会公众和业界广泛接受,并形成共识;二是尽快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化评价体系,以能够客观地评价、度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现程度、绿色发展的实现程度,从而使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有所凭依。就后者而言,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李晓西先生牵头负责,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西南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三家单位联合研制的"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可以说是当前国内此方面一个极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的开创性探索,是一个相当有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案。2010年11月,该指数研究成果以《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省际比较》的形式首次公开发布,此后每年发布一份相关研究报告。本刊对该课题组每年发布的报告,以专辑的形式进行摘编反映,2011年第1~2期摘编刊发了2010年的报告,2012年第13~14期摘编刊发了2011年的报告,本期则是该研究2012年报告的摘编。今后本刊将一如既往地及时以相应版面跟踪反映该项研究成果,以积极促进该项科研成果的传播与交流,冀望对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及理论有所裨益。诚挚感谢李晓西先生及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西南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本专辑编辑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从生态视角提出了减贫指数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测度,再通过脱钩分析探讨了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发展关系,最后运用GIS分析了三峡库区综合减贫压力的时间规律及空间分布。研究发现:(1)2007—2013年间,三峡库区扶贫压力在减轻的同时,76%的区县社会经济发展以超速的生态破坏为代价;(2)库首地区的综合减贫指数东高西低,呈现两极分化趋势;(3)库中地区贫困"塌陷",形成库区"发展分散,贫困集聚"的局面;(4)库尾呈现"生态—经济恶性循环"趋势。基于以上研究发现,从生态视角出发提出了旨在改善库区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发展生态经济和推进减贫事业都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关注领域,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生态经济发展的减贫路径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理论部分论述发展生态经济可以通过反映健康水平的预期寿命提高和反映生活水平的人均收入提高两方面达到减贫效应。最后从国家层面和从贫困地区人民层面提出了发展生态经济来促进减贫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扶贫是内生于我国产业扶贫实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模式。在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分析农村贫困生成的宏观、微观原因的基础上,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剖析我国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运作机理,试图解释如何通过扶贫企业这个外力激活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实现可持续减贫。研究发现:第一,当企业参与扶贫,意味着有限的扶贫资源实现了一个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循环过程,这是可持续减贫的基础。第二,当企业参与扶贫,不仅可将贫困人口融入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循环系统,使他们有可能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而且,有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三维资本"的运用和提升,从而最终形成可持续脱贫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2010-2018年中国287个城市数据,从经济增长、社会包容和绿色生态三个层面构建了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ESG分析框架,并采用Zenga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地区差异与空间收敛.研究结论认为:一是从总体上,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IGG)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经济增长与社会包容维度上升较快,绿色生态增长缓慢;二是IGG的Zenga指数呈波动式下降趋势,组间差异远大于组内差异;三是IGG存在空间条件收敛,社会包容的收敛速度最快,经济增长和绿色生态的收敛速度相当;四是IGG还存在俱乐部空间收敛,其中领跑者的收敛速度最快,跟随者的收敛速度最慢.为此,研究认为中国需制定合理的包容性绿色增长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加强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扬长补短,以期加快实现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7,(7)
高职院校实施绿色教育,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态公民",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和呼应,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存在学校对生态文明教育(即绿色教育)关注程度不高、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淡薄、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匮乏、学生没有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等问题。高职院校要想深入实施绿色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进一步加强绿色教学体系建设;二是进一步搞好绿色文化活动,带动绿色教育;三是以优美的绿色校园环境,助推绿色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四是加强绿色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五是努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罗俊  马燕坤 《经济师》2015,(2):65-66,68
环京津贫困带的脱贫致富问题仍然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城镇化发展在人口转移和集中、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不仅有助于减贫,而且有助于生态保护。基于城镇化视角,推动环京津贫困带城镇化减贫,文章提出了改革创新城镇化政策、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高劳动力外出务工技能、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生态旅游和现代化农业、成立城镇化减贫基金等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示范区是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定位之一,发展绿色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必然选择。文章对海南省发展绿色经济的优势和挑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海南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准确评估低碳城市建设对城市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实现绿色与经济增长的双赢、建成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有着重要意义。基于2003—2018年中国272个城市的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全面考察三批低碳城市建设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低碳城市建设对城市绿色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上述结论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并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显著成立;(2)绿色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低碳城市建设发挥政策效应的重要渠道;(3)低碳城市建设的绿色促进效应在东中部城市、中心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高排放城市要强于西部城市、外围城市、资源型城市和低排放城市;(4)低碳城市建设不仅促进了试点城市的绿色经济增长,还产生了空间溢出效应,辐射带动了邻近城市的绿色经济增长。未来政策上应扩大低碳城市的覆盖范围、提供财政支持、引进相关人才,并形成区域间绿色协同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9.
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是中国矿业行业落实生态文明国家发展战略,保障矿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结合黑龙江省绿色矿山建设实际情况,深入分析现有绿色矿山建设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黑龙江省绿色矿山建设的政策建议,以期为黑龙江省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绿色产业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理念拓展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为我国指明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对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以地处长三角的苏州市相城区为例,在阐释生态文明及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相城区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症结所在,提出"水动力、水安全、水景观、水文化"的发展思路,构建出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绿色发展策略,并对今后区域生绿色发展道路予以展望,为区域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